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S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2
理解詞語:“盡量”“最”這兩個詞什么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金老師善于贊賞學生付出的勞動,說明他尊重、愛護學生。
指導朗讀。讀出金老師尊重、愛護學生的情感。
同桌互讀;指名讀。
⑶蕭山楊梅,我們在杭州時年年都吃,惟有這一次吃得最開心,最愜意。顆顆楊梅,又甜又有點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頭都染紅了。
理解詞語:“又……又”“一直”“都”這些詞語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表面是說楊梅的好吃,更深的含義是金老師請我們吃楊梅這件事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指導朗讀。看第二幅插圖,想象我們吃楊梅時的那種愜意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自讀;指名讀;齊讀。
[意在通過對重點詞語、句子的品讀使學生體會到作者對老師的贊美之情。]
從整理圖書吃楊梅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愛護學生。[板書:愛護]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質疑:讀完這一段話,你有什么問題?
[意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沒見過金老師,“我”卻發出這樣的呼喚,幾十年世事滄桑,我們的金老師,您在哪里?從中你體會到“我”對金老師有著怎樣的情感?
——他一定又鼓勵和指導一班又一班的學生由課外閱讀進入書籍的寶庫,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深深的感激,無限的思念。
讓我們也飽含著對金老師深深的感激,無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讀這一段。
四、課外延伸:
在眾多的課外書中,金老師最早讓“我”閱讀的兩本書是什么?
——《愛的教育》《寄小讀者》
請同學們找來讀一讀,我想你一定從中有所收獲。然后我們可以一起交流讀書體會。
[意在拓展學生視野,課內外有機的結合]
板書
18 蕭山楊梅
鼓勵課外閱讀 關心 感激
整理圖書吃楊梅 愛護 思念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聽寫詞語。
鼓勵 遨游 陪伴 探索
三、《語文百花園》五語海暢游
1.詞語真有趣。
目的:體會連詞“和”及“與”的用法。
⑴讀一讀這兩組詞語,想一想加點字的作用。
——連接前后兩組詞語,前后兩組詞語無輕重、主次之分。
⑵再讀這兩組詞語,體會連詞“和”及“與”的用法。
⑶你能用上“和”及“與”這兩個連詞說幾個這樣的詞組嗎?
2.下面每組詞語中各有一個站錯了隊,把它找出來寫在括號里。
⑴找一找,誰不屬于這一類,說說理由。
——學生是一個人的身份,不屬于按年齡劃分的這一類。
——少年是年齡的一個階段,不屬于按職業劃分的這一類。
——電視是電器的一種,不屬于按戲劇劃分的這一類。
——電影是一種娛樂的方式,不屬于按電器劃分的這一類。
⑵讀一讀,感受事物是按一定的類別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