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7.人類的“老師”
在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許多傳統美德正在逐漸消失,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越是這樣。社會風氣敗壞,各種不良思潮盛行,庸俗勢利,自私冷漠,道德敗壞,貪婪墮落,金錢把人腐蝕成了什么樣子。為了錢想盡千方百計巧取豪奪,不惜違法犯罪,不惜出賣肉體和靈魂,不惜拋棄名譽和人格,一切都是為了一個錢字,全變成了金錢的奴隸。不要說中華文明傳統美德中的做人信念早已蕩然無存,就連一般人起碼的道德準則也丟棄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讀這段文字,不啻于頭頂突然一個炸雷,醍醐灌頂般令人震驚和感動。諸物無知,而各具天性美德,人為萬物之靈,對照對照自己,看自己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返哺之情,孝親之仁也”。羊跪著吃奶是對母親的發自內心的感激,烏鴉返哺是對父母撫養之恩的回報。而人呢,為了屑屑家產撕破臉皮,爭得頭破血流,全然不顧親情倫理關系。贍養父母就像踢皮球一般,把父母當成了累贅,恨不得他們馬上蒸發了自己眼前干凈,現代版墻頭記屢屢上演,更令人發指的是竟有惡媳把異物縫進老母親下身對老人進行羞辱的事。這樣的暴徒應該遭天譴。正因為這樣,前不久報載一個80多歲的老人獨自一人贍養百歲老母的事跡才那么令人感動。
“孝親之仁”,仁的本質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對人的一種尊重和關愛,最能體現仁的思想本質的就是對父母的孝敬和親情。孔孟是想提倡普天之下人人都互相關心和愛護,讓天下變成一個和和美美的大家庭。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那還能指望他去兼愛天下嗎?想要作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請首先從關愛自己的父母親人開始。
“鹿得草而尋群,蟻得食而報眾,愛群之義也”。鹿和螞蟻發現了食物,首先想到的是和大家一同分享,而不是私自獨吞。但是人多聰明呀,絕不會像它們那么傻。為了名,為了利,為了永遠也滿足不了的欲望,積心處慮,費盡心機,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機關算盡,貪得無厭,恨不得將整個世界都一口吞下,貪欲無窮蛇吞象。為了錢財兄弟反目,朋友成仇,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為了名利不惜損人利己,不惜犧牲人格尊嚴,不惜弄虛作假,不惜背信棄義,利欲熏心,寡廉鮮恥。
秦腔里有一出被許多名家都精彩演繹過的名劇《周仁回府》,每每聽來都讓人血脈賁漲,激情難抑,劇中周仁夫婦不畏權貴,不慕榮華,慷慨仗義,舍己救難的英勇壯舉常常讓人感動得潸然淚下,每聽一次都是對靈魂的一次拷問和凈化。常常感慨于現代人精神的萎頓和衰弱,人生命中那種原始真純的光輝已很難再能見到,只好到歷史的長河中去尋找一些英雄豪杰和詩詞歌賦來為寂寞的心靈聊作慰藉。
人人互敬互愛,重義而輕利,樂善好施,扶危濟困,公而忘私,急公好義,這樣的場景在許多仁人志士的論述中理想的出現過,也曾在《鏡花緣》中的君子國里出現過,現實生活中卻只存在于鹿、蟻們之間。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呀,面對鹿、蟻,難道一點都不感到慚愧嗎?
“蜜蜂職責分明,大雁飛行有序,尊紀之禮也”。蜜蜂分工明確,恪盡職守,從不偷懶,大雁飛行無論什么時候總保持著整齊的隊列。他們堪稱遵守紀律的模范。中國向來都是禮儀之邦,尊紀守法,謙遜多禮是一個現代文明人的起碼修身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