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集體備課
《小數乘法》單元集體備課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小數乘法、積的近似值、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小數和整數都是按照十進位制位值原則書寫的,所以小數乘法的豎式形式,乘的順序、積的對位與進位都可仿照整數乘法的相應規則進行,只要解決好小數點的處理問題就行了。鑒于此,本單元的編排十分注意加強與整數乘法的聯系,以便引導學生將整數乘法的經驗遷移到小數乘法中來。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對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關于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4.使學生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強化估算意識,培養估算能力;會求積的近似值,并能根據具體情況保留積的近似值。
難點:
積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根據具體情況保留積的近似值。
關鍵:
讓學生通過現實情境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啟動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讓學生在整數比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識的關鍵所在-----積的小數點位置的確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找到解決新問題的辦法的途徑,從而主動地掌握新知識;其間,突出對算理的探究,引導學生切實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建議
(1)讓學生自主閱讀、表述題意。
與例3的學習類似,先讓學生自己讀題,再用自己的話表述題意。盡可能創設讓學生表述的空間。學生表述題中條件“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時,應著重請學生說一說“1.3倍”的含義。
(2)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驗算。
當學生列出豎式算出56×1.3的積后,可提問“你用什么方法說明你做對了呢?”或者,利用教材提供的錯例,請全體同學評判:“她算對了嗎?”然后讓學生用已掌握的驗算知識對56×1.3的結果進行驗算。在學生自主驗算的基礎上,請他們說出不同的驗算方法,并組織學生對這些方法進行小結。
(3)注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組織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兩道改錯題時,可分兩步進行:①先觀察兩道算式中的因數和積,進行判斷,說出理由。這一過程,主要是培養學生養成整體感知算式、綜合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如,算式“3.2×2.5=0.8”中,兩個因數都大于1,積肯定大于1,而積卻是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錯的。而算式“2.6×1.08=2.708”中,第二個因數略大于1,積2.708比較接近第一因數2.6,積的小數位數與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也相等,憑觀察,算式可能是正確的。②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計算一方面驗證算式的對與錯,另一方面驗證自己觀察、判斷水平的高與低,長期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會有顯著提高。
五、課時安排:8課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