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我不是最弱小的
(1)小組交流各自的體會,要求結合課文內容來談。
(2)大堂交流,相機出示重點句,指導感情朗讀。
3、指名讀課文2-8小節,想想薩沙為什么這樣做,邊聽邊把你的體會在書上畫畫。
小組交流各自的體會,要求結合課文內容來談。
集體交流,相機出示重點句,指導感情朗讀。
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體驗這樣兩點:
(1)父母親言傳身教,用自己保護弱小者的的實際行動教育了薩沙。這里要聯系上文他們的做法來談。
(2)薩沙內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別人給予的保護。這里要抓住媽媽的答話,引導學生通過讀,通過想象,感受到薩沙在媽媽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薩沙反問的話語,體會薩沙內心不愿意做一個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薔薇花。
a、“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聯系爸爸媽媽是怎么做的?(大家都在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因此我也要向他們學習保護比我弱小的薔薇花。)
是啊,保護弱小這種行動就像不滅的火炬一樣從爸爸那傳到了媽媽這,又從媽媽這傳到了薩沙那,這火炬不會在薩沙這熄滅,它還將永無止境地傳遞下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言行身教”,正是這言行身教使薩沙也有了要保護弱小的舉動。
b、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這樣做了。板書:不甘示弱。他是怎樣證明的?(出示圖)
還有嗎?(出示話)當時他會怎么說呢?(出示填空)讀好。(驕傲、自豪、得意)
c、薔薇花那么柔弱,需要我們去保護。
在媽媽親切的話語中薩沙感覺到在大家眼中他是最弱小的,但是這個倔強的小男孩內心卻不不愿意做一個最弱小的人。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他——“不是最弱小的”。讓我們一起來把媽媽和薩沙的對話讀好。可以加動作。
(讀后,教師評價:通過同學們的朗讀,老師聽到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的美好心聲。是啊,“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薩沙的父母這樣做了,薩沙受到了影響,也這樣做了。人與人之間是這樣,人和物之間也是這樣。)
出示圖片,配音樂,師用生動的語言作圖解
(母親愛戀著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間的友愛親情。孩子對長輩的孝敬。人們對動物的愛護。樂于幫助有困難的人。動物間的相互關愛。這些都是多么感人的畫面啊!)
4、過渡:他們和薩沙一家人一樣,都是在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或物。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同學們之間更應和睦相處,對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動物以及花草樹木應該愛護、關心,這樣世界才會更美好。讓我們再次用深情的語言來展現和回味薩沙一家人保護弱小的美好心靈!來!捧起書,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
(配樂)齊讀課文
三、想象傾訴,“鏈接”生活
1、聯系自己的生活談體會。
其實薩沙和你們一樣,只是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可他卻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別人給予的關愛,那你們是否也曾伸出過援助之手,保護過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東西呢?比如:剛剛出生的弟弟、剛出生的小動物、受傷的小鳥、生病的人、老人、受傷的人……
(同桌交流后,再指名說說自己生活中保護弱小的事。教師適時點評,并引導學生聯系課文中薩沙的做法,將媽媽的話拓展為“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植物、動物或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