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單元教案
迪斯尼世界把嚴肅的教育內容寓于娛樂形式之中,豐富而有趣,每年都要吸引游客近 XX萬人次。
7 人類的“老師”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本課有關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3.自讀課文,弄懂幾個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4.培養學生的橫向分析智力。
教學重點:
能說出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的內容。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事例。
教學難點:
弄懂幾個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生雞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授課日期:3月16日,累計課時:22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人類也有自己的老師。(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人類的“老師”是誰?“老師”上面為什么要加引號?)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邊讀邊思考剛才的問題。
2.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讀后評議。
3.交流:
人類的“老師”指誰?(自然界的種種生物)
“老師”上面為什么要加引號?(這個老師有特定意義,它不是指人類中的某個人,指人類向其他有某種技能的對象學習,這些對象或是動物,或是植物,或是其他生物,人類從這些特定對象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現,有所模擬,進而有所創造,它們自然是人類的“老師”了。)
三、再讀課文
1.找出課文的一句中心句。
出示: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2.帶著問題自讀。(讀時注意在書上圈圈畫畫)
人類的“老師”都有誰?
3.交流。
魚兒、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等。
4.指名學生讀三、四、五自然段,指名說說這三段的主要內容。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3.你還知道哪些人類以生物為“老師”的事例?搜集有關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第二課時
(授課日期:3月17日,累計課時:23課時)
教學目標:
自讀課文,弄懂幾個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橫向分析智力。
一、談話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中給我們介紹了——魚兒、鳥兒、蜻蜓、蒼蠅、蚊子、蜜蜂、鯨、雞蛋、袋鼠、貝殼等這些人類的朋友。
2.由這些對象的某些技能,人類發明了潛水艇、飛機、新式飛機、越野汽車、坦克,改進機翼,設計船體、著名建筑。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五自然段。
1.提問:那么自然界的這些老師教給人類什么呢?
(以第五自然段為例)
2.圍繞問題,閱讀第五自然段。
3.交流:
(1)“捏雞蛋”游戲。
讓學生體驗結實。
(2)為什么雞蛋捏不碎?
讀一讀,抓住“薄薄的雞蛋殼之所以能承受這么大的壓力,是因為它能夠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悟一悟。
(3)總結:蛋殼這位“老師”教給人類什么?
4.說說根據“薄殼結構”造出來的建筑有什么優點?
5.讀讀這一自然段
(二)以第五自然段為例,讀一讀其他自然段,說說其他幾位老師分別教給人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