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小燕子的話,大家感覺該有咱們班誰來讀?理解“呢喃軟語”
(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小燕子的話還挺有意思。公冶長,大肥羊,你吃肉,我吃腸。長,羊,腸,你讀讀看。(節奏感,押韻,朗朗上口,語速上還要注意什么?)指讀,齊讀
(4)那誰愿意讀故事?學生自讀,指讀。瞧,能聽懂鳥語多好呀,說不定還能得到大肥羊的犒賞呢!
(5)公冶長的故事是真的嗎?對。不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也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而是從別人那里聽來或是從書上讀到的,就叫“據說”。還有個近義詞,是什么?
(6)公冶長的故事真有趣,所以我想學習鳥語。(板 犒賞)
2、除了公冶長的傳說的影響,還有什么促使我想學習鳥語?(學習第一段)
3.還有什么原因? “即使得不到……也是很快意的”能有哪些快意呢?(談心、聊天、結為好友、甚至還會有意外犒賞)朗讀。
4.難怪作者會說“我多想做一個……”。朗讀,讀出作者的渴望。
5.引讀:生活的環境是我每天都能聽到鳥兒的歌聲與軟語,所以——;公冶長的故事引發我無限遐想,所以——;即使……也是快意的,所以——。
五、初識鳥語。感悟情趣,存疑延伸
師:據說公冶長曾經還翻譯了一段精彩的鳥語,同學們想讀嗎?
1.出示:嘖嘖zé唶唶zé ,
白蓮水邊,
有車覆栗lì,
食之不盡,
相呼共啄
2.“嘖嘖唶唶”是鳥叫的聲音,你讀讀猜猜公冶長告訴我們鳥兒們在說些什么呀?
(鳥兒可能在說在白蓮水邊,有一輛車子翻了一地的糧食,吃都吃不完,大家快來吃呀!)
3、聽了這個傳說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啊?(指答)文中的我也有這樣迫切的愿望呢!(出示第3節第1句,齊讀)
4.就這樣,春天我喜歡上了和布谷鳥的一問一答——
●也許是在和風吹拂的早晨,布谷鳥聲聲啼叫,我們的交談開始了(讀)—
●也許是在陽光和煦的午后,我一聽到布谷鳥的親切啼叫,就和它對話了(讀)——
●也許是在夕陽西下的傍晚,布谷鳥在枝頭深情鳴叫,我們聊起了天(讀)——
5.我和布谷鳥還會聊些什么呢?
6.(板):聽,這是繁體的“聽”,很早古人就知道了聽不只是用耳朵,還應該用心。課文中的我就是用心聽鳥語的.我”在和鳥的交往中收獲了什么呢?相信下節課細讀課文后,定能與鳥兒談心了。下節課,老師將繼續帶你們走進鳥的世界聆聽鳥語。
六、作業:看拓展故事《獵人海力布》、《中國鳥王閻福興》
板書設計: 鳥語 想學
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