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平方千米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
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1)我們教室的占地面積約70()
(2)我們學校占地面積大約是1()
(3)上海世博園占地總面積是400()
(4)一個停車場大約占地1.5()。
二、新課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1、談話引入:像學校、停車場這些較大的地方,測量和計算它們的面積往往用公頃作單位。下面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看看圖片上這些地方又是用什么作單位的?
課件播放
世界自然遺產--四川九寨溝面積大約是720平方千米。
三峽工程完工后,由大壩攔截而形成的水庫,面積大約是1000平方千米。
美麗的杭州西湖面積大約是5.6平方千米。
2004年,我國完成造林面積大約71670平方千米。
2、提問:這些地方都是用什么作面積單位的?(平方千米)
讀了這些信息,你覺得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單位大嗎?說說你的想法?
指出: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平方千米”。(板書課題)
(二)感受1平方千米
1、提問:看到“平方千米”這四個字,你聯(lián)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千米)
2、既然大家覺得平方千米和千米有關,那你能根據(jù)已有的知識來猜猜怎樣來規(guī)定1平方千米的大小呢?
學生交流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指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課件出示邊長為1000米的正方形圖形,指出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
小結: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
3、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板書: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4、推算平方千米和公頃的進率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公頃和平方米的關系,是什么呢?
既然1公頃=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你能根據(jù)這些關系推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頃的關系嗎?
學生自己探索后交流。
板書:1000000÷10000=1001平方千米=100公頃
課件再次出現(xiàn)1平方千米的示意圖,指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還可以用100公頃來表示。
(三)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
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
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