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手》說課稿
3、自主探究,體驗感受;
欣賞詩歌同樣是想象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依據學情適當點撥,激發孩子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的想象空間擴展開來。這是本課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我準備分三步走,層層遞進,讓學生加深體驗。第一步引導學習,強調學法,第二步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第三步創設情景,加深體驗。
第一步,引導學習,強調學習,以學習第一節為例中,我采用讀詩文,憶溫馨,談感受的教學方法,先指名讀詩文,“我們的手,是電線,在爸爸和媽媽之間,傳遞著光,讓他們的幸福像燈一樣明亮”,學生可能一時無法理解為什么我們的手像電線呢。我引導孩子們回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溫馨幸福畫面。節假日里,爸爸媽媽拉著我的手去公園,享受自然的寧靜;過生日的時候,爸爸媽媽拍著手為我唱生日快樂歌,我仿佛是幸福的小公主;遇到困難了,爸爸握緊我的手,仿佛對我說,孩子,加油!溫馨的畫面,舒緩的音樂會勾起學生許多美好的回憶。請同學們把自己美好的回憶和同桌分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情感交流。學生回憶的越多,感受就越深刻,從而讓學生明白,我們的手就像電線一樣,一邊連著爸爸,一邊連著媽媽,三口之家充滿愛,就像電燈一樣明亮。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此時板書幸福。【設計意圖:以指導朗讀為主線,適時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讓語言在頭腦中構造出生動的畫面與情節獲得感悟,讀得更加入情入境,感悟更深。】
然后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一節詩歌的學法去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歸納總結出第二小節把手比作橋,可以傳遞的情感是友好,第三小節把手比作船,手可以傳遞真誠,第四節“我們的手是小鳥,快樂地飛翔”引導孩子們想象小鳥在碧空飛翔的悠閑自在,感受熱愛生活的人們的快樂灑脫。【設計意圖:在這一個環節的學習中,沒有老師過多的說教,以讀代講,以讀悟情。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到手向我們傳遞的友好、真誠、快樂的美好情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回給學生。】
在學完內容品讀環節,我采用創設情境法,讓學生加深體驗。我走到孩子們身邊,假定不同情景,和他們握手,握住親人的手時你感受到什么,是親情,當你遇到困難時別人握著你的手你會感受到什么,是鼓勵,當你煩惱時別人握著你的手你會感受到什么,是安慰,當你成功時別人握著你的手你會感受到什么,是贊賞,同學和同學彼此小手握在一起,又感受到什么?是友愛。從課堂實效來看,這些引導對于激發學生有效的情思活動是產生了積極影響的。文章是一個“場”,我主要就是要引導學生走進這個“場”,全身心地沉迷于這個“場”,去體驗感受。
4、總結課文,情感升華
在學生了解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之后,我采用寫作延伸法引導學生想像我們的手還像什么,還會傳遞什么呢?請你來當小詩人,歌頌一下我們的手吧。學生紛紛拿起筆,邊想邊寫。我考慮到有部分同學可能寫起來有些困難,便給他們一些提示的畫面,有位同學是這樣寫的:“我們的手,是掌聲,在同學和同學之間傳遞著贊許,讓自信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
【設計意圖:學生在創作中再次深化了對文章中心的理解。新課標指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學生非常樂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與別人一起交流。這既是對課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對學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對語言、思維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