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實踐課(精選7篇)
體育實踐課 篇1
教案課 次教學內容1、隊形變換2、籃球傳運球比賽教學目標1、通過隊形變換為初中段的隊形訓練打好基礎。2、通過小籃球游戲和比賽,進一步提高技能和動作的協調性以及準確性,能初步運用基本技術進行集體對抗練習和比賽。第 課課的部分(時間)教 學 內 容手 段 及 組 織 法運動量練習次數練習時間練習強度開始部分一、集合整隊,二、師生問好Class begins Good morning everyone三、宣布課的內容四、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一、組織隊形Δ二、要求精神飽滿、聲音宏亮 2´ 準備部分一、準備活動 沿操場跑一圈 二、準備操五節 要求: 動作準確、全身關節活動開,以免發生運動創傷一、隊形: 全班由四列橫隊成體操隊形散開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2、學生練習 4x8拍 8´ 中 中下基本部分一、隊形變換:交叉進行 方法:教師提示練習,學生自喊口令自練選擇1-2個已學生的隊形變換方法練習。 1、交叉走 2、裂隊走 3、并隊走 一、組織: × × × × × × × × × × × × × × × ×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2、學生聽口令進行練習 1´ 12´中 基本部分 三、要求: 隊伍整齊、有序 口令清晰、動作正確 二、運球、傳球比賽練習方法: 各隊面對面錯開站立,線前2-3米處畫一個直徑為1米的圓,各排頭持小籃球向面的小圓圈運球,運到圈內做急停轉身球傳給對方排頭,自己則排到對方的排尾,依次進行。一、隊形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2、學生練習3、學生比賽三、要求:1、結合傳運球技術進行練習比賽2、學生間相互配合3~6次10´中上結束部分一、放松操 阿西跳躍 二、小結 三、布置回收器材四、宣布下課,師生再見Good-bye everyone一、組織: 二、要求: 動作協調 4x8拍 2´中下對 機 能 的 影 響場器地材小籃球4只 190180170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練習密度授課班級六年級43%課后小結 平均心率130~135次/分強度指數1.4
體育實踐課 篇2
課 次 教學內容 比誰起動快 斜身引體 快快跳起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起跑的各種姿勢,提高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發展速度素質。 2)學會 斜身引體動作,發展上肢力量。 3)學會快快跳起游戲,發展學生靈敏、彈跳素質。
第 十 五 課
課的 部分 [[時間] 教學內容 手段及組織教法 運動量
練習次數 練習時間 練習強度
準備部分 [6分鐘] 基本部分 [29分鐘] 結束部分 [5分鐘] 一、學生圍教師自然站立,小干部報告學生情況 二、教師檢查學生情況 三、師生問好 四、宣布本課內容 五、運球走 一、比誰起動快 二、斜身引體 三、快快跳起 一放松: 二、小結 三、師生再見 收回器材 一、組織:在規定場地練習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3)講評 4)比一比,看誰在規定時間內 不失球 一、組織:[如圖] OOOOOOOOO OOOOOOOOO OOOOOOOOO OOOOOOOOO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償試練習,師指導 3) 動腦筋看誰起跑的動作多 3)講評 4)用規定動作比一比,看誰 起動快 一、組織:三人一組分散到規定場地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說明 保護幫助) 2)學生償試練習,一個練習 另二個抬竹竿 3)講評 4)比一比,看誰在規定時內 做的次數多 一、組織:[如圖] X X X O O X X X X X X X X X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償試練習,教師指導 3)講評 4)看誰反應快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9分鐘 3分鐘 中到大 中 到大 中 中 小
X
體育實踐課 篇3
課 次 教學內容 比誰起動快 斜身引體 快快跳起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起跑的各種姿勢,提高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發展速度素質。 2)學會 斜身引體動作,發展上肢力量。 3)學會快快跳起游戲,發展學生靈敏、彈跳素質。
第 十 五 課
課的 部分 [[時間] 教學內容 手段及組織教法 運動量
練習次數 練習時間 練習強度
準備部分 [6分鐘] 基本部分 [29分鐘] 結束部分 [5分鐘] 一、學生圍教師自然站立,小干部報告學生情況 二、教師檢查學生情況 三、師生問好 四、宣布本課內容 五、運球走 一、比誰起動快 二、斜身引體 三、快快跳起 一放松: 二、小結 三、師生再見 收回器材 一、組織:在規定場地練習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3)講評 4)比一比,看誰在規定時間內 不失球 一、組織:[如圖] OOOOOOOOO OOOOOOOOO OOOOOOOOO OOOOOOOOO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償試練習,師指導 3) 動腦筋看誰起跑的動作多 3)講評 4)用規定動作比一比,看誰 起動快 一、組織:三人一組分散到規定場地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說明 保護幫助) 2)學生償試練習,一個練習 另二個抬竹竿 3)講評 4)比一比,看誰在規定時內 做的次數多 一、組織:[如圖] X X X O O X X X X X X X X X 二、教法:1)教師講解、示范 2)學生償試練習,教師指導 3)講評 4)看誰反應快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9分鐘 3分鐘 中到大 中 到大 中 中 小
X
體育實踐課 篇4
體育實踐課教案---蹲踞式跳遠
梅溪小學 鐘方先
教學目標1、進一步學習和改進學生蹲踞式跳遠技術,掌握快速助跑起跳和安全落地的技能和方法。 2、發展學生下肢力量和跳躍能力,使學生身體更健壯、更健康、更自信。 3、引導學生勇于探索和創新,培養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的能力。內容蹲踞式跳遠導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預計一、教學導入(2分鐘)1、課前布置場地、器材 2、師生交流、宣講本課內容、目標1、協助教師布置場地、器材 2、認真聽講氣氛和諧目標明確二、熱身導趣 1圍圈慢跑 2原地慢跑韻律熱身操 (5分鐘)1、教師簡介練習的方法、路線。 2、教學生做慢跑韻律熱身操。 3、鼓勵學生跟上節奏,堅持練習。1、聽清要求,積極參與 2、跟上節奏,堅持練習。1、達到活動身體,導入課題的目的。 2、氣氛活躍興趣濃厚。三、蹲踞式跳遠學練: 1.復習起跳動作。 2、學習安全落地的技能和方法。 3、分組練習進一步學習和改進學生蹲踞式跳遠技術。 (25分鐘)1、指導學生復習起跳動作。(手臂動作、上一步起跳模仿動作、上三步起跳動作) 2、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如何才能既跳得遠又能安全地落地。 3、組織學生分組練習與觀看掛圖(要求學生默記)。 a、短程助跑的完整動作練習。 b、加橡皮筋的輔助練習。 c、全程助跑的完整練習。、 4、各組巡回指導,及時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評價和指導。 5、組織學生展示學習成果。1、主動參與、積極練習。 2、充分利用掛圖,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 3、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參與某一小組學習并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互助學習和小組討論。(中途可以根據動作掌握情況換組) 4、思考、探究和嘗試:如何才能既跳得遠又能安全地落地。 1、使學生下肢力量和跳躍能力得到發展。 2、身體更健壯、更健康、更自信。 3、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 4、使學生學會合作,共同探究,拓展能力,獲取知識 5、使學生超越自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四、發展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練習與游戲。(8分鐘) 1、提出要求。 2、組織學生分組練習或游戲。 3、指導或參與學生練習或游戲 1、根據興趣、需要、友情分組。 2、積極參與和創編發展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的練習與游戲。 1、提高運動能力,增強體質 2、激發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放松與小結(5分鐘) 1、組織學生放松。 2、組織學生小結、評議。 3、收還器材。 4、師生告別。1、跟著老師提示放松。 2、師生共同小結 3、協助老師收還器材 身心愉悅肢體放松六、場地、器材
墊子6塊,掛圖4套,錄音機1臺,大繩2根,橡皮筋2根、支架3。
課后小結
教學反思:
跳遠教材由于受到場地和班級人數的限制,很少有教師在公開課時選用這一教材。在本課設計時我利用橫向沙坑和體操墊來解決沙坑少而分散的問題,使得四組同學能同時在一塊較集中的場地內進行練習,既便于教師的及時指導又提高了練習的密度,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本課緊扣新課標的理念,把促進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的“發展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練習與游戲” 這一部分教師并沒有安排具體的練習,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需要,自己去創編發展跳躍能力和下肢力量的練習或游戲。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練習的興趣,使同學們自覺自愿地積極參與到練習和游戲中去。教學中還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互助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利用即時評價和指導的良好反饋作用,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評價和指導中獲得幫助,看到進步,增強信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在本課的“熱身導趣”部分設計時進行了兩個創新嘗試:1、隊伍的調度形式改變以往一隊接一隊一次慢跑的形式,采用四隊同時向不同方向跑出(見場地圖)。大大節約了隊伍調動的時間,使課更緊湊,場面更好看,也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興趣。2、改變以往慢跑、徒手操的老套路,采用配音樂的原地慢跑韻律熱身操使學生在快樂中不知不覺達到熱身效果。
本課的缺憾在于設計給學生思考、探究和嘗試的“如何才能既跳得遠又能安全地落地”這一問題由于受學生知識水平的限制,學生雖有思考和探究但深度不夠,積極參與度不高,應該把著重點放在學生的嘗試上
體育實踐課 篇5
周次: 第一周 課次:第2課 教學內容1、復習七彩陽光(1-4節)2、游戲:看誰先歸隊教學目標1、讓學生更熟練、更準確的掌握其動作。 2、通過游戲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團結協作的意識。重點熟記前四書的動作和路線難點動作正確協調不僵硬課的 結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負荷 n t p 準備部分一、課堂常規: 1、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布本課的內容 4、檢查著裝安排見習生二、徒手操: 1、慢跑1圈 2、徒手操 a、頭頸運動 b、擴胸運動 c、體轉運動 d、膝關節運動 e、腕踝關節1、快 靜 齊 2、認真聽講組織: ☆☆☆☆☆☆ ☆☆☆☆☆☆ ☆☆☆☆☆☆ ☆☆☆☆☆☆ 1、學生按老師的要求慢跑 2、注意聽老師的要求 3、認真做組織:☆☆☆☆☆☆ ☆☆☆☆☆☆ ☆☆☆☆☆☆ ☆☆☆☆☆☆ 9 小 基本部分一、復習七彩陽光(1-4節) 1、教師叫口令學生練習 2、教師糾正動作 3、分組練習,由組長負責 4、分組比賽 5、鞏固練習二、游戲:看誰先歸隊 1、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的方法和要求 2、組織學生練習 3、指出不足之處,并幫助學生改進。1、學生聽口令認真做 2、學生認真聽老師的講解 3、學生分組練習 4、學生分組參加比賽,并互相評價。組織:☆☆☆☆☆☆ ☆☆☆☆☆☆ ☆☆☆☆☆☆ ☆☆☆☆☆☆ 1、認真聽老師的講解,仔細觀察老師的示范 2、學生按要求練習 20 中結束部分1、放松 2、小結 3、宣布下課1、學生按要求徹底放松 2、認真聽老師的總結,并談談自己本節課的感受。 6 小
體育實踐課 篇6
學習目標:積極在參加體育活動,并能在活動中多種跳繩的模仿動作。
學習內容:跳短繩
學習步驟:
一、 自主游戲,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1、組織學生集隊、隊列
2、提出要求,觀察學生分組游戲。
學生活動:1、看老師手勢,聽老師口令快速集隊,并從集隊中體驗“快、靜、齊”的集隊要求。
2、聽口令進行行進練習,比一比小排頭帶得好還是大排頭帶得好。
3、兩人一組剪刀、石頭、布游戲,輸的小朋友要帶領贏的小朋友做一個動作。
4、學生自己進行柔韌練習(自叫節拍,自想動作)
組 織:五路縱隊、自由分散
* * * * * * *
二、 快樂玩繩,體驗跳繩的不同樂趣
教師活動:1、快樂小繩變變變練習。
2、簡單的繩操調節身心,并把上肢充分活動。
3、組織學生練習跳短繩(并腳跳)和調節練習:畫樹葉、畫蘑菇
4、組織學生練習向后跳短繩和調節練習:畫小樹
5、組織學生練習單腳跳短繩等和調節練習:畫魚、小船
6、組織學生跳繩比快。
7、引導學生總結、評價。
學生活動:1、按老師要求把繩變成長線,練習跳左跳右
把繩變成水滴,練習跳前跳后
把繩變成長方形,練習跳遠
把繩變成正方形,練習單腳跳進跳出
2、隨老師示范進行簡單繩操的模仿。
3、按要求快速跳短繩,會跳的跳得快些,不會跳的要跳起來,認真學,個人或和小伙伴一起完成畫樹葉、畫蘑菇。
4、嘗試向后跳,體驗不同的跳繩動作,完成畫小樹。
5、嘗試單腳跳短繩動作時的身體平衡動作,完成畫魚畫不船。
6、進行半分鐘快速跳短繩比賽,努力戰勝自我。
7、積極地參與評價,樂于接受別人的長處。
組 織:分散練習
場地器材:體育館、短繩每生一根
課后小結:本課一開始讓學生自主結合進行游戲活動時,大部分學生表現得非常好,一直能不斷想出新動作來帶著同學做,特別是一班的陶磊和邱怡妮一組,非常善于表現自己。在練習跳繩時我讓學生變變繩子的形狀來跳躍,雖是模仿練習,但我不規定跳躍的動作,只是要求學生把繩子怎樣擺,練習時只提要求,不作規定,學生練習得非常高興,而且因為沒有動作的規定學生的動作更顯活潑,但值得一提的是練習前必須告訴學生注意安全,不能在地上打滾,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常規,形成習慣。
體育實踐課 篇7
周次:第一周 課次:第1課 教學內容1、體育常識2、猜人入座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體育課課堂常規的內容。 2、能與教師配合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3、學生能主動地參與游戲,并對游戲感興趣。重點課前、課上、課后的要求難點在課堂中貫徹課堂常規課的 結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負荷 n t p 準備部分1、上課 2、師生相互問好宣布本課內容及要求 3、導入:用一個不符合上課要求的事例來引導學生并提問。 a、這種做法符合上體育課的要求嗎? b、應該怎樣做了?1、學生坐端正 2、學生向老師問好 3、認真聽講 4、積極發言 □□□□□□ □□□□□□ □□□□□□ □□□□□□ 8 小 基本部分一、體育常識:課堂常規 1、教師講解什么是體育課課堂常規。 2、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課堂常規的內容: a、上體育課應穿什么衣服,什么鞋? b、上體育課那些東西是不能佩戴的? c、在課堂上的要求 d、在課后的要求二、游戲:猜人入座 1、教師講解游戲的規則、要求 2、指導學生練習 3、針對試做,指出不足之處1、學生認真聽老師講 2、學生分組討論 3、積極認真的回答老師的提問 4、回顧本節課的內容,總結出自己做的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組織:同上 22 小結束部分1、小結 2、下課 3、布置作業1、學生認真聽老師的總結 2、談談自己的體會 5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