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 找規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愿意用鉛筆、橡皮筋、直尺、細線、一次性方便碗等做彈簧秤嗎?老師拿出用搪瓷碗蓋做的托盤彈簧秤讓學生欣賞。漂亮嗎?想作嗎?那我們打算怎么做,制定一下計劃好嗎?
二、活動要求:
1、指導學生寫出活動計劃。
2、確定活動內容。
(1)用鉛筆、橡皮筋、直尺、細線、一次性方便碗等做好的彈簧秤。
(2)用搪瓷碗蓋做的托盤彈簧秤
3、明確活動目的。
1)、 通過教學,提高學生對實驗進行研究的興趣。
2)、 提高學生準備器材進行實驗的能力,并學習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3)、 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活動準備:(1)分小組進行活動。(2) 用鉛筆、橡皮筋、直尺、細線、一次性方便碗自制教具,桿秤等。
5、日程安排:本次活動大約兩周時間完成。
(1)一天制定計劃,讓學生欣賞用搪瓷碗蓋做的托盤彈簧秤、用鉛筆、橡皮筋、直尺、細線、一次性方便碗作的彈簧稱。
(2)一周分組收集制作桿秤、彈簧稱等的材料。
(3)兩天制作桿秤、彈簧稱。
(4)一天班級交流。
6、預期效果:提高學生準備器材進行實驗的能力,學習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7、注意事項:(1)收集時注意安全。(2)收集材料時注意講究衛生。(3)制作要精致。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談話,引入實驗。
師:請將你們課前準備的東西拿出來,讓老師欣賞一下。
(同學們迅速拿出了用鉛筆、橡皮筋、直尺、細線、一次性方便碗等做好的彈簧秤。有幾個同學拿出了用搪瓷碗蓋做的托盤彈簧秤。〕
二、指導看書:明確具體要求。
1、各自看書,小組討論,這個實驗的具體要求是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
2、交流說說實驗要求與步驟
3、指導小組合作,組內做好分工。
師:量一量放一本數學書時橡皮筋的長度。
〔學生分組動手操作:測量、作記錄〕
師:量一量放二本數學書時橡皮筋的長度。
〔學生繼續分組動手操作:測量、作記錄〕
師:量一量放三本,四本、五本……數學書時橡皮筋的長度。
三、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實驗并做好記錄,嘗試寫出實驗的發現。
師巡回進行指導。
四、交流驗證。
1、指名說說實驗所得。
2、師請學生合作演示實驗并記錄在黑板上。
3、師根據統計圖繪制統計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小組討論統計圖上的曲線告訴我們什么信息。再對照統計圖表,請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如果姚乘涼7本書,皮筋會伸長多少?8本?10本呢?”
4、師生共同分析實驗報告。
5、得出結論:
隨著稱量課本本數的增加,皮筋的長度不斷增加,每增加一本課本導致皮筋增加的長度基本相等,但前提是不能超過皮筋的彈性范圍。
討論:課本越來越多,皮筋會怎樣?
五、課堂小結:
你還見過類似的可以稱量物體重量的裝置?(舉例說說)
六、課外作業:
寫一篇數學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