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單元教案
第二單元備課
★單元名稱:第二單元
一、單元概述
本單元共有3篇課文(《蘋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徑》、《人類的老師》),一篇習作和一個練習組成。其中兩篇是敘事明理的文章,一篇是介紹說明的文章。它們都與“創新”有關,《蘋果里的五角星》是講日常生活中的創新,《最佳路徑》是運用創新方法獲得成功的有名事例,《人類的“老師”》介紹了仿生學中眾多的創造發明。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單元的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會給課文分段,并說出段落大意。
4.理解課文內容,能從中受到啟示。
三、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文章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示,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
四、教學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五、分課教學思路
《蘋果里的五角星》一文講鄰居家的小男孩向“我”顯示在幼兒園學會的新本領,攔腰橫切蘋果,讓“我”看到了里面隱藏著的“五角星”,從而揭示了“往小處說,創造力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的道理。教學《蘋果里的五角星》時,在故事的講讀過程中不要一開始就把注意力放在道理的揭示上,而要抓住小男孩的語言和動作,“我”的心理變化,使學生入情入境,自然而然地領悟。在文章最后的議論部分,要聯系重點詞句,采用多種手段,層層推進,提高學生對文章核心價值的認識。
《最佳路徑》這是一篇新入選的文章。通過記敘在迪斯尼樂園臨近開放之際,格羅培斯大師為路徑設計問題大傷腦筋,焦躁不已,后來他從法國南部一位賣葡萄的老太太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中受到啟發,采取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按照足跡,鋪設道路”的路徑設計,最終這一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從而告訴我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選擇,一種最佳的選擇。
文章講讀的過程中,應循序漸進,通過格羅培斯大師在故事不同情節中的表現,和兩處地方的比較和聯系,引導學生先行把握文章的主體價值,既只有仔細觀察、勤于思考、善于借鑒,才能有所創新;然后再進一步組織學生去思考“最佳設計”這一問題,這里的理解要允許多元,既有其設計本身的創新價值,體現了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又有其本身的實用價值,符合眾人的意愿,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還有其豐富的藝術性,優雅美觀;再加上格羅培斯本人的一些個性品質等等。
《人類的“老師”》這是一篇科普小品。講讀時要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上出語文味來;要通過對第三自然段的重點講解,引導學生根據“老師”是誰?它“教”了什么?“教”的結果如何?三個問題自主學習課文其它部分的內容;要立足文本,適當拓展,總結提升。
當然,我們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的預案,學生的閱讀前理解水平,影響著教學目標和過程的設計。
《習作2》是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能按要求寫一篇推薦文章。在習作過程中,無論學生推薦誰,都要讓學生把推薦的理由表達清楚,要列舉出相關的事例,用事實來說話。要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尋找寫作的素材。除了已經了解的情況,還可以通過采訪、調查、交流等方式,以獲取更為豐富的材料,并對材料進行選擇和整理。教師還可以在書本提供的圖案的基礎上適當拓展,搜集其他的“雛鷹獎章”圖案,拓寬學生習作的思路,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