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
(2)當西門豹問“這是誰說的”時候,大爺說什么?(他不僅告訴西門豹是誰說的,而且還告訴他這一“娶媳”怎么個娶法。)
老百姓愿意這樣做嗎?你從大爺的話中哪個詞看出來的?(硬逼)什么叫“硬逼”?(強迫別人干不情愿的事。)
老百姓雖不情愿,但一年一年這樣做了,這說明了什么?(老百姓很愚昧無知。)
西門豹知道什么了?
(3)老大爺是怎樣回答西門豹提出的第3個問題的?
①學生讀并用自己的話說。
②“有錢人家給錢就沒事了”這更加說明什么?(巫婆、官紳互相勾結,借機搜刮民財。)
③西門豹又從大爺話中知道了什么?(這兒的人口為什么少?地方為什么貧窮?)
(4)西門豹為了驗證給河伯娶媳婦可以不發大水的說法,向老大爺提第4個問題,老大爺怎樣回答的?
①學生讀話。
②這時西門豹心里怎樣?
③西門豹說什么了?(學生齊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還真靈啊”是什么意思?(表面很相信,但卻帶有諷刺意味。)
“下一回他要娶媳婦,請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說165明這時西門豹心里怎樣?(想好了對策。)
二、總結第一段,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1.師生看板書總結。
2.分角色朗讀。
一人讀西門豹的話;一人讀老大爺的話;教師讀敘述部分。
三、布置作業
讀第2大段,想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
第三課時
一、導言
教師:西門豹了解了鄴地貧窮的原因后,知道“河伯娶媳婦”是個騙局,于是他想好了對策,準備在下一回“河伯娶媳婦”時對巫婆和官紳給予制裁。那么他的對策是什么?最后成功了嗎?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默讀這段,思考:他想的對策是什么?(只思考不用回答。)
2.請一個同學讀這段,其他同學仍思考上述問題。
3.學生用自己的話。
4.教師總結,并告訴學生也就是西門豹用巧計既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又破除了迷信。
教師問:“西門豹是怎么破除迷信的?我們看書中是怎么說的?”
(1)先寫了什么?(西門豹真的來了。)
(2)再寫什么?(西門豹看新娘,以“新娘不漂亮”為理由,讓巫婆告訴河伯改日再送去;懲治了巫婆。)
“麻煩”一詞是什么意思?(表面上很客氣,實際上是懲治巫婆的計策。)
巫婆選的新娘漂亮不漂亮?那為什么說這個新娘“不漂亮”?再找個漂亮的改日送去?這是在干嘛?
學生有語氣地讀這段。
西門豹說此話時態度怎樣?(泰然自若)
(3)接著寫什么?
學生讀下一個自然段回答。(西門豹說巫婆去了一會兒還不見回來,故投官紳頭入河去催。)
這又是在干什么?(懲治官紳頭)
“等了一會兒”在這里起什么作用?(西門豹假戲真做)
學生讀這段。
(4)最后講什么?
學生讀下一段。
“站了很久”說明什么?
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又要讓官紳去催一催,官紳們怎樣?(提心吊膽,面如土色,跪下求饒,磕頭都磕出血來了。)什么叫“提心吊膽”,“面如土色”?(學生說詞意,帶到文中是指這些官紳們擔驚受怕,十分恐懼的樣子。)
學生有語氣地讀這段。(讀出西門豹的胸有成竹和泰然自若,讀出官紳們驚恐畏懼的神情。)
4.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愚昧無知的百姓都(明白了),他們知道什么了?(以前他們很迷信)
從這段的什么地方看出他們過去的愚昧無知?(漳河也沒有發過水)
從“漳河也沒有發過水”說明了什么?(漳河發大水與河伯娶媳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