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第4小節處
a、隨機采訪──這里這么臟,你怎么一點兒也不驚訝呢?(見得多了,吃苦值得)
b、原來,面對這破敗古寺,李時珍能如此平靜,都是因為他心里想著(出示并引讀“吃點苦”一句)
c、讓我們一起體會一下李時珍此時的平靜,齊讀第4小節最后一句。
(2)第5小節處
a、接著分角色讀,至小節末(提醒:讀書要注意聲情并茂)。讓學生觀察扮演李時珍的同學的表情,有什么問題想問嗎?(那么苦,為什么還會笑?)
b、讓扮演者回答。這淺淺的笑,告訴我們,李時珍一心想的還是(引讀“吃點苦”一句)
(3)這樣的想法,這微微的笑容,感染著李時珍身邊的每一個人,難怪徒弟龐憲會說(引讀第6小節)。
7、20、50,這樣的數字在李時珍身上還有很多,想知道嗎?讓我們再來看看吧,出示相關資料。指名分條讀。
8、看了這樣一組數字,關于這“苦”,你又有什么感受?(扣住“苦”)
9、是啊,可就算歷經千辛萬苦,李時珍還是認為為了修訂《本草》,吃點苦是(值得的)。
10、他一心想的就是《本草》,那就讓我們走進他編撰《本草》的不眠之夜,走進書中的一個個藥方,說不定,你還能品出另一番(苦)。
12、速讀8-13小節,找一找課文中提到的藥方,勾一勾。
13、結合學生回答出示文中5個藥方。
──第一條指名讀
──第二條女生讀
──第三條男生讀
──最后兩條最不易區分,齊讀。
14、“雞腸草”“鵝腸草”這兩個藥方的背后還有一段小故事呢。你能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把這個故事說給大家聽一聽嗎?先準備準備吧。提醒:有些同學勾出了關鍵詞再練說。(指名說故事)
──好個“端詳了一陣”,神情專注的李時珍給你印象?(認真)
──你剛剛是在背故事,誰能講好故事?可要繪聲繪色,還可以加上動作。
──好個“放在嘴里嚼嚼”,(讓其再做做動作),李時珍在細細品,你從這動作中又品出些什么(細致謹慎)。
15、其實《本草綱目》中,許多藥方都是李時珍通過實踐得來的,出示補充的藥方,引讀。
──通過試驗,他知道了(讀前三條)
──有的時候,他甚至會用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有這樣一個藥方(讀藥方),它的背后又是怎樣的故事呢?
16、讓我們靜靜地瀏覽。字幕式出示《曼陀羅的故事》
17、翻開了《本草綱目》,解讀了一個個藥方,相信你對李時珍經歷的這份苦一定有了全面的認識,這個問號可以消失了嗎?如果要換個標點,你想換為?
18、(!等,讓學生說理由──太苦了,甚至要付出生命)結合學生發言引讀──李時珍的內心仍然回響著同一個聲音(出示并齊讀“吃點苦”一句)
19、現在,如果讓你也用一個字來概括李時珍眼中的(苦),你想說?(預設:“值”等)隨機板書
20、對,為了《本草》,一切都(讀“值”)。
三、了解《本草》,走進李時珍:
1、真的值嗎?一切還得后人評說。出示《本草》圖(學生說資料)
出示補充資料(引讀)
2、此刻,你對這“苦”與“值”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那就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李時珍的心聲吧。(出示并齊讀第七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