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通用3篇)
第八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 篇1
教學內容:
p81—85,例1、例2和練習十四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觀察、計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動,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間的換算。
⒉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結合平面圖形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估計或計算相關的土地面積。
⒊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⒈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⒉進行簡單的單位間的換算及計算相關的土地面積
教學課時:
2課時+機動1課時
第一課時 公頃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材第81-82頁,例1完成練習十四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認識公頃的含義,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公頃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
學生回憶說一說。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嗎?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學校的占地面積有多大?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2、出示例1圖片
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圖片,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公頃”這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二、認識公頃
1、認識公頃的含義
談話:100米有多長?你能結合實際說一說嗎?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這樣大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2、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獨立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
得出:1公頃=10000平方米。
3、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提問: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1公頃,下面我們實際感受一下。
(來到操場)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要求估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來到籃球場)讓學生觀察并推算大約多少個籃球場的面積是1公頃。
4、單位換算
出示試一試,提問:你能計算這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面積嗎?請同學們自己用計算器算一算,完成后,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
小結: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量改寫成以公頃作單位的數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來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
5、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討論這個足球場的面積是不是1公頃。
(2)完成第2題
先讓學生分組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并計算出面積,統一數據后再用計算器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的面積是1公頃。
三、課堂小結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四、解決問題
1、練習十三第1、2題
(1)第1題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說這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醒學生在進行單位換算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2題,學生完成后交流。
小結:進行單位換算時,要先想清楚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如果把高級單位改寫成低級單位要乘進率,把低級單位改寫成高級單位要除以進率。
2、練習十三第3、4題
(1)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后交流結果和過程。
(2)第4題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將已知道的面積1公頃和底80米寫在相應的字母下面,高用“□”
表示,引導學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公頃換算成10000平方米。
第二課時 認識平方千米(請看下一頁)
第八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 篇2
1、一個社區、校園的面積通常用“公頃”來表示,如果有“萬”字,則要環城“平方米”做單位。舉例:天安門廣場面積約40公頃,約40萬平方米;
一個國家、省、市、地區、湖泊和比較大的面積時就要用“平方千米”做單位。
2、1公頃就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等于10000平方米。
1公頃=100公畝=10000平方米
3、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等于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4、土地面積單位化聚方法:
高級單位(大)→→低級單位(小)(化):高級單位前面的數字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小數點向右移動相應位置,數位不夠補0。
低級單位(小)→→高級單位(大)(聚):低級單位前面的數字÷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小數點向左移動相應位置,數位不夠補0。
5、解決土地實際問題,要注意把平方千米或公頃先換算為平方米或把平方米換算為公頃或平方千米。
6、因為1公頃=1┆0000平方米=100米100米,所以面積是1公頃(1┆000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00米。
7、因為4公頃=4┆0000平方米=200米200米,所以面積是4公頃(4┆000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200米。
8、因為9公頃=9┆0000平方米=300米300米,所以面積是9公頃(9┆000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300米。
9、因為16公頃=16┆0000平方米=400米400米,所以面積是16公頃(16┆000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400米。
10、因為25公頃=25┆0000平方米=500米500米,所以面積是25公頃(25┆000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500米。
11、常用質量單位進率: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長度單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容積單位:
1升=1000毫升
面積單位: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第八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 篇3
周 次
11
課次
4
授課課題
認識公頃
教 學
基本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81-82頁的例1、“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第1-4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
認識公頃的含義,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觀察法,比較法 學法指導
對比,交流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公頃。 1、提問: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你能估計一下我們教室的占地面積有多大嗎?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學校的占地面積有多大?用什么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引入:請同學們欣賞下面一組圖片。(先后呈現南京明孝陵、北京中華世紀壇、中國臺灣日月潭和我國大片森林的畫面以及相應的文字說明。)
自己讀一讀,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積單位?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公頃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板書:認識公頃)
二、自主探索,認識公頃。 1、認識1公頃的含義。
(1)猜一猜,1公頃有多大?
指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就是1公頃。
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自學:1公頃的含義。
(2)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呢?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提問: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1公頃有多大,想實際感受一下嗎?
(1)把學生帶到操場,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
指出: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的這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
想一想,1公頃大約是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
再次想象一下,1公頃大約有多大。
(2)把學生帶到另一塊已知面積的地方,讓學生觀察并推算大約多少個是1公頃。
3、嘗試單位換算。
出示“試一試”
提問:你能計算這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面積嗎?用計算器算一算。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250160=40000(平方米)
應該怎樣把40000平方米換算成以公頃為單位呢?
小結:把以平方米為單位的數量改寫成以公頃為單位的數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
4、完成“練一練”。
(1)指導完成第1題。
獨立完成計算,再比較有沒有1公頃。
11075=8250(平方米)
得出8250平方米不到1公頃,但比較接近。
(2)指導完成第2題。
分小組合作測量長和寬,并計算出面積,再推算出大約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的面積是1公頃。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怎樣把400000平方米換算成公頃?(直接劃去末尾4個0。)
怎樣把72公頃換算成平方米呢?(直接在72的末尾添上4個0。)
2、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2題。
追問:0.8公頃怎樣換算成平方米?
9000平方米換算成公頃去掉9000后面的三個0就行了嗎?
你覺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展示學生作業,說說每步求的是什么,怎樣換算的。
4、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提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這一題,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底,求出高。適當提醒先要把1公頃換算成10000平方米。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執行
情況
與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周 次
11
課次
5
授課課題
認識平方千米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科書第82~83頁的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第5~7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使學生知道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認識1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知道平方千米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數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主動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學方法及手段
觀察法,比較法 學法指導
對比,交流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情境引入。 1、用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一塊橡皮)它上面的面積大約是12 ( ) (一張課桌)它上面的面積大約是36 ( ) (一塊黑板) 它上面的面積大約是4 ( ) (校園)占地面積大約是1( ) 小結:在填寫單位時,要先想象它的實際面積以什么為單位最合適。 2、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知道了公頃一般表示較大的面積,那么還有沒有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呢?說說看。 指名口答。 出示例2的題圖。 欣賞并讀一讀圖中的說明文字。 提問:你從圖中了解了什么內容? 指出:今天我們共同認識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單位。 板書課題:認識平方千米 二、合作探究。 1、認識1平方千米的含義 師: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這些旅游景點有同學去過嗎?面積大嗎?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號“km2”表示。 板書:km2 師問:你們知道我們國家領土總面積是多大嗎?(960萬平方千米) 指出:我國領土總面積居世界第3位。 2、體會1平方千米的含義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1公頃是多大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指名口答: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請大家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生答:1000米 指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能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嗎? 3、嘗試單位換算 提問: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 小組中算一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4、“試一試”教學 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這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呢?單位是什么?那么求出的面積單位就是什么? 指出:與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 學生獨立算出面積,并討論應怎樣把平方千米換成公頃(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數后添2個0) 追問:平方千米前面的數是小數怎么辦呢? 5、完成“練一練” (1)指導完成第1題 學生獨立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再說一說怎樣將平方米換算成平方千米? 20001500=3000000(平方米) 生1:3000000平方米=300公頃=3平方千米 生2:直接將3000000平方米后面的6個0去掉,也就是3000000的小數點向左移動6位。 指出:兩種方法都可以,不論哪一種方法都要細心,不能數錯位數或移動小數點時少移一位或多移一位。 (2)完成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說說是怎樣換算的? 在小組中交流換算方法 (3)指導完成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作業,集體評價糾錯 追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怎樣把平方千米換算成公頃?又怎樣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怎樣把平方千米換算成平方米?又怎樣把平方米換算成平方千米?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在小組中估算,課后查找資料 2、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指名口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頃 平方千米 100 100 10000 100 追問:你有什么發現? 強調:除了平方米和公頃之間進率是10000,其余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3、指導完成練習十四第7題 先想象一下這些物體表面或占地面積的實際大小,再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四、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收獲袋”中又裝了哪些知識?說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執行
情況
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