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頃和平方千米》導學設計人教版
教材分析:教材中先教學公頃,再教學平方千米。因為平方千米是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建立平方千米的觀念需要公頃支持。兩個內容各編排一道例題、一道“試一試”和一個“練一練”。例題著重教學公頃與平方千米的基礎知識,“試一試”用公頃或平方千米為單位計算土地的面積,“練一練”里繼續感受公頃與平方千米。練習十四配合兩個面積單位的教學,并安排知識的整理和綜合應用。
教材的編寫特點集中體現在設計的教學活動上,把體驗公頃和平方千米作為教學重點和活動目的。活動的形式多樣,教學內容突出,有利于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初步觀念。
設計理念:
形成1公頃、1平方千米的觀念,要知道它們有多大。可以讓學生在聽和看中接受,從生活中獲取,也可以在操作實踐中體會。教學中要為學生選擇多種渠道,各種形式的活動,在頭腦中留下1公頃、1平方千米的印象。教學中要理解學生形成面積單位觀念的困難,給他們反復感受的機會,使印象逐漸清晰、逐步深刻。要注意教給學生記憶進率的方法。通過和現實生活的結合,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觀察、計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動,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間的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結合平面圖形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估計或計算相關的土地面積;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1公頃、1平方千米,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讓學生真正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其換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