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的近似值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p90例3,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5題。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近似值的含義,能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數乘法計算中積的近似值。
2. 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難點:根據實際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自學質疑
1.明確學習目標,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什么知識?
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什么是近似數?用什么方法求積的近似數?交流學案[知識鏈接]。
2.學生質疑。
師:通過預習,在你的學習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二、交流展示
在交流過程中解決學生提出的疑問。
1、交流學案[學習內容]
(1)出示例3,審題后說說該怎樣列式?
(2)學生計算。
(3)交流“得數保留兩位小數”的含義是什么?
(4)小組互動: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這題的近似值應該是多少?
三、互動探究。
(1)小組討論:如何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2)交流,填寫學案[學習小結]的表格內容。
四、精講點撥。
1.讓學生記。海1)一般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值。
(2)先算出完整的積,再根據要求取近似值。
2.根據課堂反饋情況,教師將相關內容作小結。
取近似值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根據題目的要求;
(2)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應該保留不要劃去;
(3)在以后計算應用題時,應根據實際情況保留小數位數。如:遇到有關付錢的題目時,如果計算的結果小數位數較多時,要自覺地保留兩位小數,即精確到分。
五、矯正反饋。
學生依據本節課所學知識,矯正學案[基礎練習]中的習題及書上練習十六第1~5題。
六、遷移應用。
學生獨立完成[鞏固案]習題。
板書設計: 積的近似數
例3 3.181.6≈5.09(萬元)
3 .1 8
1.6
1 9 0 8
3 1 8
5. 0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