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63-6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有條理的分析數量關系,并獲得問題的答案。2、溝通“一一列舉”和“列表”兩種策略的聯系,通過列表,幫助學生養成有序列舉的習慣。3、在學生感受這一策略的特點和價值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同學們,以前我們曾學過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好的策略可以幫助我們順利地解決問題,今天這堂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策略,這種策略和以前學習的策略還有很大的關系呢!
二、教學例1
1、導語:我們來看看第一個問題。
出示:園藝工人用6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花圃,他是怎樣圍的?
(1) 師:你可以算一算,或者畫一畫。寫好后和你的同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匯報 板書:長(m)2
寬(m)1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和他想得一樣的同學請舉手。
小結:看來這個花圃只有一種圍法。
2、導語: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花圃:
出示:園藝工人準備用10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大一些的長方形花圃,有幾種不同的圍法?
(1)師:長和寬都有哪些情況?請你思考之后寫在作業紙上。
(2)學生匯報 板書:長(m)4 3
寬(m)1 2
師:你有幾種圍法?你呢?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圍法?看來我們已經找全了答案。(板書:全)
小結:第一個花圃,我們找到了1種圍法,第二個花圃,我們找到兩種不同的圍法,像這樣把符合要求的答案一一的找出來,這種方法叫做一一列舉,(板書:一一列舉),“一一列舉”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策略。
3、導語:下面請同學們用這個策略來解決一個問題。
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有幾種不同的圍法?
(1)請你思考之后,把不同的圍法一一列舉到第一張表格上。
(2)學生匯報(投影展示三張作業紙:不全、全而無序、全而有序)
師:這位同學列舉了三種圍法,他找全了嗎?你有幾種圍法?那他缺哪一種? (教師在三種圍法的表格中,填寫第四種圍法)現在全了嗎?這張表格中剩下的空格還要不要填了?
(3)我們來看看,和他列舉的順序不一樣的請舉手,把你的給大家看看,請你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想的?
長方形的長(米)8765長方形的寬(米)1234(4)說得非常有條理,同學們,和上一張表格相比,這樣列舉有什么特點?按順序列舉有什么好處?
小結:說得真好,如果我們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列舉,可以防止漏寫和重復,從而找全問題的答案。(板書:有序)
(5)提問:看看這四種圍法,王大爺會選擇哪一種圍法來修建羊圈呢?請你思考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長方形的長(米)8765長方形的寬(米)1234生:第4種圍法。師:為什么?生:因為面積最大。
師:是最大嗎?我們一起來算一算。(的確是最大,這樣王大爺可以養更多的羊了)
(6)提問:現在任選一張表格:觀察長、寬和面積的變化,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和同桌說一說。
長(米)7586寬(米)2413面積(平方米)1420818長(米)8765寬(米)1234面積(平方米)9141820師:說說你是選擇的哪張表格,有什么發現?
生:長和寬越接近,面積就越大。
師:你發現這樣一個規律,來說說你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