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和倍數》教學案例分析
2.由于在教學設計中沒有考慮到因數和倍數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所以學生理解得不是很深刻,這也導致了出現“2是因數,8是倍數”這樣的情況。
3.在研究因數的方法上,學生體會得不很深刻,掌握得不很扎實。整節課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鍛煉和提高,尤其使學生能有序地找出一個數的因數這一環節設計上,選擇的數偏大(36),因數個數比較多,對學生來說有一些難度,導致了這一環節層次不清晰,學生也不能夠有效地掌握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
《因數和倍數》教學案例分析
給一片空間 換一串碩果【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p12一14,練習二。【教學過程】一、操作空間,初步感知。1.同桌用12塊完全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拼法?要求: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擺一擺。...
一、創設情景,明確探究目標師: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許多種關系,我和你們的關系是?生:師生關系。師:對,我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是我的學生,我們的關系是師生關系。...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我們團隊所執教的是《因數和倍數》。一、說教材:《因數和倍數》是小學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最重要的知識之一。...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師:人與人之間存在著許多種關系,你們和你們的媽媽之間是什么關系?生、母子、母女關系。師:我和你們的關系是?生:師生關系。師:對,我是你們的老師,你們是我的學生,我們的關系是師生關系。...
一、單元教學計劃單元名稱: 因數與倍數單元教學目標:1、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2、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1. 因數和倍數的定義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12也是6的倍數18的因數有1、18、2、9、3、62. 一個數的因數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有無數個任何數都有最小的因數1,最大的因數本身,最小的倍數也是本身3. 2、3和5倍數的特征2的倍數...
教材分析:以乘、除法知識拓展方式,引入對“因數與倍數”知識的學習。有利于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分散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學目標:①在具體的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認識因數和倍數。...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通過這個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這部分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
一、導入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數?剛才有同學提到了自然數,誰能舉例子說一說哪些數是自然數?能說得完嗎?為什么?(自然數有無限多個)那我們怎么表示這無限多的自然數呢?(用省略號)對,最小的自然數是幾?我們可以先...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現在是在未認識整除的情況下直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
教學內容:教材第114頁例1和例2。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在數學中,數與數之間也存在著多種關系。如在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相乘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積。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乘的關系。...
一、單元教學計劃單元名稱: 因數與倍數單元教學目標:1、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2、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1. 因數和倍數的定義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12也是6的倍數18的因數有1、18、2、9、3、62. 一個數的因數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有無數個任何數都有最小的因數1,最大的因數本身,最小的倍數也是本身3. 2、3和5倍數的特征2的倍數...
教材分析:以乘、除法知識拓展方式,引入對“因數與倍數”知識的學習。有利于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分散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學目標:①在具體的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認識因數和倍數。...
總復習(因數和倍數)第一課時復習內容:因數和倍數。復習目標:1:通過整理復習,使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2:掌握2 、5 、3 的倍數的特征,掌握求因數、倍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