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
五、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閱讀《一課一練》的第五部分——“智慧林”和《新補充讀本》第201頁的一篇文章——《做好功課才快活》,讀后請你以“宋慶齡奶奶,我想對您說:——”寫一段話。反思:今天執教了《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堂課下來感覺頗好。課前我充分解讀了文本,把握住了本課的重難點,就是引導學生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及體現的可貴品質。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抓住樟樹的“蓬蓬勃勃”,讓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在學生理解了樟樹的可貴之處后讓學生把宋慶齡與樟樹作比較,使學生了解了宋慶齡的高貴的品質。這樣,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突破了本文的重難點。在課堂上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態非常好,舉手回答的人數增多了。有幾個學生如范浩、張藝耀、劉芳慧的回答非常棒,這使我感到非常的欣喜。這其中除了學生充分的預習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領導來聽課,學生的精神高度集中,也想在老師面前好好地表現一下吧。但從平時的課堂教學來看,絕沒有今天的表現。有的學生一節課都不舉手一次,精神也不太集中,而一到下課卻生龍活虎,這種情況讓我很頭疼。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改變教學方法,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多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我想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學效果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