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世界》教學反思
四、開展趣味活動,擴大思維空間。
開展有趣活動,擴大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個任務。這節課的練習設計要緊緊地把握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設計有效練習,拓展知識空間。
“找朋友”游戲活動,答案不是唯一,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又很大,最適合達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如:讓學生用所學知識介紹自己,通過數字卡片找自己的因數和倍數朋友等等。學生拿著自己的數字卡片上臺找自己的朋友,讓臺下學生判斷自己的學號是不是這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如果臺下學生的學號是臺上學生拿著的數字卡片的因數或倍數那就可以站起來。由于答案不唯一,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很大,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最后我們還可以這樣問: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所有的學生都站起來,出示的卡片應該是幾,找到的朋友應該是倍數還是因數?學生面對問題積極思考,理解了數與數之間的因數和倍數關系,又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我們教師預設的活動,能使學生在整節課中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體驗中,就會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享受到了數學思維的快樂。我想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