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頃和平方千米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83頁的例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第5—7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恢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
教學難點:感受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以及與平方米、公頃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1、分別呈現九寨溝、西湖、三峽水庫和2004年我國的造林面積,這些面積都用平方千米為單位。什么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是多大?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方千米”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二、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感受1平方千米。
1.告訴學生1平方千米是多大。
老師直接揭示:平方千米的符號表示法和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想像一下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大約有多大,獲得對1平方千米的初步體會。
2.算一算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根據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算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000000平方米。
填好課本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進率。
3、1平方千米=()公頃
你能想辦法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嗎?
4、完成“練一練”第2、3題。
說說你是怎樣換算單位?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
三、鞏固練習
1、“試一試”
先算出梯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再把計算結果換算成公頃
2、完成“練一練”第1題。
3、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觀察、從同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五個省的不規則圖形,比較他們面積的大小。
根據江蘇省的面積是10.26萬平方千米,你能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大約是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嗎?
你可以通過什么辦法驗證自己的估算?
4、整理學過的面積單位。完成練習十四第6、7題。
(1)、回憶小學階段我們已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各個面積單位分別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積?他們分別有多大?
(2)、把所有單位按從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間的進率分別是多少?
(4)、根據每個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完成練習十三第7題
四、課堂小結,質疑問難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什么內容?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總結:在進行有關面積計算的習題中,先用平方米為單位求出土地的面積,再換算成平方千米,再次感受到,計量大面積土地如果用平方米為單位,讀、寫都比較麻煩。如果用公頃和平方千米作單位,便于表達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