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兒熟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2、笑的不同類型。(大家會笑嗎?給我們展示一下你燦爛的微笑。補充說:笑是有不同的類型的,你知道有哪些類型的笑嗎?)
3、剛才同學們的笑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一本笑的百科全書。今天我們要一起去見見一位愛笑的主人公,猜出她是誰了嗎?
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課文,劃出有關她笑的句子。
4、師說:她是誰?(奶奶)文中她總共笑了幾次?誰愿意讀一讀?
三、學文
1、從奶奶的笑中,你感受的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奶奶?(寬厚、善良、心胸開闊、和藹可親、寬宏大量……)
2、面對偷摘杏兒的小淘掏和伙伴們,奶奶是怎么做的,我又是什么態度?用()括出有關語句。
我:
1)沒好氣地說:“……”
2)我心里想:“……”
奶奶:
1) 扶、揉……
2) 拿、走、打、站、顫顫巍巍……
3) 叫、分……
4) 笑著說:“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為什么說“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中的“香甜”,一語雙關,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兒,又指快樂、幸福。大家都領略到香甜,這種香甜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3、朗讀《杏兒熟了》最后一段課文,說說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今年的杏兒又熟了”以后,“我”是怎么做的讀最后一段。
1)“我”除了給鄉親們送去杏兒嘗鮮,還給鄉親們送去了什么? “我”為什么會這樣做?
“今年的杏兒又熟了”以后,“我”打了一些熟透了的杏兒給鄉親們送去,還給他們送去香甜和喜悅。“我”這樣做一方面說明奶奶再也不能來打杏兒了,另一方面說明“我”在奶奶的教育下,已經懂得了“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我”沒有辜負奶奶的期望,把香甜和喜悅送給了鄉親們。
2)說說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四、激情深化
1、本文有三個主人公——小伙伴、“我”、奶奶,雖然他們在故事里扮演著各自不同的角色,但是他們三者都是幸福的,你們覺得他們有什么樣的幸福?誰會是最幸福的人?
2、交流討論。
小伙伴:遇到如此寬容善良的奶奶,如若不然,肯定會免不了一頓批評。
“我”:有這樣一位知書達理的奶奶,不能不說是一種幸福。
奶奶:把自家的杏兒與鄰居分享,并以此教育了自己的孫孫,稱得上是一種雙贏,自然更覺得幸福。
3、聽聽老師的意見: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觀,但就他們而言,他們都是幸福的。但是我覺得這里最幸福的人是奶奶,她為有這棵杏樹而感到光榮,她為有這樣懂事理的小孫孫深感幸福,為能讓鄉親們吃上他們的杏樹感到幸福,他的幸福都不是為自己的,是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上的幸福,是無私的愛,她的幸福是無私博大的幸福。所以我覺得最幸福的人應該是奶奶,你們覺得呢?
4、朗讀再次感受
5、課末質疑:現在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想考考大家的問題要提嗎?
六、完成課堂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