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是快樂的教案
在理解保羅第二次誤解小男孩時,我主要抓住了小男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來感悟的。通過“眼里閃著亮光”的表情,體會小男孩一心想的是小弟弟,想到能給弟弟帶來快樂,小男孩興奮極了!然后,我引導學生用心閱讀最令人感動的11小節,圈劃批注,交流感悟,抓住小男孩的語言“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體會這是小男孩對弟弟的承諾及他實現美好愿望的決心;扣住小男孩的動作“跑進”、“背著”和“放到最下面的臺階上”體會小男孩的急切、興奮與心細、懂事。引導學生注意聯系上下文反復品味、觸摸文本,通過一次次入情入境地潛心會文,品讀感悟,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不僅深深地打動了保羅,也震撼了學生們的心靈。
二、重情境創設,說中體驗
1、課前創設氛圍:
離上課還有幾分鐘,我出示了配樂小詩《給予》,在優美舒緩的鋼琴曲中,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默讀、或輕聲吟誦、或大聲朗誦。這樣的課前準備,既穩定了學生的情緒,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學習中,又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的基調。
2、課中設置情境:
我主要抓住了教材的兩處空白點,安排了兩次想象說話。一次是品讀交流了課文11自然段,感悟了小男孩的美好心靈,引導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保羅,面對此情此景,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使學生的情感與文中保羅的情感產生共鳴,激起學生也想給予別人快樂的愿望,同時又自然過渡到下文的教學。
真切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道理,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這一重難點和學生對圣誕節這個西方節日比較陌生的實際情況,我通過情境創設,播放英文歌曲《鈴兒響叮當》及圣誕夜的美景,再配以教師優美的語言描述,將學生帶入圣誕節這個特定的情境中,引導入情入境地想象:他們三人度過了一個怎樣難忘的夜晚?想象你就是小弟弟、小男孩或保羅,你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四人小組互說后再全班交流分享。通過這一設計,力圖既要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提高語言訓練的質量,又要在說中加深理解感悟,真切體會到“難忘”與“快樂”,進而達到“語言訓練”與“思想陶冶”的雙豐收。從學生們的交流中,可以看出這一情境的創設,使他們更好地感悟了文章的中心,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也得到了訓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