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23---24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能力目標:通過猜想、驗證、推導等活動,逐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在猜想、驗證中,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具體操作,發現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進而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
教具準備:平行四邊形紙板、剪刀、活動框、三角板。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導入。
師:我們團結小學2007年搬進了嶄新的教學樓,你們想不想再看看我們的教學樓呢?那就跟我走吧!(出示課件)看過之后,你想說些什么嗎?學校為了更好的美化校園,想在操場上鋪草坪,決定讓我們五年組承擔兩塊綠化區的平整任務。你們有沒有信心出色地完成任務?那我們就先來看一看第一塊綠化區吧!(課件出示不規則圖形)這塊綠化區有多大,你能算出來嗎?那就快動筆算算吧!
師: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能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嗎?
他能用數格子的方法很快得數出這塊綠化區的面積是12平方米,不錯!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指名說)這位同學用剪拼的方法把這個不規則的圖形變成了長方形,然后用“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公式求出這塊綠化區的面積,真聰明!
師:其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規則的圖形,我們可以像剛才這位同學一樣先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再來計算。(板書:轉化)轉化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經常用到。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第二塊綠化區,好嗎?(出示平行四邊形)這是什么圖形?你知道有關它的什么知識呢? 對,它不僅有兩組對邊平行,還有底和高呢!那你會計算它的面積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猜想驗證,探究新知。
1、大膽猜測
師:我們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生猜測。
2.操作驗證.
師:看來許多同學都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的底和高有關,那它們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呢?現在,我們就來當一次小科學家,來驗證剛才的猜想,好嗎?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生匯報.
師:老師和你們想的一樣,并為你們準備了學具袋,快打開看看吧!
猜一猜,老師為什么要在平行四邊形上畫出方格圖呢?對,是想讓大家用數格子的方法來研究。那剪刀和三角板又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是讓大家用剪拼的方法來研究。
如果你對這兩種驗證方法還不太明白,可以和同桌交流,還可以尋求數學書的幫助。現在就請你們小組合作,利用學具選擇喜歡的方式來驗證吧!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師:你們驗證出結果了嗎?誰能把驗證的結果和理由說給大家聽?生匯報,全班交流。
你們是用數格子的方法驗證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很好!誰還有不同的驗證方法?
對,我們還可以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將三角形平移到左邊,請同學們看,我們應該這樣操作。(操作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