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藥方》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重視朗讀,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生命的藥方》這篇課文是朗讀的好材料,出示句子感受讀、理解句子后的有感情讀,教師范讀、引讀等,都是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想讀、會讀、樂讀的情境與平臺。
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本課的學習活動主要是通過學文,感受艾迪與德諾之間深厚的友誼,并體會到偉大、無私的友情帶給他人的力量。
課堂環節及反思:
一、延續前文,積淀語言
《生命的藥方》是四年級下冊的一篇選學課文。在本冊課文的第五單元中學生已經學過四篇以“生命”為主題的文章。用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在課前的“日積月累”活動中安排了既和前文學習有關的,又跟后文學習有聯系的一項活動。我讓學生在前文學習中對生命的感悟和積累進行交流,學生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同時,又積淀了語言。
二、抓住題目,詮釋友情。
首先我抓住課題——《生命的藥方》,讓學生品讀課題,品味課題的涵義,用課題這根“發”而動全文這個“身”。通過同學們自己對“生命的藥方”的個性化理解和德諾媽媽對“生命的藥方”的詮釋,讓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生命的藥方”。并以德諾媽媽的話為突破口,更深層地理解一個“愛滋病患兒”的孤獨與無助,理解艾迪的真摯友情對一個生命的偉大力量。
三、走進文本,感悟友情
姓語名文,學語習文,是語文教學首當其沖的任務。閱讀教學就是要憑借文本的語言著重培養學生感受語言、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做人。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引領學生緊扣文本,真切感受不離不棄的純真友愛對撫慰孤獨內心的重要。動情的朗讀是打開學生情感之門的鑰匙。在理解德諾的孤獨時,我主要采用抓重點詞語細細品味的方法,如:“伙伴們全都躲著他”,“他用微弱的聲音告訴艾迪,他夢見二百億年前的宇宙了,星星的光是那么暗,那么黑”等等。
在補充的艾滋病資料中體會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和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艾滋病患者不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要承受對死亡的恐懼和內心無比的孤獨。在理解艾迪對德諾的友情時,我主要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走近文本:只有艾迪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給他熬藥,陪他尋找醫生,為了驅除德諾內心的恐懼和孤獨,艾迪送鞋給德諾,陪他玩裝死的游戲。正因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諾的死沒有任何痛苦和恐懼。在交流的過程中加以點撥,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小結時多采用師生配合讀來幫助學生感悟內化。
正因為有了艾迪的相伴,德諾的死沒有任何痛苦和恐懼。為此德諾的媽媽感動萬分。我采用媽媽的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個激動的表情、一個深情的動作、一句真切的話語的方式,引領學生再次走進德諾媽媽的內心,引領學生深切體會友情對撫慰心靈的重要。
四、音樂渲染,升華情感
在一次又一次對兩位摯友的友情的感動中,德諾消失了,長眠于長滿青草的地下。在悲痛的背景音樂的渲染下,學生們的情感伐門又一次洶涌起來。在此,我設計了一次“換位說話”,讓學生替德諾對艾迪說一些感激的話,既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又使學生對友情的認識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