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設計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0《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學設計
作者 陸鳳娟
教材分析:
課文描寫了宋慶齡故居兩棵樟樹的外形特點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拒蟲的香氣和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表達了對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本文語言簡潔,曾系清楚,重點突出。教學的重點是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樟樹的可貴之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用“無論---總是”“只要---就”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點:
體現以讀為主的原則,抓住關鍵詞語來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它體現 了一種什么樣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 圖片、搜集宋慶齡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步朗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簡介宋慶齡生平。
2、板書課題: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3、解題。
理解詞語:故居、樟樹。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
讀后請學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養學生的鑒賞力。
2、說說你對課問的哪個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生詞,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通讀每個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詞句下面打上“?”。
2、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教師進行巡視,及時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3)交流學會的詞語。
(4)指名說說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內容可讓學生自行討論解決,重點詞句在細讀課文時解決。
四、指導分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由課題可知課文應該重點寫樟樹,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樟樹。
3、第4、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聯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幾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到3自然段為第一段,第4到5自然段為第二段,第6自然段為第三段。
4、小結“重點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指導生字書寫
1、學生讀帖,記憶字型。
2、學生提出難字,教師指導“瞻”、“齡”。
六、作業
1、 生字描紅、臨寫。
2、 注音:枝干( ) 繁衍( ) 崇敬( ) 瞻仰( )
3、 組詞:
稠( ) 俱( ) 紀( ) 蓬( )
綢( ) 具( ) 記( ) 逢( )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體現以讀為主的原則,抓住關鍵詞語來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