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63-64頁例1、例2和“練一練”。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有條理的分析數量關系,并獲得問題的答案。2、溝通“一一列舉”和“列表”兩種策略的聯系,通過列表,幫助學生養成有序列舉的習慣。3、在學生感受這一策略的特點和價值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教學重點:能對信息進行分析并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不重復、不遺漏地有條理地一一列舉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表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2分鐘)
1、復習:同學們,我們已經學了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回憶一下,長方形的周長怎么求?長方形的面積怎么求?(生答師帖卡片)
請大家齊讀一遍。同學們真了不起,學過的知識能記得那么牢!
2、導入:同學們,以前我們學了一些策略來解決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今天王大叔遇到了新的難題,大家請看。
二、教學例1。(18分鐘)
1、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有幾種不同的圍法?
2、(讀題):同學們愿意幫王大叔這個忙嗎?
王大叔遇到了什么難題?誰來說一說?
師:應該怎樣圍呢?老師已經為同學們每桌準備了18根小棒,每一根代表1米,請同桌2人合作用小棒在桌子上圍一圍。在擺之前老師有個說明:(1)每次都要把18根小棒用完。(2)圍成一種后就數長和寬各是多少米,記錄在老師發給的表一中。(3)盡可能少的移動一些小棒讓它變成另一種不同的圍法,再進行記錄。
先想想怎樣擺才擺得快,比比看哪一組合作得又快又好。開始動手操作吧!(師巡視,并與生個別交流:還可以怎么擺?不要動太多的小棒。)
(有的學生已經完成,要鼓勵沒完成的學生。)
注意收集有序和無序兩張表格準備展示。(看中后可拿大筆給學生描大一些)
好了,同學們,請停止操作,用很短的時間把小棒收起來。
3、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呢?老師手上有兩組同學的記錄表。(投影)
大家更欣賞哪種記錄方法?為什么?
(師相機板書:按順序 )
4、請這位同學說說看,剛才你是怎么想的?(生回答)
你怎么知道寬是1米的時候長就是8米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生答師展示18÷2=9米)
大家認為先從寬開始考慮好還是先從長開始考慮好?
(從最小的寬開始考慮比較好,順序較明確。)
5、下面我們就從寬是1米開始擺一擺。
(學生說教師展示圍法)
6、我還可以繼續擺。(展示寬5長4)
這樣行不行?為什么?大家觀察一下這個長方形實際是前面4個長方形中的哪一個?重復了,因此我們要把它去掉。(單擊鼠標擦掉)
同學們發現了沒有?按順序擺有什么好處?
(師相機板書: 不重復 不遺漏)
這位同學真了不起,掌聲送給他好嗎?
哪位同學剛才沒有按順序排列的請改成按順序排列好嗎?
7、同學們數數看,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展示答)
8、小結揭示課題:像剛才這樣把事情發生的可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理的列舉出來,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就是我們幫王大叔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叫做一一列舉。(板書: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齊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