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四冊全冊第八單元教案
師:夸父是——
生:一個人物的名字。
師:追就是——
生:趕的意思。
生:“追”的意思就是追趕。
師:日就是——
生:(齊說)太陽。
師:那整個題目連起來就是——
生:夸父追趕太陽的故事。
師:讓我們再讀一讀課題。生齊讀。
師:讀懂了課文的題目,你的小腦袋中有什么疑問,或是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夸父是誰?
師:遠古時代,在我國北部的一座大山上,住著一個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領叫夸父,它身高無比,力大無窮,意思堅強,氣概非凡。
生: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而且它很熱,我們人類根本不能靠近,夸父為什么明知山中虎,偏向虎山行?
生:夸父有沒有追到太陽呢?
生:夸父是怎么追趕太陽的?
……
師:小朋友真能干,緊緊抓住追日這個主要內容,提出了三個有價值的問題,徐老師反這三個問題做個歸納:1、夸父為什么要追日?2、夸父是怎樣追日的?3、夸父追日的結果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圍繞這三個問題來學學課文。
語文園地八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訓練圍繞本組的專題,以神話、傳說故事會為主內容,這類訓練,學生在學習三上《盤古開天地》時已有所涉及,有了一定的鋪墊,再加上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資料,應該有話可說。
本次習作是寫想象內容,圍繞“假如我會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可以變成任何人、任何物,展示孩子們的童心、童趣和夢想。
“我的發現”提供了八組16個詞語,兩兩一組,意圖是讓學生從發現特點的角度區別形近字,增強獨立識字的能力。“日積月累”安排的是有規律可循的四組12個成語和帶有人物的6條歇后語,目的是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成語故事“畫龍點睛”出自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學為主,教師做適當引導。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收集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并能大膽講述收集來的故事,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并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2.通過創設情境、口語交際、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說的愿望,寫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發展創新思維。
3.能夠語言較通順、內容較具體地進行習作。
4.初步學會分辨形近字;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較通順、流利地講述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
2.發揮合理想像,有創造性地編故事。
3.引導學生辨析形近字,了解歇后語、成語中包含的故事。
課前準備
1. 課外收集一些神話、傳說故事。
2.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預設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不少的神話故事,你還聽說過哪些神話故事呢?
今天,咱們也要來講講神話故事。
二、方法引導
1、怎樣才能把故事講好呢?
請快速默讀136頁的口語交際的內容,看看課本告訴我們哪些好方法。
生匯報。
2、齊讀要求,出示:
a 要記住故事內容 b 要按一定順序講演 c 把故事講生動。
3、師示范講故事《后羿射日》,可以邊講邊出示圖片。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故事的?
出示:我會聽,我能記住這個故事。
題目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