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實錄與反思
s=ah=6×4=24(m2), 6×4=24(m2)訂正:在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可以用字母公式代入,也可以直接列式計算,要注意面積單位。三、反饋練習,發展思維。1、做一做。15m30m在花壇兩邊有兩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坪,請你算一算它們的面積。 25m 12m 12m2、選一選。2.5m5m沿著草坪向前走,有一個平行四邊形公益廣告牌,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請選出正確答案,并說一說為什么。 3m 6×2.5=15(m2) ( ) 6×5=30(m2) ( )3×5=15(m2) ( ) 3×2.5=7.5(m2) ( ) 6m3、算一算(算法可多樣)。9dm小區閱覽室新進了一批圖書,要在樓梯兩側做4個圖書宣傳版面,這些宣傳版面的面積是多少? , 6dm 4、小小設計師。小區要在一塊長8米,寬6米的空地上建一個面積是30平方米的平行四邊形觀賞魚池(底和高是整米數),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如何設計? 生1: 底是6高是5。 生2:底是5,高是6。師:有時在解決一個問題時有很多方案,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通過學習,你有那些新的收獲呢?五、看書質疑。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反思: 教學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課自己感觸頗多,有成功中的喜悅,也有不足中的遺憾,總結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體會。一、成功之處。 1、聯系生活,以解決小區中實際問題貫穿全課。本課以停車位面積大小的問題,讓學生引入到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中,通過猜測、轉化、驗證等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運用公式去解決小區中的實際問題。整節課在實際情景中學習新知,理解新知,鞏固并運用新知。所創設的生活情景取材于學生的數學現實中,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使教學活動更富有生氣和活力,更能使學生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2、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這樣的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在教學活動中,我設計了三個層次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新知,首先是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大膽猜測,接著親自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最后演示過程,強化結果,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自然地發現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系,最后歸納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在這里我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去動手,讓學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發現、去總結,給每個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展現。而我則是一個引路人,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真正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