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精選12篇)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3、4、5段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感受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異獸珍禽。
教學難點:
理解詞句感受九寨溝的 迷人風光。
教學過程:
一、感受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九寨溝,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九寨溝給你留下的印象嗎?
2、過渡: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九寨溝神奇美妙的自然風光。(學生觀看錄像短片)
3、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大家,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自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來描繪九寨溝的?
4、生自讀課文。
5、交流:九寨溝是怎樣的(山溝)?找出書中的詞句把這句話補充完整嗎?
估計學生會說:神奇的山溝、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二、精讀感悟:
1、過渡:我們來看課文
2、指名讀第一段。
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位置(多媒體認識具體的位置)因何得名呢?九寨溝是個怎樣的山溝呢?指導學生讀好。齊讀。關于這段,你還有哪些疑問嗎?(這邊我覺得不妥)
3、過渡:請一位同學當導游,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介紹一下九寨溝的景點。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4、導游給我們介紹了哪幾處景觀呢?生交流。師點擊多媒體:雪峰、湖泊、原始森林、五彩池、瀑布。
5、過渡:你最欣賞哪一處景觀呢?找出來認真地讀一讀,想想你為什么喜歡?以及它帶給你的感受是什么?(生自由朗讀并思考問題)
6、學生交流,師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朗讀。過渡:能把你領略到的神奇、美麗朗讀出來嗎? 主要抓住:“五花海”“五彩池”的形成、瀑布的神奇罕見。(點擊多媒體邊看邊感悟)
7、小結:九寨溝的神奇迷離、變幻無窮給每一個前去游覽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8、過渡:在這片奇麗的原始森林中居住著無數的珍禽異獸,請同學們先自由地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再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動物,讀給同桌聽,讀出它的特點來。全班交流(重點指導朗讀、激發想象)(多媒體展示、觀看熊貓的錄像短片)這里要不要再把這一段齊讀一遍了?
9、學到這兒,你覺得九寨溝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
10、讀讀第五自然段,想想省略號前半句和上文有什么關系,省略號后半句又和上文有什么關系呢?
11、教師引讀:雪峰插云、古木參天……生跟讀。
12、學了課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3、齊讀全文
14、讓我們再次去那神奇迷人,充滿魅力的人間仙境中感受一番吧!(播放多媒體錄像)
三、課后延伸,布置作業:
我們的同學來自祖國的五湖四海,每個人的家鄉的風景都著獨特的魅力,品出家鄉的特色,想一想,仿造課文寫一寫。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2
教學要求:帶領學生感受童話世界的神奇與瑰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中國,有唯一一處榮獲“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殊榮的旅游勝地,知道是哪里嗎?(齊讀課題)
二、美文美讀
第一段(§1——2)
1、在九寨有幾條神奇的山溝,見圖:(則查洼溝、日則溝、樹正溝)看這幾條溝像個什么字?九寨指的就是分布在“丫”字形山溝周圍的九個藏族村寨——(看課件:散布在溝邊的九個藏族村寨)
2、現在你明白為什么要把這幾條山溝稱為“九寨溝”了吧?用上關聯詞語“因為……所以……”說一說。
3、想去九寨溝旅游嗎?從南坪出發,往西40公里就到九寨溝了。
第二段
§3
1、我們先隨著作者優美的文字游覽九寨美景。(文字覽勝) 學生自由朗讀全文。
2、作者認為九寨溝是個什么樣的地方?(題目前加括號)板書:人間仙境
讓我們去“神游九寨”欣賞這人間仙境吧!
3、(學生自己操作)點擊“神游九寨”進入,自己觀賞圖片、視頻,網上游覽。
4、 找一找,哪一自然段描寫了九寨溝奇麗的自然風光?(教師操作,找到“美文美讀”中第三自然段)
5、 指名讀,其余同學找找文中寫了哪幾處美景?(交流)
6、 這些都是九寨溝最富代表性的景點。誰最欣賞雪峰?
7、 學習方法指導:(教師控制:播放雪峰圖片)
1)你來讀一讀描寫雪峰的句子,其他同學想一想:雪峰有什么特點?(高)
2)從哪里體會到雪峰的“高”?指導讀出雪峰的壯觀:讀好:插入云霄、銀光閃閃。用四個字概括眼前的畫面嗎?(雪峰插云)我們一起來讀好雪峰插云的壯觀景象。
8、下面請你們自主學習。
1) 出示自學要求:
a讀讀作者寫的其余景物,選擇最欣賞的多讀幾遍。
b結合插圖,說說景物的特點。并通過朗讀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美傳達給大家。
c請你也嘗試用四字詞概括你所欣賞的景物。
2) 學生自己操作自學。
9、自學后交流,你最欣賞的是——,找到句子讀一讀,說說景物的特點。其余同學讀書做記號,標出體現這一特點的詞語。(隨機播放幻燈片)
[森林]
遍布:廣、多
[湖泊]
l 特點:多:大大小小顆顆
清:清澈見底
美:這么多的湖泊,不僅清澈見底,而且異常美麗。
l 作者勾勒了一幅最美的倒影圖,誰來美美地讀一讀?
l 為什么人們把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用上“因為……所以……”說話。
l 用由衷的贊嘆語氣再讀。
l 師:九寨溝的藏族同胞稱這些高原上的湖泊為“海子”,五花海、長海、鏡海、熊貓海等都是負有盛名的景點。它們美呀就美在湖水——清澈見底、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瀑布]
l 這些湖泊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你發現了嗎?(播放幻燈片)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湖泊恰似臺階的原因。找出一個表示原因的詞語,放到句中讀好。
l 正因為湖泊有的高有的低,用課文中的詞語說就是——(生:高低不平,高低錯落),所以當湖水漫溢出來時,就會——(播放幻燈片),用自己的話說眼前看到的瀑布景觀。
l 多么壯觀的景象,誰能讀好它?
l 作者的描寫詳略得當,雪峰、森林一筆帶過,而具體描寫了這里夢幻般的水。你可以用四字詞概括這番景象吧!(平湖飛瀑)
10、一起“身臨其境”游九寨。
11、師:九寨溝的山美、樹美,水更美,所以有“黃山歸來不看云,九寨歸來不看水”的說法呀!
§4
1、讓我們繼續向縱深行進,到原始森林里走走,你知道這里住著?(珍稀動物、異獸珍禽)
2、如果你去九寨溝,每次都能見到這些異獸珍禽嗎?展開辯論:能:經常出沒;不能:林深葉茂看不見;也許:表示不肯定,不一定,看你運氣了。
3、“也許”在課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四次)分別寫了四種動物,一起說是誰?
4、課文中作者三言兩語就把些動物的特點寫出來了,請你點擊“異獸珍禽”仔細觀察其中一種動物,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就讀描寫它的句子,注意讀出它的特點。讓我們來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傳神。(賽讀兩次)
金絲猴:機靈
羚羊:善跑
大熊貓:可愛,憨態可掬
小熊貓:動作敏捷(可不是大熊貓的孩子,而是另外一種珍稀動物)
5、指導朗讀:語速或快或慢,讀出你對它的喜愛之情。
6、看到如此醉人的風光,你會有什么感慨呢?(學生說贊美之詞)
第三段
1、 這里的美景不能盡述,所以用了個省略號表示——。看著這些美景,作者也情不自禁地贊嘆到:齊讀最后一句感嘆句。
2、 默讀全文,回顧畫面,想想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
3、此番美景,引無數人爭相歌唱,我們也來聽一曲。播放《神奇九寨》。
三、作業設計
1、 其實世界遺產離我們并不遠,咱們蘇州的古典園林也是其中一處呢。課后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中國甚至外國還有哪些世界遺產。
2、 讀讀其他作者的游記、散文,在文字中感受山河之美。
3、 在“共享最愛”欄里回復內容。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3
教學要求:
1 、了解九寨溝美麗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教學準備:多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 、今天,老師繼續帶領大家去仔細地欣賞神奇的童話世界——(讀題九寨溝)
2 、回憶一下,課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講了什么?
( 板書:自然風光珍稀動物)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 、(出示九寨溝風景圖)看,九寨溝自然風光是多么美麗,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寫了哪些景物?圈出來。再讀讀有關句子,感受一下這些景物怎么樣。在書上做做記號。
2 、交流。你最喜歡哪些景物?
△雪峰找出句子讀一讀。練讀。
△湖泊(多媒體出示)
(1 )找出句子讀一讀。
(2 )指導讀好句子。(自讀、齊讀)
(3 )湖泊為什么這樣吸引你?(多媒體將下列詞語變色)
(大大小小像寶石湖水清澈色彩斑瀾[ 換詞理解] )
(4 )你能用上這幾個詞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湖泊嗎?
(5 )九寨溝有這些湖泊而聞名世界,堪稱“地上的瑤池”,讀句。
△森林(多媒體將圖像放大)
(1 )找句子讀一讀。
(2 )這句話反映出森林--- 多)
△瀑布(多媒體圖像放大)
(1 )找出句子讀一讀。
(2 )指導讀好句子。(自讀、齊讀)
(3 )你讀懂了哪些?哪些不懂?
a. 宛如是什么意思?這段話中還有一個詞語也是這個意思,找出來。
b. 這樣的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c. 一道道瀑布好像:“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
a 學生閉眼邊聽瀑布聲邊想象。
b 你的理解、想象與現實一致嗎?看錄像。
c 真是美極了。練讀(從一道道開始)。
5 、第三自然段都讀懂了嗎?
(1 )為什么這些湖泊叫“五花海”、“五彩池”?
(2 )欣賞。(多媒體出示)這就是著名的五花海、五彩池。
6 、讓我們把這童話世界留在心中。
(1 )自由練讀。(2 )配樂讀。(個別集體)(3 )個別背誦。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 、自然風光是這樣迷人,別忘了珍稀動物正等著我們去交朋友呢!讀讀,寫了哪些動物?可愛在什么地方?用筆把你認為重要的詞畫出來。
2 、你和什么動物交上朋友了?(找四個同學上前介紹)
(找出圖畫貼在黑板上)
△金絲猴(1 )體態粗壯(2 )攀吊眨巴窺視(演示)
金絲猴雖體形粗壯,但是那樣機靈可愛。
△羚羊(1 )善于奔跑。(從哪兒看出來的?)
羚羊可真是長跑冠軍。
△大熊貓(1 )憨態可掬(做動作)(2 )若無其事
大熊貓是國寶,人人愛護。
△小熊貓(1 )動作敏捷(2 )照鏡子。
3 、當你來到九寨溝,一定能看見這四種動物嗎?(不)
從哪兒看出來?(也許)什么意思?(可能)
因為他們住在---- 林深葉茂處。
4 、朗讀。(分四組分別練讀、比賽。1 、2 兩句由老師讀。)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 、到童話世界轉了一圈,誰能用書上的詞概括地說說九寨溝給你留下的總印象嗎?(多媒體出示四圖)
2 、交流,齊讀(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
3 、這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板書人間仙境)
4 、讀第五自然段。
五、練讀,練背。
找找喜歡的段落,句子,讀讀背背。
六、作業: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三到第五自然段。
板書設計
自然風光 雪峰 湖泊 森林 瀑布
7 九寨溝 人間仙境
珍稀動物 圖 圖 圖 圖
教學設計:
《九寨溝》選自蘇教版第七冊,課文通過介紹九寨溝的自然風光及珍稀動物,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我是分三教時進行教學的。第一教時在學習生字新詞基礎上,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并學習第一、二自然段;第二課時具體學習第三—五自然段;第三課時總結全文,練習背誦。
本教案是第二課時,下面談一談其特點:
1 、以朗讀為主學習全文。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朗讀中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這也是蘇教版的特色,從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出,我安排了“初讀課文—精讀課文—美讀課文”層層遞進的方式,通過默讀、自由讀、分讀、配樂讀等方式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課文中有許多美好的詞句,讓學生讀讀背背,有助于他們進行知識的積累。在教學湖泊時,讓學生用現有的詞語說說湖泊的特別正體現了這一要求。
3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中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質疑問難。教學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貼圖補充完整板書,并介紹動物的特點,這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好辦法。
4 、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提高教學效益。
九寨溝的美麗有時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讓學生直接通過圖片、錄像等來欣賞、體驗,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1
教學《九寨溝》,我確定兩個重點,一是九寨溝的自然風光;二是九寨溝的珍禽異獸。也是課文中詳寫的段落。自然風光我抓住湖水和瀑布的不同形態,引導學生學習。珍禽異獸,我抓住動物的種類多,特點不一樣,以及作者在寫這些動物的時候的用語,來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同時,指導學生寫作。
一、整體把握。
開課初讀后,請學生說說,九寨溝什么最吸引你?
引導學生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出示四個詞語“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這就是就在溝最吸引你們的地方,也是九寨溝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
在中國旅游界流傳著這么一句話“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九寨溝神奇的水使它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它的水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出示圖片,請去過九寨溝的同學介紹一下他看到的水。作者有是怎么將九寨溝神奇的水介紹給我們的呢?
二、精讀感悟
學生自由的讀課文第三段。總結出,湖泊是從色彩上吸引人的,而瀑布是氣勢上吸引人的。請學生自由讀出湖泊色彩的美,怎么美就怎么讀。請學生讀,其余學生聽,共同評議,比賽讀。瀑布的句子請男生讀,要求讀出瀑布的氣勢。評議后全班讀。
接著整體讀第三段,讀前提醒:將你體會的美的不同讀出來。
教師過渡:風景迷人的九寨溝有哪些可愛的動物呢?
學生自由讀課文第四段,并畫出動物的名稱。說說你最喜歡文中寫的九寨溝哪種動物,為什么?
教師提出九寨溝還有小松鼠、山雞……動物,你能用什么詞來一一形容它們呢?
學生開始暢所欲言,教師將不可能出現在九寨溝的動物點出來,由此擴展到其他地域的動物的形容。請學生圍繞著他用的詞,用一句話來介紹一種動物。
三、弱化一二段,疑問帶過。
九寨溝這樣迷人,你們想去嗎?可是它在什么地方?我們怎樣才能去呢?請你們做個小導游,介紹給我聽聽吧。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九寨溝)
此問轉載
四、觀看《神奇的九寨》音樂碟,整體感知全文。
【評析】:本文很美,但是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內容的理解和感受上,我們不要只是想教給學生課文寫的是什么,而是交給學生課文是怎么將這樣美的景觀寫出來的。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在本文的教學中,我緊緊把握這一點展開教學。
語文與生活結合有多種途徑,其中一條就是善于捕捉住學生的心理活動和真實情感。因勢利導,進行語文教學,進行讀寫聽說訓練。確實,語文教學不能脫離生活,脫離生活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和空洞無物;而結合了生活,就有豐富的內容,就會牽動學生的心靈,就注進了充實的活力。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九寨溝)
此問轉載 ;id=24187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5
之二
作者:語文教研組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8——10個生字,認識其它七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通過品讀感悟,提高學生審美及理解的自我診斷與矯治能力。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揭示課題。
二、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解釋“溝”,指山溝。
2、根據課題質疑。如:九寨溝在哪里?為什么取名叫九寨溝?它是怎樣一個山溝?……
3、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1)對照生字表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思考剛才的問題。
4、檢查自讀。
(1)指名逐段朗讀,讀通讀順。
(2)說說課文內容梗概。
三、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讀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思考:九寨溝在哪里?它的名字是怎么得來的?找出關鍵的詞語。(神奇)引導朗讀這句話。
(2)提問:看到這句話你想知道什么?
(3)討論問題“九寨溝是怎么樣的?”
(4)朗讀1、2自然段,說說根據1、2段的介紹,你想象中的九寨溝是什么樣子的?。
2、讀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文中介紹了哪幾處景觀?逐句找找,劃出你最欣賞的一處。
(2)指名把領略到的神奇美麗朗讀給大家欣賞。
(3)討論交流:從第一句“插入云霄”、“銀光閃閃”你想象到什么?從第二、三句中你有感受到什么?是從哪里感受到的?說說“五彩池”、“五花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九寨溝還神奇在那里?
(4)邊討論邊指導、練習感情朗讀。
(5)最后,生再練讀第3自然段,進一步感受體會。
3、讀第4自然段。
(1)回憶第3自然段的學習方法:看介紹了幾處景觀;邊讀邊品;討論交流體會;感情朗讀。
(2)生依據學法自學。
(3)討論交流:課文介紹了哪四種珍稀動物?他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4)朗讀,體會動物的機靈可愛。
4、讀第5自然段。
(1)聯系上下文邊自瀆,邊思考:省略號前面和上文的關系?省略號后面與上文的關系?
(2)討論交流,明確前半句是對九寨溝風景名勝的概括,總結了全文;下半句和“一進入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互相照應。
四、發展性診斷與矯治。
1、試試當個小導游,向人們介紹九寨溝。
2、提供關鍵詞語幫助學生背誦。
3、生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五、發展性練習。
搜集描寫祖國名勝的文章,進行課外閱讀、課內交流。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6
《九寨溝》教學反思
九寨溝素有“人間仙境”的美稱,景物華美奇秀。本文抓住事物的特點,描寫了奇麗美妙的自然景觀,語句優美,富有韻律感,是一篇美文。
本文教學時,透過文字這個載體來體會九寨溝美麗的風景,課文中的風景美,是這篇課文顯現的一個教學目標,但與此同時更要注重文字美。既要讓學生通過感悟優美的文字領略九寨溝仙境般的美景,也要把領略九寨溝的美景融入到對優美文字的深刻感悟之中。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寫了九寨溝色彩斑斕的自然景觀。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找到文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說說景物的美。例如雪峰的教學。首先讓學生找到描寫景物的句子,讀句子。再讓學生說說從句子中的哪些詞上感受到了雪峰的美,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插入云霄”、“銀光閃閃”等,想象雪峰的形象。讓學生感受文字中所體現出來的高、美,在此基礎上美美地讀詞語,再來讀好句子。最后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運用多媒體展示雪峰的圖片,直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課文文字所描繪的景物。指導朗讀,將雪峰的“插入云霄”,“銀光閃爍”更好得體現出來。學生在此過程中從文字中感受景物之美,又從景物回到文字,感受文字之妙。再體會湖泊的色彩美時,則抓住“五彩繽紛”|“色彩斑斕”兩個詞語,從而進一步認識什么叫做“五花海”、“五彩瓷”。而瀑布的美,則緊緊抓住“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來體會瀑布那蔚為壯觀的景致。對于森林一部分的教學,我則拓展延伸,出示圖片,先讓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繪眼中的森林,從而增強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也是,教學時抓住四種動物的特點詞語,體態粗壯的金絲猴,善于奔跑的羚羊,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行動敏捷的小熊貓,你知道還會有什么樣的動物出現呢,自己寫下去。順著我的思維,學生又說出了五彩繽紛的孔雀,兇猛無比的老虎等,盡管不一定正確,但是說明他們也開始思考運用恰當的文字來形容自己想要描述的動物,體會文字的準確性。
把絢麗多彩的語言溶入美麗的景觀,用精準的文字來形容九寨溝的異獸珍禽,讓學生在一次一次不同要求不斷提升的朗讀中感悟自然的美,感受文字的妙,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九寨溝教學反思
分析課文:
本文我確定兩個重點,一是九寨溝的水。二是九寨溝的動物。也是課文中詳寫的段落。水我將抓住湖水和瀑布的不同形態,以及最引人關注的色和氣勢來著重引導學生學習。動物,我將抓住動物的種類多,特點不一樣,以及作者在寫這些動物的時候的用語,來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同時,指導學生寫作。
方法:
一、整體把握。
開課初讀后,請學生說說,九寨溝什么最吸引你?學生很快的說出水、雪峰、動物。
引導學生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出示四個詞語“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這就是九寨溝最吸引你們的地方,也是九寨溝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在中國旅游界流傳著這么一句話“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九寨溝神奇的水是它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它的水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出示圖片,請去過九寨溝的同學介紹一下他看到的水。作者有是怎么將九寨溝神奇的水介紹給我們的呢?
二、精讀感悟
學生自由地讀課文第三段。用幾個什么詞來形容你聽到的,讀到的,看到的九寨溝的水呢?可以用書上的詞。
學生很快說出了“清澈見底、五彩繽紛、高低錯落、謂為壯觀……”我們在看看這些詞語,總結出,湖泊是從色彩上吸引人的,而瀑布是氣勢上吸引人的。請學生自由讀出湖泊色彩的美,怎么美就怎么讀。請學生讀,其余學生聽,共同評議,比賽讀。瀑布的句子請男生讀,要求讀出瀑布的氣勢。評議后全班讀。
接著整體讀第三段,讀前提醒:將你體會的美的不同讀出來。
教師過渡:水滋養著山,山青翠欲滴,山上有許多動物,也是飲用這水長大的。來,我們一起去看看,九寨溝有哪些可愛的動物呢?
學生自由讀課文第四段,并畫出動物的名稱。說說你最喜歡文中寫的九寨溝哪種動物,為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金絲猴 體態粗壯
熊貓 憨態可掬
羚羊 善于奔跑
小熊貓 行動敏捷
教師提出九寨溝還有小松鼠、山雞……動物,你能用什么詞來一一形容它們呢?
學生開始暢所欲言,教師將不可能出現在九寨溝的動物點出來,由此擴展到其他地域的動物的形容。請學生圍繞著他用的詞,用一句話來介紹一種動物。
然后,根據學生的喜好,將他們分成不同小組,進行小組合作朗讀。
三、弱化一二段,疑問帶過。
九寨溝這樣迷人,你們想去嗎?可是它在什么地方?我們怎樣才能去呢?請你們做個小導游,介紹給我聽聽吧。
四、觀看《神奇的九寨》音樂碟,整體感知全文。教師在一旁提點文中用的詞語。
思索:
本文很美,但是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內容的理解和感受上,我們不要只是想教給學生課文寫的是什么?而是教給學生課文是怎么將這樣美的景觀寫出來的。這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在本文的教學中,我緊緊把握這一點展開教學。
九寨溝教學反思
課文介紹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我國四川省著名的旅游勝地九寨溝瑰麗奇妙的自然景觀。課文篇幅并不長,分為五個自然段。前兩節簡單地交代了九寨溝的地理位置和這一名稱的來歷,第三和第四兩個自然段,作者如數家珍般的描繪了九寨溝奇特的自然風光和那里的珍禽異獸。第五自然段回味總結與前文遙相呼應。可見,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簡潔優美,字里行間飽含著對祖國山河的一片深情。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積累和發展語言。而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又強調要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和理解能力。
因此,依據課標要求以及中年級閱讀教學的訓練重點,在本課時教學中,除了所上所說的創設教學情境之外,我主要采用了以讀感悟、以讀促思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品詞賞句中積累和發展語言,培養語感。
比如對第三自然段的教學,我逐句讓學生反復讀,目的就是要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感悟,以讀促思,并刻意追求達到熟讀成誦的這樣一種教學境界,這樣一種教學效果。
另外,我們都知道,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訓練,因此,在教學中我刻意引導學生要懂得體會關鍵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比如學習第一個句子。學生讀了之后體會到了雪峰的特點是又多又高,我就讓學生找出表現這一特點的詞語。即一座座表示雪峰很多,插入云宵說明它很高,第二個是描寫湖泊的句子,因為其中包含了一個特殊的比喻,彩帶般的溝谷,學生可能會把本體和喻體混淆,因為用了一個般字就把喻體置前,把喻體放到本體前面去了,對學生來說像這樣的比喻句是第一次出現的,可以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比喻句。學生可能不好掌握,所以在教學中我又著重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這個般字該作何解釋,作者為什么把溝谷比作了彩帶呢。
可以說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我是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而且在理解詞句意思的基礎上,還注重了對朗讀方法的指導與訓練。比如對第一個句子的朗讀指導,我是這樣啟發引導學生的:“要讀出雪峰的特點,那讀的時候應該把哪些詞稍微讀得重一些呢?”第二次再讀的時候我又提高了要求,要邊讀邊想象文中的畫面。這樣的引導,目的就是既要達到以讀促思,又要達到以讀表情、以讀傳情。
而在學習有關瀑布的句子當中,有好幾個詞學生理解是有難度的。比如“高低錯落”、“白練騰空”等詞語,它是第一次出現的,應該說這幾個四字詞比較抽象,所以在這里首先要引導學生弄懂詞意,否則學生將難以理解文本所描繪的畫面。當然了,雖然在第一課時的學習當中,我們都或多或少地滲透了這方面的學習指導,但是在這里我們不能把它也就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與學文全盤剝離,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了這些詞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讀來理解句子的意思,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把瀑布的美和它雄偉壯觀的氣勢讀出來,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感。此外,讓學生劃出好詞好句,并要求課后抄到筆記本上,讀讀背背,目的就是為學生以后的寫作服務,刻意達到積累與運用的目的。
而在學習第四自然段的時候可以說我幾乎是放手給學生了,讓學生通過分色讀和齊讀等形式來進行學習,所以說也是以讀為本,讓學生讀了之后能夠簡要地說出這四種珍稀動物的特點就可以了,就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標了。因為這段課文簡潔流暢、通俗易懂,我認為老師沒有必要做過多的講解和渲染,因為從字里行間,作者已經把這些動物的靈性,把它們機靈、可愛的個性刻畫得栩栩如生。此刻,讀了之后大家的感受肯定是相同的兩個字——驚喜。另外,對這兩個段落教學的不平均用力也體現了語文教學扶放結合的特點。
再一個,語文教學要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相統一,那么在這節課當中,我認為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對學生的情感宣陶,我想應該讓學生通過讀來達到自我感悟比硬生生地塞加給學生要強得多,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這樣一種教學效果。
總之,對這堂課的教學實施過程,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品詞賞句中感受九寨溝的美麗與神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這一美好情感。同時,通過品詞賞句,在培養學生讀書和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感,達到積累和運用語言、發展語言的目的。
不足之處:
第一,本課教學中對一些知識點的傳授還是講得不透徹,學生學得并不是很扎實,有點走過場的感覺。比如說像“鑲嵌”、“色彩斑讕”等詞語,雖然學生在三年級所學的《西湖》一課當中已經出現過了,但是他們是不是真的就已經完全掌握了呢?而如果做到面面俱到了,是不是又給人過去那樣一言堂的感覺呢?第二,朗讀指導不到位。我覺得對學生邊讀邊想象的這樣一種朗讀技巧缺乏到位的示范和指導,我想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已。我們常跟學生說要讀得有感情,要做到抑揚頓挫,但哪里該揚哪里該頓,恐怕我自己也講不清楚。第三,對一些句子的修辭手法,我在這節課當中是提到了不少,在這里是不是拔高了要求,因為在閱讀中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這是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第四,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7
之一
湟里中心小學 路燕芬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2、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設計理念: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必須十分重視指導學生讀題、審題,引導學生猜測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確定學習的目標,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 :
一、揭題、審題。
1、板書課題。
2、談話。
九寨溝是中國唯一榮獲“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等兩項桂冠的旅游勝地。它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瀑布組成神秘、奇妙的自然風光,被人們稱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介紹九寨溝是一個怎樣的地方,以引起學生提出探究的問題,是對的。但是不要說“白”了。】
那么,九寨溝在哪兒?它的名字是怎樣來的?為什么會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呢?學習這一篇課文,必須弄清這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課文《九寨溝》向我們作了詳細的介紹。希望大家認真地閱讀課文。【所提的這幾個問題,不僅緊扣題目發問,而且符合作者的思路。它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目標。】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朗讀,一邊聽一邊思考上述問題。
2、讀后交流。
(1)九寨溝在哪兒?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的有關句子回答,并提示:課文是寫一個地方。因一般的來說,寫一個地方的課文,一開頭就要介紹它在哪里。并補充介紹“四川”的地理位置。【補充介紹四川的地理位置是好的。】
(2)它的名字是怎樣來的?“九寨溝”名字有特殊的來歷,因此作者緊接著作了介紹。解釋“九寨”、“溝”。【題目本身的含義也要提示。】
(3)它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這個問題是課文的重點,作者作了詳細的介紹。課文從哪里一直寫到哪里?為什么九寨溝能成為旅游勝地,作者還用一句話作了概括的介紹,大家找到了嗎?【文章有中心句,因此必須提示。】
3、再讀課文。
請同學們慢慢地閱讀課文。可以朗讀,也可以默讀。自學生字,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來向人們介紹“九寨溝”的?
學生回答后,小結。板書:位置 名字 來歷
自然風光 珍禽異獸
人間仙境
【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段落。教學的思路是順暢的。】
4、小結。清同學們,把老師提出的問題,問題的順序與課題的內容敘述的順序進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這個提示很重要,引導學生注意所提的問題和順序是否一致,是否有差異。】
三、教學生字、詞。
過渡:剛才大家通過聽讀、自讀,解釋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為了更好地閱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地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
1、學生自學。
2、檢查交流。
3、鋼筆描紅。
【生字教學中,也有一個怎么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問題。大家也要坐很好的研究。】
四、播放課文錄像。
過渡:九寨溝是一個旅游勝地。在那里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而且有許多珍禽異獸。下面請同學們觀看九寨溝的錄像。
五、總結。
同學們,在課本中向人們介紹描寫一個地方的風光、物產的課文很多。課文一般都用那個地方的名稱作為題目。通過今天的學習和討論,今后讀到這樣的課文,讀了題目該怎么發問呢?你們知道了嗎?
【這個總結很重要。讓學生自己總結,又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六、作業 。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3、搜集九寨溝的有關的資料。
板書設計 :
位置 名字 來歷
9、九寨溝 自然風光 珍禽異獸
人間仙境
(簡評:徐偉健)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8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領略了九寨溝迷人的自然景色,并且研讀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請大家回憶一下,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九寨溝這個名字的來歷。
生:我知道了九寨溝的地理位置。
生:課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來到九寨溝就像來到一個童話世界里。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多。我們就一起來把這兩部分讀一讀吧。
師:游人一進風景區,就像是到了一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大家想不想進去看看?(生齊:想)那么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帶著一份美好的心情,一起去欣賞這一神奇的童語世界。
二、精讀感情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課文是從哪兩方面介紹九寨溝的?
(生自主閱讀,邊讀邊畫)
生:我認為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九寨溝的風光。
生:老師,我補充一下,應該是介紹九寨溝美麗的自然風光。
師:是呀,課文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迷人的九寨溝的自然風光,還介紹了什么?
生:還寫了九寨溝林深葉茂處有許多動物。
師:書上有一個詞告訴我們這些動物都是——(生齊:珍稀動物)
師:課文從九寨溝的自然景觀和有許多珍稀動物兩方面向我們具體介紹了它是一個迷人的童話世界。那我們就一起去欣賞吧!
(課件出示)自學要求: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介紹了哪幾處景觀?用筆標出來。
(學生自主閱讀)
師:好多同學都已經畫出來了,誰來說說?
生:我找出這幾處景觀: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生:還有一處他沒說出來,就是中間“每當天氣晴朗時”這一句,是寫了五彩池美麗的景色。
師:你讀得真仔細。作者把我們帶進九寨溝,迎面而來的這些美景,讓我們目不暇接。要想看清九寨溝的真面目,還得再靜下心來走進課文,看看文中是怎樣用具體的語言來描繪這些景物的。請同學們再好好用心去品讀第三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看看你最欣賞哪一處景色?放開聲音把相關的語句讀一讀,細細地用心去體會,并在頭腦中想象這美麗的畫面。
(課件出示)在讀的過程中,看看你最欣賞哪一處?并畫出相關的語句,放聲讀一讀,閉眼想象畫面細細體會。
(學生自讀自悟)
師:你最喜歡哪一處?把它讀出來讓我們大家和你一起欣賞,好嗎?
生:我最喜歡描寫五彩池的這一句。(很多學生贊同)
(課件出示)每當天氣晴朗時,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構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難怪人們把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九寨溝》教學課例
師:你為什么最欣賞這一處呢?
生:我覺得這處的景色非常美。天氣晴朗時,藍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
生:那個地方沒有被污染,所以這些景物倒映在湖水中就像一幅幅圖畫一樣,因此很美。
生:這句中有一個詞“五彩繽紛”,是說顏色非常多。我剛才閉著眼睛時,仿佛看到了天是藍的,云是白的,山峰也是白的,森林是綠的,這些色彩是那么燦爛,景色怎么能不美呢?
師:你們真會觀察,請看——
(課件出示}畫面(1):藍天、自云倒映存湖水中的美景;畫面(2)雪峰倒映在湖水中的美景;畫面(3):森林倒映在湖水中的美景。
師:這么多的美景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齊答:五彩繽紛)真是美得讓人心醉啊!快讀吧,把這種美讀出來吧!
生讀。
生:老師,我還喜歡描寫“湖泊”的這一句。這句把湖泊比喻成一顆顆寶石,說明它非常美。
生:還有湖水清澈,湖底的石塊色彩很美。
師:對呀,色彩斑斕就是說它的顏色燦爛無比。這么美的湖泊怎不讓人流連忘返呢?請你來讀讀這句。
生:我想把我最喜歡的描寫瀑布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生讀)我喜歡它是因為作者把瀑布寫得很壯觀。
生:我有個問題,“白練騰空”是說水像一條練子一樣又向上流去嗎?
生:他說得不對。這是講瀑布向下跌落時的樣子的。
師: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還是來看一看吧。(課件出示瀑布)看,這就是九寨溝的瀑布。你能再說一說嗎?
生:無數道水流從天而下,氣勢壯觀。遠看就像白色的帶子掛在山間。
生:因為這里的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就像是一級級天然的臺階,所以瀑布順著地勢往下時是層層跌落,非常壯觀。(生品讀)
師:剛才我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飽覽了高聳人云的霄峰、五彩繽紛的湖泊、茂密的森林以及高低錯落的瀑布,走進這神奇的兒寨溝,就如同走進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進入人間仙境一般。讓我們用滿心的喜悅再來讀一談吧。
生讀。
師:在這美麗神奇的童話世界里,不僅可以領略綺麗無比的自然風光,當你步人深林,也許還會親眼目睹到珍禽異獸呢。自已讀讀第四自然段,你今天幸運地見到了哪些動物?
生:我看到了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和小熊貓。
師:噢,這么多的珍稀動物,可讓我們大飽眼福啦!細瞧,每一種動物都有著適合自身特點的活動方式。讀一讀你就明白了。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去讀讀,想想怎么讀才能把這種動物的特點給讀出來。
生1:我讀描寫羚羊的這部分。(生朗讀)我主要是突出它善于奔跑的特點。
生2:你的“突然竄出來”讀得很好。“消失在前方的叢林中”讀得很快,我和你讀法不一樣。
師:那你讀讀看。(生2讀得輕慢)你為什么這樣讀呢?
生2:我還想仔細地看清它,可它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我覺得非常遺憾,所以我是用一種遺憾的心情去讀的。
生1:我讀得快是因為要強調它一轉眼就消失了的特點的。
師:每個人對課文的感受不一樣。讀出來的語氣、語速也就各有差異。不管是快一些的,還是慢一些的,都是根據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去讀。因此。朗讀課文并不一定要求千篇一律,只要是用心去讀就可以了。
(課件出示)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小熊貓的圖片,要求:對照圖片,進行朗讀。
師:這里不僅有著神奇美妙、變幻無窮的原始自然景觀,還有著活潑可愛的珍稀動物。難怪作者飽含深情地贊嘆道:(課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生飽含激情地齊讀)
三、總結全文
師:這節課,同學們細心品讀了作者用生動的文筆給我們描繪的九寨溝神奇而秀美的自然景色。這里四季美麗如畫,一步一景,變幻無窮。所以說,幾寨溝真不愧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是一個神奇美妙的童話世界。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積累文中優美的詞語,獲得言語美感。
2.品讀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感悟九寨溝的迷人,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讀,了解九寨溝如童話世界、人間仙境般的美麗神奇是教
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九寨溝》。(齊讀課題)
這課的四字詞語比較多。誰來讀?出示詞語,組織認讀。(認讀詞語)
2.每一個詞語都蘊涵著很美的意思,你能邊讀邊想它的意思,再讀讀嗎?
(邊讀邊想意思,再讀。)
二、精讀感悟,感情朗讀
1.從學生的朗讀中,老師覺得大家還記得“九寨溝”的美。那你能從課文中找到一個最能概括和贊美“九寨溝”的美的詞語或句子嗎?
(快速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找。)
2.組織交流。相機板書:神奇。
出示“童話世界”和“九寨溝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3.你覺得“童話世界”“人間仙境”是怎樣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相互補充。聯系生活經驗,談談對“童話世界”及“人間仙境”的理解。)
過渡:那九寨溝又是一個怎樣的童話世界、人間仙境呢?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到九寨溝旅游一番,好好感受一下那里的神奇風光。(自由讀第三段。)
●創設情境。請同學們邊走邊看,遇到自己喜歡的景色,不要忘記用照相機拍下來。
●組織交流(引導抓住山、水、木等方面)。
⑴、剛才在游覽的過程中,什么景色吸引著你?你用照相機拍下了什么景色?⑵、相機出示句子。
能說說這里的景色是怎樣的嗎?你覺得那里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么?
⑶、播放課件,出示圖片。
你覺得怎樣?你覺得怎么讀這句話更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把你領略到的神奇美麗用朗讀表達出來讓大家欣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競賽讀,比比誰讀得最傳神。邊讀邊想像。)
▲重點指導體會“雪峰插云”中的高;“平湖飛瀑”的數量多、湖水清、色彩豐等美麗壯觀景色;“古木參天”中的密。“五花海”的形成。
▲隨機點題“神奇”“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再次出示最后一句話。指導朗讀。
▲播放課件,將各部分連起來欣賞。指導配樂朗讀。(配樂有感情地朗讀整段。)
過渡:九寨溝的神奇景色如詩如畫,引人入勝。我們不要停下腳步,前面還有很多美景等我們去欣賞呢。我們繼續向縱深行進,(自由讀課文第四段。)……我們會看到哪些珍稀動物?(交流有哪些動物?)
⑴、你最喜歡作者介紹的哪種動物呢?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邊讀邊找,邊想邊體會。)
⑵、組織交流。(讀讀有關句子。談自己的感受。相互補充。)
你喜歡哪種?為什么?出示句子和圖片。指導體會不同的特點。
(演一演,體會“憨態可掬”。)
⑶、你能讀出你喜歡的原因嗎?指導朗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各自的特點。)
⑷、出示四句。你從這四個“也許”知道了什么呢?組織分角色讀。(齊讀,分組讀。)
▲出示第五段,再次總結,引導學生朗讀。(有感情地朗讀。)
三、實踐作業
1、寨溝的美相信已經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中,你想為自己布置一個什么作業呢?(為自己布置一個作業。交流,相互補充。可讀、可背、可抄、可畫、上網了解更多的九寨溝風情。)
2、小結下課
板書設計:
雪峰插云
古木參天
9、九寨溝(人間仙境)
平湖飛瀑
異獸珍禽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10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要善于開發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資源,以網絡信息為載體,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求知欲和好奇心,形成學習動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積極的課堂氛圍中更好地學習,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本課通過展示九寨溝迷人的自然景觀,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預習和分析課文的能力,能通過預習基本掃清課文障礙,大致了解一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對于經濟條件落后、知識面狹窄、信息相對閉塞的農村孩子來說,特別對狀物類課文的學習比較困難,僅憑課文中生動的文字描述和課本中有限的幾幅插圖往往是不能很好地滿足于學生學習需求的。相信學生能在我的指導下組織起語文活動,從而達到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教材分析:
《九寨溝》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中的一篇課文,全文共5個自然段,層次清楚,語句清新,詞藻華美,重墨濃情,具有較強的畫面感,置身于課文中,給人以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溝的位置和得名。第三、四自然段描寫了九寨溝奇麗原始的自然風光和珍禽異獸。第五自然段總結贊嘆九寨溝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本文作者以生動形象的筆觸精心描繪了九寨溝奇妙的自然景觀,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折服于靈幻的珍禽異獸。讀完全文,令人有一種實地游覽的酣暢,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折服于靈幻的異獸珍禽。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學會有關九寨溝的知識。
②學會“插入云霄”、“白練騰空”、“銀花四濺”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掌握文中的一個比喻句。
③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句段。
2.能力目標。
①能通過文字,想象并表達出課文描繪的童話世界般的情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能夠通過自主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動腦思考、同桌交流、表達反饋的課文學習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③能夠仔細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體驗協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目標。
通過體會、感受課文描繪的九寨溝美景,培養喜愛九寨溝,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感情,樹立保護環境,保護美麗家園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的長難句,理解描繪九寨溝的一些詞語,體會九寨溝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感受九寨溝的神奇、美麗,體會到我們的祖國是多么美好,并且懂得這樣美好的家園是需要大家一起精心呵護的,樹立起環保意識,用實際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觀視頻,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剛剛欣賞過被人們稱為“人間仙境”的九寨溝。
2、板書課題:10 九寨溝
3、欣賞了九寨溝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童話世界,人間仙境)
二、范讀課文,欣賞美景
1、同學們對九寨溝這個地方一定向往吧。可是要想拿到走進九寨溝的門票,必須得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找一找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九寨溝的?(自然景觀\異獸珍禽)
3、位置。
4、誰知道“溝”是什么意思?(山溝)
過渡:幾條普通的山溝竟然會像童話世界?看來九寨溝真是個神奇的地方。讓我們跟著巴金來感受一下它的美麗風光吧!
三、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一)學習第3—4自然段。
學習第3自然段。
1、過渡:俗話說得好:“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入得深,方可知其妙。”這節課,我們將再次走進九寨,透過文字去聆聽九寨的天籟之音,去感受九寨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板書:自然風光)
2、用你喜歡的朗讀方式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九寨溝哪些奇麗的自然風光,用著重號在文中標出來。再找出你最喜歡的一處美景認真地讀一讀,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學生用做記號的方法自由讀第3自然段。
(2)學生交流、討論。
(3)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雪峰(板書:雪峰插云)
A、課件出示雪峰圖片及相關語句:“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
B、你為什么喜歡雪峰?你覺得作者哪些詞吸引了你?
從“一座座”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雪峰多、重重疊疊)
從“插入云霄”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雪峰高)
C、過渡:九寨溝的雪峰高聳入云,重重疊疊,峰頂白雪覆蓋,在陽光的映照下銀光閃閃。這樣的美景,你能用聲音表現出來嗎?
D、指導朗讀:“一座座”讀得重而急,以突出雪峰多、重重疊疊的樣子,“插入云霄”讀得重,讀出雪峰的動態美,“銀光閃閃”讀得深情、緩慢一些,把銀光讀“閃爍起來”,讀出雪峰的雄奇璀璨。
E、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男生齊讀。
湖泊
A、(課件出示湖泊圖片)說說你為什么喜歡湖泊?
B、(指名說)找出描寫湖泊的相關語句。
C、體會湖泊的特點。
從“大大小小”“顆顆”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湖泊多)
學習比喻句: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了解湖泊和溝谷的特點,體會比喻的用法: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它們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
從“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 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湖水清、湖底石塊色彩多)
D、出示五花海、五彩池的圖片。
大家看,藍天、白云、雪峰、森林的倒影加上色彩斑斕的湖石,使湖泊變得分外壯麗,真是美不勝收呀!這就是五花海、五彩池的美麗景色,怎么樣?美嗎?大家能用朗讀把這美表現出來嗎?
E、指導朗讀。聲情并茂的朗讀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想象假如你就站在這五彩池邊。
F、指名讀,女生齊讀。
森林(板書:古木參天)
A、課件出示雪峰圖片及相關語句:“從河谷至山坡,遍布著原始森林。”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九寨溝的森林很多,遍布著九寨溝。)
B、教師指圖講述:是啊,這個地方叫河谷,從河谷到山坡都布滿了森林,這樣的景色可真美呀!
C、指導朗讀。
D、指名讀,齊讀。
瀑布(板書)
A、你能找出描寫瀑布的相關語句嗎?(指名讀)
B、(課件出示句子:“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與湖泊之間恰似一級級天然的臺階。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宛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齊讀。
C、九寨溝的瀑布有什么特點?(瀑布十分壯觀,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
D、你知道“白練”、“銀花”是指什么嗎?
E、(課件出示瀑布圖片)你們看,那瀑布激流而下,或寬或窄,或高或低,嘩啦啦,轟隆隆,白浪翻滾,水花四濺,猶如“白練騰空,銀花四濺”呀!由于九寨溝的河谷有高有低,出現了“一級級天然的臺階”,因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錯落的瀑布。誰能再讀一下,讓同學們感受到瀑布的壯觀(有感情朗讀)
剛才我們欣賞了水平如鏡的湖泊、又領略了雄偉壯觀的瀑布,用書中的一個詞就是——平湖飛瀑(板書:平湖飛瀑)
F、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美)
(4)同學們,九寨溝的山美、樹美、水也美,讓我們齊讀第三段,把這童話般的世界留在心中。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學習第4自然段(以學生合作學習為主)
1、難怪有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呢,真是名不虛傳啊!領略了九寨溝綺麗的自然風光,讓我們繼續向森林深處行進,游人逐漸稀少,小游客們,看看又會發現些什么呢?
2、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完成表格。
動物名稱 主要特點動作
3、交流、匯報。
(1)金絲猴(板書)
①為什么喜歡它?
體態粗壯
攀吊眨巴窺視(偷偷地看,讀的輕一點,調皮一點。)
②金絲猴雖體形粗壯,但是那樣機靈可愛。
③指導朗讀,指名讀。
(2)羚羊(板書)
①喜歡理由:善于奔跑
②“突然竄出又消失了”說明了什么?(速度快)
比較:句子中把“竄”換為“跑”行嗎?為什么?
③指導朗讀,分組讀。
(3)大熊貓(板書)
①喜歡理由。
理解“憨態可掬”、“若無其事”、“咀嚼”。
②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小熊貓(板書)
①喜歡理由:行動敏捷
②去掉“美滋滋”行嗎?為什么?
③指導朗讀,同桌互讀,做動作表演讀。
4、理解“也許”。
(1)來到九寨溝,我們一定能看見這四種動物,是嗎?為什么?前面用的“也許”是什么意思?去掉不行嗎?(不行,因為他們住在---- 林深葉茂處。)
(2)指導學生認識本段中的排比句。
(3)在九寨溝你還可能會看到些什么動物呢?也許,——(什么?在干什么?)
想象力真豐富!如此多的異獸珍禽在九寨溝落戶,說明什么?九寨溝真是一個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動物園,這里的異獸珍禽為九寨溝增添了無限生機。
(4)你們覺得這里的動物生活得怎么樣?為什么這么快樂?
(5)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九寨溝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見證。九寨溝,充滿夢幻與詩意的童話世界,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我們回歸自然的理想家園。如果我們們每個人都能像愛惜九寨溝的山、九寨溝的水、九寨溝的樹一樣愛惜我們周圍的環境,假如我們都能像愛惜九寨溝的動物一樣對待我們周圍的小動物,那么我們整個的生活、整個的世界,都會變得美倫美幻,都會變得像九寨溝一樣成為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如此美得景色,我們很珍惜,我們周圍的環境同樣需要保護。
有感情地朗讀第3、4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你覺得九寨溝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是啊,九寨溝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用作者的話來說:“九寨溝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教師引讀)”(板書:人間仙境)
(1)這句和我們前面所學的哪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
(2)比較句子。
一進入景區,就像到了一個童話世界。
九寨溝真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
(3)通過小組讀、男女生分組讀、齊讀等方式,體會“前后照應”的特點。
2、此時,作者也用他那飽含詩意的語言,表達了對九寨溝的無限贊美之情,讓我們齊聲朗讀最后一自然段。
3、我們一起游覽了九寨溝,現在請你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說說對九寨溝的感受吧?
四、作業
辦一張關于九寨溝風景的手抄報。
五、拓展升華
1、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揮毫潑墨,吟詩做畫,紛紛以不同的方式贊美九寨溝。我國歌手容中爾甲看到九寨溝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請欣賞《神奇的九寨》。
2、其實,我們祖國還有許許多多像九寨溝一樣的“人間仙境”,比如:貴州黃果樹瀑布、廣西的桂林山水、安徽黃山、中國臺灣日月潭……你們愛我們的祖國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有朝一日去祖國的各地看一看!
板書設計:
10 九寨溝
雪峰插云
自然風光 古木參天
平湖飛瀑
童話世界 人間仙境
金絲猴
異獸珍禽 羚羊
大熊貓
小熊貓
前后照應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2
港區小學 張芹娣
《九寨溝》是蘇教版小語第七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用清新的語言描述了九寨溝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色。在教學中我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力提倡綜合性學習”的這一新理念,作了如下設計。
一、 小組互助,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在教學《九寨溝》第四自然段時,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小組學習要求:1.看看課文中描寫了哪四種珍稀動物,它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各小組根據以上學習要求進行小組互助學習。小組成員共同探討研究,取長補短。他們邊讀邊劃,邊劃邊想,互相討論,很快找出了文中描寫的四種珍稀動物,并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四種珍稀動物的主要特點。在此基礎上,朗讀能力較強的同學指導組員抓住關鍵詞語朗讀課文;理解能力較強的同學幫助組員理清線索,提高背誦速度和質量;口頭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代表小組匯報學習結果;書寫能力較強的同學則上黑板板書重點內容。在這樣的小組學習活動中,每個成員都能夠展現特長,彌補了自己的學習能力方面的不足,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評讀促悟,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評讀是指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去評論教師和學生的朗讀情況,以提高朗讀水平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促進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較好的教學形式,它能幫助學生進行閱讀反思和批判,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在教學《九寨溝》第三自然段中,我這樣引導學生:九寨溝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的語氣和感情去讀出它的美?同學們紛紛拿起課本,動情地練習朗讀,去感受九寨溝的美麗景色。在請一名同學試讀以后,我引導其他同學結合自己的理解去評論這位同學的朗讀好在哪里,為什么,還需要注意什么。例如文中“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頂銀光閃閃”,一個同學是這樣評論的:“剛才這位同學讀得很流利,而且還突出強調了‘插入云霄’,我認為很有感情,因為他讀出了雪峰的高。我認為還應該讀好‘銀光閃閃’,因為它表現了雪峰的美。”然后他再試讀,朗讀又提高了一個層次。其他同學也熱情高漲,紛紛站起來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了有的放矢的評論,并進行了感情朗讀。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提高了他們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切實提高了閱讀質量。
三、 外延伸,提高學生綜臺性學習能力
《九寨溝》第四自然段的教學,在小組互助完成學習任務以后,我請學生提出他們在小組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有一部分學生對兩個詞語的運用產生了疑問:一是文中說“有一只體態粗壯的金絲猴”,學生認為他們日常見到的猴子機靈、靈敏,身體精瘦,用“體態粗壯”一詞不合適;二是文中說“你還會看見一只行動敏捷的小熊貓”,學生認為大熊貓憨態可掬、笨拙可愛,小熊貓怎么會“行動敏捷”。我在表揚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提問的創造精神后,給他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文中四種動物的有關資料,體會書上用詞是否準確。同學們為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有的上網查閱資料,有的到圖書館去翻閱百科全書,有的去請教自然老師或家長,大都圓滿完成了作業。原來金絲猴是猴類中較大的類型,體長50-83cm,尾長51-104cm,體重20多千克,所以用“體態粗壯”形容十分準確;而小熊貓也不是學生原先認為的那樣,是大熊貓的幼仔,它和大熊貓是兩種動物,它是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體長60-62cm,生活在高山上,是爬樹能手,所以用“行動敏捷”來形容十分貼切。綜合性學習拓寬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發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九寨溝)
此問轉載
蘇教版 《九寨溝》第二課時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6
| by: liyan ]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自己充分參與了學習,才會學得扎實,學得有效。以前,教師總是認為,自己是授知識與學生的,自己是主角,因此,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的個性難以發揮出來。其實,教師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導作用,而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角,他們的活躍與否,關系到他們自己的接受知識、培養能力的程度。
針對這一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以學生為主,不剝奪他們是主人的權力。教學《九寨溝》時,一開始我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帶領他們“進入”九寨溝,讓他們自由游覽,自由暢談。然后指導他們進行朗讀。而且在教學中我還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節:在學了九寨溝的珍稀動物的時候,我對他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朗讀要求:“同學們,課文介紹的這四種動物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請你把它讀好了,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要求一提出,學生們就興致勃勃地練說起來。準備好了之后,我讓學生起來交流。結果喜歡大熊貓和小熊貓的居多,而且也讀得非常有味。學生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思想,因此允許他們會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要求學生千篇一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就一定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其實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不需要教師枯燥乏味地講解了,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九寨溝)
此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