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與倍數單元分析及教學建議
《因數與倍數》單元教學建議
(第一稿)
一、 單元知識框架
二、 單元學習內容的前后聯系
三、 單元教學目標
1.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2.通過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3.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能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并知道2、5、3的倍數的特征。
4.逐步培養數學抽象能力。
四、 單元知識點列表
編號 知識點 內容
522-01 因數與倍數 第12頁
522-02 寫出一個數的因數 第13頁例1
522-03 寫出一個數的倍數 第14頁例2
522-04 2的倍數的特征和偶數與奇數含義 第17頁
522-05 5的倍數的特征 第18頁
522-06 3的倍數的特征 第19頁
522-07 質數與合數 第23頁
522-08 100以內的質數 第24頁例1
五、 各知識點的教學建議
知識點 522-01因數和倍數(第12頁)
教學建議 過去:用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n表示b能被n整除。
現在:用na=b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用2×6=12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2)用3×4=12進一步鞏固上述概念。
(3)讓學生利用因數和倍數的概念自主發現12的其他因數。
(4)可引導學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a×b=c歸納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5)說明本單元的研究范圍。(為了方便,在研究因數和倍數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數指的是整數(一般不包括0)。
注意以下幾點:
(1)雖然不出現“整除”一詞,但本質上仍是以整除為基礎,因此,乘法算式中的乘數和積都必須是整數。
(2)因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3)注意區分乘法各部分名稱中的“因數”和本單元中的“因數”的聯系和區別。
(4)注意區分“倍數”與前面學過的“倍”的聯系與區別。
評價要點 理解因數和倍數兩個概念。
評價樣例 a級(易):教科書第16頁第5題
b級(中):教科書15頁第1題
c級(難):無
知識點 522-02寫出一個數的因數(第13例1)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從因數的概念出發去求18的因數,也就是想: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8。
2.找18的因數時,引導學生有序地思考。
3.等學生把18的因數都寫出來,再讓他們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來,為后面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做準備。
4.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
(1)最大因數是其自身,最小因數是1。
(2)因數個數有限。
(3)此結論通過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體現了從具體到一般的思路。
評價要點 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評價樣例 a級(易):教科書第13頁例1
b級(中):教科書第15頁第2題
c級(難):無
知識點 522-03寫出一個數的倍數(第14頁例2)
教學建議 1. 在找一個數的倍數時,要引導學生從“這個數的整數倍”考慮,因此可以從2的最小倍數找起。其它的可參照例1的教學方法。
2. 找出了幾個2的倍數之后,教師可以提問2的倍數有多少個,引導學生通過想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進而想到2的自然數倍也是無限的。
3.小結∶一個數的倍數的求法
(1)求法:用該數乘任一非0自然數所得的積都是該數的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