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認識平方千米(精選16篇)

認識平方千米

發布時間:2023-08-29

認識平方千米(精選16篇)

認識平方千米 篇1

  教學內容:書82-83例2,試一試,練一練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根據對已學的面積單位的認識,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積,接著揭示1平方千米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推算平方千米、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感受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以及與平方米、公頃間的進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一說,你心中的1公頃有多大?猜猜逍遙津公園有多大?(31.3公頃)

  二、教學例題

  (一)創設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1、談話引入:像學校、公園這些較大的地方,測量和計算它們的面積往往用公頃作單位。下面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看看圖片上這些地方又是用什么作單位的?

  課件播放

  世界自然遺產--四川九寨溝面積大約是720平方千米。

  三峽工程完工后,由大壩攔截而形成的水庫,面積大約是1000平方千米。

  美麗的杭州西湖面積大約是5.6平方千米。

  2004年,我國完成造林面積大約71670平方千米。

  2、提問:這些地方都是用什么作面積單位的?(平方千米)

  讀了這些信息,你覺得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單位大嗎?說說你的想法?

  指出: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平方千米”。(板書課題)

  (二)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感受1平方千米

  1、提問:看到“平方千米”這四個字,你聯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用什么符號表示?(km)

  那你覺得平方千米應該用什么符號來表示?(km2)

  2、既然大家覺得平方千米和千米有關,那你能根據已有的知識來猜猜怎樣來規定1平方千米的大小呢?

  學生交流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指出:的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課件出示邊長為1000米的正方形圖形,指出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

  3、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千米和米有關,還記得是什么關系嗎?(1千米=1000米)那么平方千米和平方米肯定也有關系,你能算出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嗎?

  學生嘗試探索后交流。

  板書: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繼續出現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圖形,指出:這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4、推算平方千米和公頃的進率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公頃和平方米的關系,是什么呢?

  既然1公頃=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你能根據這些關系推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頃的關系嗎?

  學生自己探索后交流。

  板書:1000000÷10000=100

  1平方千米=100公頃

  課件再次出現1平方千米的示意圖,指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還可以用100公頃來表示。

  5、我們已經知道我們常熟街心花園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那么100個這樣的街心花園的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下面我們來推算一下,一個足球場的面積是8250平方米,那么多少個足球場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呢?現在你能想象出1平方千米有多大嗎?閉上眼睛想象吧!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讓我們走進生活去感受平方千米的大小吧。再來觀賞一組圖片,完成填空,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課件出示

  巢湖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位于安徽省中部,面積769.5平方千米,合(        )公頃。

  合肥市面積是7029.48平方千米,合(      )公頃。

  我國著名園林北京圓明園的占地面積約 350公頃,合(     )平方千米。

  學生邊欣賞邊填一填,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2、書p83試一試

  提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獨立解答,集體講解。

  3、書p83練一練

  4、練習十四第5題

  提問:為什么要說是從同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

  學生先估計,說說是怎么想的,然后讓學生課后去查找資料來驗證自己的估計結果是否接近。(云南省:39.41萬平方千米,湖南省:21萬平方千米,山西:15萬平方千米,海南省:3.5萬平方千米。) 

  課后反思:學生對于平方千米這么大的單位,缺乏親身體會和認識。在換算單位的時候,公頃、平方千米和平方米這三個單位互化的時候,學生比較容易出錯,還要多加練習。

認識平方千米 篇2

  課題:

  公頃與平方千米

  新授人:

  教學內容:教材第82頁例2。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準備: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周登玉,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很高興來到你們班,這節課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們愿意嗎?(愿意)

  1、談話:同學們,上節課,你們已經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上節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生,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可用符號“ha”表示。師:1公頃有多大?生: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這么大,1公頃=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題你能完成嗎?)

  2、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據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啊?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繞1個籃球場跑一圈是56米,大約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四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認識平方千米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83頁的例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三第5—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1平方千米

  教學難點:感受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以及與平方米、公頃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1平方米的布、ppt課件、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出示1平方米的那塊布)

  師:還記得這塊布嗎?誰來告訴我這塊布的面積有多大?(1平方米)師板書1平方米

  師:它的面積怎么算的?(1*1=1平方米)師板書

  師:這塊布上站了多少個小朋友?(約12個)

  2、(課件出示縮小在1張幻燈片上的100張100平方米的照片)

  師:這里有100個100平方米,它的面積是多少?(10000平方米)師板書

  師:10000平方米也就是多少?(1公頃)師板書

  師:1公頃就是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師板書

  師:還記得當時我們推算的這1公頃的面積能站多少人嗎?(約120000人)師板書

  3、師:我們一般什么時候會用到公頃這個面積單位?(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的時候會用到公頃作單位)。你能舉個例子嗎?

  4、(課件出示江蘇省地圖及相關數據)江蘇省土地總面積為10260000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07%。

  師:讀了這樣的數據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發言)

  師:你有好的辦法解決這樣的麻煩嗎?(用比公頃更大單位來表示)

  師:這是個好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比公頃還大的面積單位平方千米的世界里。(出示課題)

  二、認識平方千米

  1、(課件演示)分別呈現九寨溝、西湖、三峽水庫和2004年我國的造林面積

  師:了解了這么多信息,它們和我們的校園面積、和南京的奧體中心的面積相比又怎樣了?(大很多了)

  師:書上是怎樣介紹平方千米這個單位的呢?請大家打開書到第82頁,將這句話找出來大聲地讀給你的伙伴聽。(生活動,師巡視)指名回答

  2、師:了解了這么多平方千米的信息,誰能告訴我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師板書

  師:你能聯系上節課的學習用自己的話說說1平方千米有多大嗎?

  3、生獨立思考(可以同桌互相說說)

  匯報(可能會有學生通過圍、站的人數來表達1平方千米的大小,要表揚;也可能有學生用數據說話,也要肯定)

  4、師帶領學生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

  師將學生的匯報有序地整理,適當的板書(站、圍、100個1公頃的那張幻燈片等等)

  5、同桌互講1平方千米的大小(滲透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之間的換算)

  6、研究面積單位的換算

  1平方千米=(    )公頃=(    )平方米

  (表揚畫分級線的學生,樹立書寫規范的榜樣)

  7、針對性練習(p83 頁練一練 第3題)

  生獨立完成,生展示作業并帶領大家講評,師適當點評

  8、你知道嗎?(練一練第2題)(適當補充課外信息并進行換算)

  (1)北京圓明園的戰地面積約350公頃,合平方千米

  (2)1997年珠海建造的圓明園新園占地面積約1.39平方千米,合(  )公頃

  三、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時候需要用到平方千米做單位?

  四、解決問題:

  1、試一試:一架直升飛機在一片梯形松樹林上空灑藥水,這片松樹林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頃?

  2、練一練第1題:一個長2000米、寬1500米的長方形果園,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用計算器計算)

  3、完成練習十三第5題

  (1)回到課的開始江蘇省土地面積單位,讓生改寫成平方千米做單位(102600平方千米);進一步提出簡化的寫法(10.26萬平方千米)

  觀察、從同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五個省的不規則圖形,比較他們面積的大小。

  (2)根據江蘇省的面積是10.26萬平方千米,你能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大約是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嗎?

  (3)你可以通過什么辦法驗證自己的估算?

  五、課后作業:

  1、整理學過的面積單位。

  (1)、回憶小學階段我們已學過哪些面積單位?各個面積單位分別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積?它們分別有多大?

  (2)、把所有單位按從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

  (3)、相互間的進率分別是多少?

認識平方千米 篇4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通過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

  35頁例

  22.能夠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

  3.在學習生活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

  【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土地面積單位公頃,讓我們來個課前小熱身?

  1、邊長是( )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

  2、1公頃=( )平方米 7公頃=( )平方米 60000平方米=( )公頃

  先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一些圖片(呈現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和杭州西湖的畫面,并出示相應的文字說明),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圖片中的文字。 2.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方千米”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

  1.教學例2

  (1)談話:同學們,猜測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

  (2)說明: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

  1引導: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頃呢?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2.體會1(1)出示教材第3

  5(2)天安門廣場同學們都熟悉,它的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萬人集會,是目前世界上最

  (3)1平方千米比2個天安門廣場還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教材第35

  4.

  1.教材“練習六”第5

  先獨立填寫,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強調填寫的單位要與事實相符

  2.教材“練習六”第6

  學生獨立練習,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比較、體會兩種換

  3.教材“練習六”第7

  4.教材“練習六”第8

  5.教材第35

  6.布置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六”第9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初夏早上六點,清亮透明的月兒還躲藏在云朵里,不忍離去,校園內行人稀少,我騎著單車,晃晃悠悠的耷拉著星松的睡眼。校園內景色如常,照樣是綠意盈盈,枝繁葉茂,鳥兒歌唱。經過西區公園,看那碧綠的草地,飛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這里尋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車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記掛北區的荷塘。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敗葉,一片蕭條的景色:湖水變成墨綠色,沒有魚兒游動,四處不見了鳥兒的蹤影,只有蓮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潔大叔撐著竹竿,乘一葉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爛的枯葉殘枝挑上船。幾個小孩用長長的

  鐵鉤把蓮蓬勾上岸,取下里頭成熟的蓮子。

認識平方千米 篇5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

  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經歷推導的過程,體驗面積單位之間的聯系,再把他們的體驗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習活動中,學生愿意自己去經歷、去實踐,這就是一種“體驗”。因此課上才出現精彩的回答:當談到“1 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時,有學生想到了“籃球場的占地面積大約是3500平方米,大約3個這樣的籃球場才相當于10000平方米的面積”;又馬上有學生說“如果3個這樣的籃球場相當于10000平方米的面積,那么300個這樣的籃球場就相當于1平方千米面積”!精彩的回答折射出了智慧的火花!臺下類如“我們教室的面積是60平方米,1平方千米就大約有16667個教室的大小了,1平方千米真大啊!”諸如此類描述層出不窮,我喜歡這樣的回答,對于這樣描述的同學給予了星級獎勵。教室里不能看到但可以想象到1平方千米有多大,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銜接讓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

  這次姜校長來聽課時我正好講《平方千米》這一課。其實,這節課我是跟平時一樣準備好的,但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們好像心思進入不了我的課堂。在完成練習第六題“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說已經學過的面積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時,孩子們的反應很慢,讓我覺得不可思議。要知道,前一天《認識公頃》,我已經將面積單位從平方厘米到平方米都復習過,怎么才過了一天就忘光了?其實我也是知道今天有領導來聽課,所以前一天復習時更詳細。

  課后,姜校長來給我評課。首先照例是一大堆好話,然后是重點,我聽到頗有同感。

  平方千米這個土地面積單位太大,盡管我說了南到大潤發,北到文峰大世界,西到通掘路,這樣大的范圍差不多是一平方千米。但孩子們只有兩點一線的生活對這些也不太了解。而且書上的例題雖然有配圖,但孩子們根本就無法感知: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2004年我國造林面積到底有多大。所以,這樣說來,竟是我疏忽了。但這樣大的面積,我可以怎么做呢?

  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我們可以在紙上借助直尺畫出來,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可以比較。

  一平方米也可以看我們的黑板(約3.5平方米),也可以看地磚。

  一公頃我們可以有參照物,站在后窗可以看到后操場的全景,它的面積大約是0.5公頃,兩個這么大的土地面積就是一公頃。

  可是一平方千米呢?它大約是200個我們學校的操場那么大,大約有25個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那么大。可是它畢竟是用來表示大土地面積的單位,那有多大呢?姜校長建議我找一找南通市的占地面積,通州區的占地面積,金沙鎮的占地面積,這樣,雖然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但至少孩子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會有點興趣,關注度高了,自然理解力會有所提高。

  另外,姜校長還建議說要讓學生了解1平方千米就是1平方公里。雖然書上沒有這個知識點,但是1千米就是1公里,這是在教學《認識千米》時書上介紹的,而且我們國家計量較大的土地面積一般用平方公里作單位。所以很有必要。

  附:

  南通市面積:8544平方千米

  通州區面積:1343平方千米

  金沙鎮面積:120。84平方千米

認識平方千米 篇6

  一、知識與能力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的意義,掌握平方千米與公頃、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

  2、能用平方千米計量較大面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應用數學的能力。

  3、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合作討論和小組交流認識并運用平方千米。

  2、通過具體情景的創設,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感受到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應用數學的能力。

  3、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公項與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并能準確地運算。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觀察想象、驗證歸納等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這些面積單位。下面請同學們完成這些填空題。

  1、(1)4公頃=( )平方米(2)73000平方米=( )公頃

  2、填一填

  (1)邊長為( )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厘米。

  (2)邊長為(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為( )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 )平方米,相當于( )

  出示課件1.指名答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課前先收集資料的方式對土地面積有所了解,課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真實,真實而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聯系圖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也為學習新知設置一個知識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認識平方千米(板書)

  二、新授: 1.看到平方千米,你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齊說)誰能說邊長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呢?(指名答并說理由,評價)

  出示課件2,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生讀)

  2.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

  我們都知道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小組討論,并說明理由,看看哪個小組表現最棒。) 指名答:你們同意嗎?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板書2 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齊讀2遍出示課件3,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3.算平方米與公頃的進率,剛才我們推算出來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進率,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公頃=10000平方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公頃與平方千米的關系吧! 出示課件4.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及時評價。

  板書3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小結:

  三、鞏固練習

  學了這么多,我們來運用一下,先思考,再舉手答,看哪些人答得又對又快。

  四、看課件

  1、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想想表示什么面積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2、小結:平方千米是比較大的面積單位,通常用來表示縣、省、城市的面積。

  五、拓展練習

  六、全課小結

  談談收獲!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很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厲。

  七、板書設計

  認識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認識平方千米 篇7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知道公頃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三、教學難點:

  體會 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四、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作業,揭示課題

  1、 交流預習作業

  2、 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二)目標驅動,分層探究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與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系。

  導學要點: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頃,哪個大?說說為什么?

  指出: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圍繞學習材料自學.

  交流探究成果。

  板書: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導學單:

  (1)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單位,來計算一下這個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合多少公頃?

  (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頃

  小結:1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 ),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 )。

  3.完成書本P17練一練。

  自由讀書本例9中的資料,了解平方千米的運用。

  補充:中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包括了領土、內海、領海等。我們的家鄉海門的面積約有1002平方千米。

  介紹足球場面積。

  (三)分層練習,內化提升

  1.單位換算

  30平方千米=( )公頃

  6000公頃=( )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 )公頃

  =( )平方米

  400公頃=(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2.完成練習三第14、15題

  3.完成練習三第16、17題

  4、優生完成思考題

  5、課堂小結

  分層進行練習,然后全班校對,匯報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試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對策。

  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能把學過的面積單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說一說,并說出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各是多少?

  (四)當堂檢測,評價反思。

  1、 《補充習題》

  2、 每日一題:

  有兩塊地,面積都是0.64公頃,一塊是長為100米的長方形,另一塊是正方形.這兩塊地中哪塊地的周長長些?多多少米?

認識平方千米 篇8

  一、知識與能力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的意義,掌握平方千米與公頃、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

  2、能用平方千米計量較大面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應用數學的能力。

  3、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合作討論和小組交流認識并運用平方千米。

  2、通過具體情景的創設,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感受到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應用數學的能力。

  3、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公項與平方米之間的換算關系,并能準確地運算。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觀察想象、驗證歸納等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這些面積單位。下面請同學們完成這些填空題。

  1、(1)4公頃=平方米(2)73000平方米=公頃

  2、填一填

  (1)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厘米。

  (2)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為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平方米,相當于

  出示課件1.指名答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課前先收集資料的方式對土地面積有所了解,課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真實,真實而有意義的情景。讓學生聯系圖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也為學習新知設置一個知識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認識平方千米(板書)

  二丶新授: 1.看到平方千米,你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齊說)誰能說邊長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呢?(指名答并說理由,評價)

  出示課件2,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生讀)

  2.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

  我們都知道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小組討論,并說明理由,看看哪個小組表現最棒。) 指名答:你們同意嗎?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板書2 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齊讀2遍出示課件3,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

  3.算平方米與公頃的進率,剛才我們推算出來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進率,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公頃=10000平方米。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公頃與平方千米的關系吧! 出示課件4.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及時評價。

  板書3 1平方千米=100公頃。

  小結:

  三、鞏固練習

  學了這么多,我們來運用一下,先思考,再舉手答,看哪些人答得又對又快。

  四、看課件

  1、請同學們看一組圖片,想想表示什么面積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2、小結:平方千米是比較大的面積單位,通常用來表示縣、省、城市的面積。

  五、拓展練習

  六、全課小結

  談談收獲!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很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厲。

  七、板書設計

  認識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認識平方千米 篇9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后進行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教材利用實物圖片,呈現了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和我國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積等一組實際數據的基礎上,直接指出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以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為基礎,告訴學生其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平方千米、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目標]:1、通過演示和教師與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間觀念,知道平方米與公頃以及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

  3、能借助計算器,估計或計算相關的土地面積。

  4、培養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的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1平方千米,利用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提煉新知

  師:課前,你們收集了很多有關土地面積的資料,我們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嗎?

  ①我國土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②:北京的面積大約2萬平方千米,天津的面積大約1萬平方千米。

  ③:秦始皇陵的占地面積為56萬平方千米。

  ④:俄羅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約為1710萬平方千米。

  ⑤:頤和園占地290公頃,大約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四分之三。

  ⑥:香港最小的郊野公園,占地100公頃,那最大的有多大呢,我真想去看看。

  ⑦:亞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總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

  ……

  師:你們在收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

  交流,引出課題:認識平方千米

  二、學習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說說你心目中的1平方千米有多大?

  生:我覺得比1公頃小。

  生:我覺得比整個無錫大

  (二)認識1平方千米:

  1、師: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約從我們學校到新街那樣的長度為邊長所圍成的一個正方形土地。

  生:哇,太大了!

  師:不計算,你覺得1平方千米和1公頃比,誰大?

  生:當然是1平方千米大,因為1平方千米邊長是1000米,而1公頃邊長是100米。

  2、昨天我們大家已經到操場上了解了1公頃的大小,我們知道1公頃是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是1000000平方米,那么100個昨天我們看到的1公頃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

  3、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三)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我們學校的面積大約是5公頃,想一想,多少個藕塘中心小學的面積才是1平方千米呢?

  (四)學習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頃?你能推算出來嗎?

  學生嘗試,說出推算過程。

  2、交流,完成板書: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3、同桌交流自己對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認識與掌握情況

  三、應用鞏固,深化拓展

  1、運動場面積、居民小區占地面積、我們無錫市的面積、江蘇省面積以及我國的領土面積用哪個土地面積單位較合適呢?

  2、出示練習十三第7題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3、出示從同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5個省的地圖,估計出其他四個省的面積大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4、出示你知道嗎?

  讓學生讀一讀,看一看,哪個洲的面積最大,哪個洋的面積最大,哪兩個洲的面積差不多。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收獲呢?

  2、這節課我們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與這些知識相關的生活資料也有所了解,希望同學們把查到的資料記在自己的數學日記上。

  [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一節典型的概念教學課,從教學內容方面說比較抽象,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然而“數學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在教學中找到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才能反映出數學的價值,從而更能營造出生動活撥且富有意義的課堂氛圍。本節課我采取讓學生課前先收集資料的方式對土地面積有所了解,課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真實,真實而有意義的情景。情景的搭建為學生立足于自主探究,概念的得出,完善與應用,提供了可利用空間。教學的各個層次做到了趣味化、情感化、活動化、生活化和開放化。

  通過對幅員遼闊的美麗家園的認識,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并立志發奮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觀的教育。新課程還要求教師不僅成為課程的執行者,還要成為課程設計者、開發者和創造者。在應用新知識的環節中,本節課不是簡單機械的練習,而是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巧妙地設問。給學生提供了思考、創新、表現及成功的機會,成為學生的一種愉快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課程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歡樂、激奮和成就感。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越來越積極,更加有信心學好數學。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時時處處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知識掌握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發展,真正體現出學習數學的價值。

認識平方千米 篇10

  一、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幾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以后,教材在本節教學內容中安排學習兩個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教材首先給學生呈現了一幅體育場主題圖,提出問題——這么大的體育場,怎么測量它的面積呢?讓學生感受到前面學習的三個面積單位在實際測量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產生了學習新的面積單位的需要。

  然后教材給這兩個單位進行界定,讓學生明確它們的實際大小。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很少了解到和公頃、平方千米相關的東西。為了幫助學生了解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教材還采用“生活中的數學”的形式告訴學生200個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140個足球場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千米。:

  針對本課時的內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演示和教師與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形成1公頃的表象,建立空間觀念,認識1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與公頃以及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應用公頃計算土地面積。

  2、讓學生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與他們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利用進率解決換算.

  教學難點:知道公頃在實際中的應用.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認知和發展,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在數學活動中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去感受、體驗、探究。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建立自信心,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說學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的聽為主動的學,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運用目標教學的基本模式,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強化學生合作學習、自我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天賦和創造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密度。

  四、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時的內容和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公頃

  1.出示課件請你們看一看,想一想。填寫什么單位合適?

  計算機鍵盤上的小按鍵,面積大約1( )計算機屏幕的面積大約8( )

  我校計算機教室的面積大約96( )“鳥巢”占地面積大約( )( )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從體驗面積單位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開始,體會“公頃”這一面積單位產生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前面的三道題目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即可。最后一題先讓學生說一說用什么單位。估計會有學生說出用公頃。大多數學生會想到用平方米。填寫上平方米后,再寫數據200000。讓學生讀一讀。學生就會體會到單位的不適應了。我這時就可以引出新課]

  師: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板書)

  師:你們想知道1公頃有多大嗎?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我是通過以下幾點來教學的

  1.認識1公頃的含義。

  談話: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都是根據邊長一定的正方形面積來確定的。例如:1平方厘米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

  1平方分米是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1平方米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

  這時出示課件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個藍色的正方形就代表1公頃的土地面積,請你仔細觀察它,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說他們的發現:我發現1公頃是一個大正方形,他的邊長是100米。

  那先讓我們來算一算1公頃是多少平方米:1公頃= 100 × 100=10000平方米。

  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頃的面積有多大?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談話:讓我們來算算看,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大約有多少公頃?

  操場一邊長大約50米,相鄰的一邊長大約40米。計算:

  50×40=20xx平方米

  10000÷20xx≈5大約我們學校這樣的操場5個才能有1公頃。想像一下看,有多大啊?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我們身邊的大面積的實際情況出發,體會“公頃”這一面積單位的大小。在教學過程中,我用自己學校的操場讓學生親身體驗,再想像,會對1公頃的認識更具體。]出示課件: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每邊7個學生大約10米長)

  推想一下看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10000÷100=100(個)

  讓學生討論后,進行說明。

  3.進行單位換算。

  出示“試一試”中的題目: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這塊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傾?

  完成后,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公頃這一面積單位在實際生活中,是從平方米換算而來。重點是體驗平方米與公頃的換算過程,怎樣方便、不錯。250與160的乘積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簡便計算。]

  簡要小結: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量改寫成以公頃作單位的數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除以10000。(一萬)

  4.小試:下面我來了解公頃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情況,請看大屏幕:出示填空題,點名讓學生回答。

  1、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占地約為406000平方米,合40公頃。

  2、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面積約72公頃,合720000平方米。

  教師對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進行步測后,師生共同計算出面積。再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面積是1公頃。

  師:其實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面積,下面我們來聽聽數學小靈通的介紹。(課件演示)聽了這段話你能了解到什么?(生1:我能了解到1畝約等于667平方米。生2:古代勞動人民很聰明,古代的土地面積單位是畝。)

  師: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與國際接軌,畝這個單位已經廢除了,我們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是公頃和平方千米。

  師:請同學們說說我國陸地面積大約是多少?這里出現了平方公里,其實1平方千米就是1平方公里。(設計目的:采取以舊引新,從1平方厘米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到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大,讓學生自己去探究10000平方米=1公頃。現代認知科學認為,知識應該由學生自己去探索構建,教師是知識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探索空間,讓學生真正經歷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經歷自己構建數學知識的過程。)

  三、認識平方千米

  師:1平方千米有多大?它與公頃和平方米有什么關系?請你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共同研究討論一下。學生討論后可能出現的結果:面積是1平方千米的大正方形的邊長是1000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1厘米、1分米、1米,所以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的邊長為1000米。

  1平方千米=1000000(一百萬)平方米=100公頃。(板書)

  師:同學們通過積極動腦思考,自主合作交流得出了結論,真了不起!

  (設計目的:在認識了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系后,關于平方千米的認識就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究,強化了學生的自我思考意識,充分發揮了 學生的天賦和創造才能。)

  四、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現在我們來看一看“鳥巢”占地面積用“公頃”做單位大約是多少?

  200000平方米=20公頃

  20公頃比200000平方米在使用時方便的多了。

  2、樂清市陸地面積約1174(平方千米),約( )公頃。

  (設計目的:練習題的設計緊扣重點和難點,加強了學生認識面積單位之間的相互聯系,更有助于學生對所學面積單位的認識和理解,在此也特別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

  五、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與這些知識相關的生活資料也有所了解,希望同學們把這些資料記在自己的數學日記上。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較高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探索欲望。我特別注意讓學生養成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板書:公頃、平方千米的認識

  1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 100 × 100=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是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 1000× 1000=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板書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掌握本課所學知識。

  我的說課內容完畢,請各位專家領導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認識平方千米 篇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83頁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第5~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萬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用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一塊橡皮它上面的面積大約是12(      )。

  一張課桌它上面的面積大約是36(      )。

  一塊黑板它前面的面積大約是4(      )。

  校園占地面積大約是2(      )。

  小結:在填寫單位時,要先想像它的實際面積以什么為單位最合適。

  2、引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知道了公頃一般表示較大的面積,那么還有沒有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呢?說說看。

  (2)出示例2情境圖。

  欣賞圖片并讀一讀圖中的文字。

  你從圖中了解了什么內容?

  今天我們共同認識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單位。板書課題:認識平方千米。

  二、教學新課

  1、認識1平方千米的含義。

  (1)九寨溝、三峽書庫、杭州西湖這些旅游景點有同學去過嗎?面積大嗎?說說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號“km2”表示。(板書:km2)

  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總面積有多大嗎?(960萬平方千米)

  我們領土總面積居世界第3位。

  (2)猜測1平方千米的含義。

  上節課,我們認識的1公頃是多大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

  能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嗎?

  指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演示1平方千米的大小。

  2、嘗試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在小組里算一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據匯報板書: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你是怎么想的?

  3、教學試一試。

  讀題、理解題意。

  這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呢?單位是什么?

  那么求出的面積單位就是什么?

  指出:與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

  獨立計算面積,并討論應怎樣將平方千米換算成公頃?

  平方千米前面的數是小數怎么辦呢?(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方法。

  4、練一練第1題。

  獨立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再說說自己準備怎樣將平方米換算成平方千米?

  20001500=3000000(平方米) 3000000平方米=3平方千米

  指出:無論怎樣換算都要細心,不能數錯位數或移動小數點時多移一位或少移一位。

  5、練一練第2題。

  獨立完成,巡視指導。

  指名說說是怎樣換算的?

  350公頃=3.5平方千米        1.39平方千米=139公頃

  在小組中說說公頃與平方千米互相換算的方法。

  6、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評講。

  說說錯誤的原因。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怎樣把平方千米換算成公頃?又怎樣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怎樣把平方千米換算成平方米?又怎樣把平方米換算成平方千米?

  互相說說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四第5題。

  在小組中估算,布置課后查找資料。

  2、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指名回答,根據回答板書。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頃    平方千米

  100         100      10000     100

  你有什么發現?

  3、完成練習十四第7題。

  先想象一下這些物體表面或占地面積的實際大小,再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4、閱讀“你知道嗎”。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認識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km2)

  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頃    平方千米

  100         100      10000     100

認識平方千米 篇12

  一、基本練習。

  2平方千米=( )公頃 8平方千米=( )公頃

  4000公頃=( )平方千米 30000公頃=( )平方千米

  二、綜合練習。

  (1)8公頃=( )平方米 4平方千米=( )公頃

  30000平方米=( )公頃 9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3400公頃=( )平方千米

  (2)在下面○里填上>、<或=。

  3公頃○2900平方米 200公頃○2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404公頃 8000平方米○8公頃

  三、思考性練習。

  一個占地1公頃的正方形苗圃,邊長各加長100米.苗圃的面積增加多少公頃?先讓學生畫出這道題的示意圖.

認識平方千米 篇1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加深對面積單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推想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掌握面積單位間的換算的推想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思考

  1.讓學生說一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2.做下面的題,并說一說是怎樣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把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直接測量課桌的長、寬,計算出面積,再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1)學生測量課桌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測量結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判斷。

  (3)學生討論由平方厘米換算成平方分米推理過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數里面有多少個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二、探究新知

  1.師出示ppt課件:公頃 平方千米

  師:我們學會通過測量來計算課桌桌面的面積,那么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幅圖,體育場面積的應該怎樣測量呢?(學生提出方法)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在測量土地的面積時,我們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教師講述: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頃

  (2)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2.生活中的數據,幫助學生理解公頃和平方千米

  (1)一個教室的面積約50平方米,200個這樣的教室,面積約1公頃。

  (2)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約7000平方米,140個足球場的面積約1平方千米。

  三、鞏固反饋,掌握換算方法

  1.5公頃= ( )平方米

  2.10平方千米= ( )公頃

  3.20000平方米= ( )公頃

  4.10000公頃=( )平方千米

認識平方千米 篇14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

  數學課上我們學習了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的知識,我讓學生進行了大膽地猜測,1公頃到底有多大?1平方千米有多大?。但是學生的回答與實際相差很大,可見學生對于實際意義的認識仍然是很模糊的。盡管我舉了一些實例讓學生去體驗,但是他們還是很困惑。如果我讓學生到操場親身體驗一下面積的大小,效果肯定不一樣。

  先讓學生沿著操場的長、寬跑一圈,然后測出操場的面積。7030=2100(平方米),為方便我們估成2000平方米,在學生算出操場的占地面積以后,讓學生比較1公頃與操場面積的大小。學生認識到1公頃大約相當于五個操場的面積。接下來問:1平方千米相當于多少個操場的占地面積呢?引導得出1平方千米=100公頃,就是大約500個操場的占地面積。

  通過這樣的活動,我想學生對于土地面積單位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等概念、實際意義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系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這在教室里、書本上是不可能達到的。通過實際感受學生對公頃和平方千米有了一定的認識。當然如果再讓學生們沿著操場圍墻走一圈,在享受著收獲的幸福氛圍中,去實際感受一下操場的面積與1公頃的大小,那將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體現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銜接,也還原了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

  總之,從這一節課中我體會到數學實踐活動在學生理解數學概念、鞏固課堂所學、培養動手操作能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當學生面對某一個知識點時,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做為教師,就是要找到好辦法,讓他們學會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感知,學生就不可能真正的領會理解知識,更何談熟練的應用呢?

  認識平方千米教后反思

  本課學習是在認識公頃的基礎上學習的又一個土地面積單位。這節課上讓學生感知的比較多,從看例題的圖片,到自己說說對平方千米的認識,到揭示新知。課上我并沒有急于求成的去完成各種鞏固練習,而是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體驗,去想象,再把他們的體驗和想象轉化成語言,描述出來,帶動更多的學生。因此課上不乏精彩的回答,如在敘述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時,就有學生發表在自己的意見,“1000米大約就是7000個同學手拉手的距離!”“我們學校的操場是300多米,相當于把操場的3圈拉直的長度。”當談到“1平方千米=100公頃”時,又有學生發出驚嘆,“如果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大約是2.5公頃,那么1平方千米大約有40個學校的大小了!”這樣的描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銜接,也還原了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但學生的生活經歷還不夠多,只回拿學校、操場比較。練習中,學生對是選擇公頃還是平方千米拿不定主意。同時對于換算中,因為進率比較大,所以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問題也比較多。所以需要通過多媒體等讓學生感知,多操練來強化練習。

認識平方千米 篇15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第九冊第八單元第二課時“認識平方千米”一節課的內容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后進行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教材利用實物圖片,呈現了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和我國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積等一組實際數據的基礎上,直接指出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以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為基礎,告訴學生其面積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平方千米、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

  基于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結合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演示和教師與學生的探究,使學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間觀念,知道平方千米與公頃及平方米之間的進率。

  3、培養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的習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更加關注自然與社會.

  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1平方千米,利用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教學中采用了老師啟發引導,師生交談,圖像信號法,課堂討論、交流等手段通過組織學生感悟、探究讓學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與公頃以及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并利用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學習新知、鞏固新知。

  三、說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徑,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實際,以 “聯系生活,提煉新知——學習新知,建立表象——應用鞏固,深化拓展——全課總結、深化認識”的四大教學流程展開教學,這樣能給學生更多的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空間,使學生主動積極地發展,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具體的教學程序是這樣的:

  一、聯系生活,感受新知

  二、 學習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二)認識1平方千米:

  1、(三)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我們學校的面積大約是5公頃,想一想,多少個這樣的面積才是1平方千米呢?

  (這樣的教學安排,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考能力和空間觀念的發展)

  (四)學習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頃?你能推算出來嗎?

  學生嘗試,小組交流,說出推算過程。

  2、交流,完成板書: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1、同桌交流自己對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認識與掌握情況

  三、應用鞏固,深化拓展

  (1、運動場面積、居民小區占地面積、我們市的面積、江蘇省面積以及我國的領土面積用哪個土地面積單位較合適呢?

  2、出示練習十三第7題

  3、出示從同一幅地圖上描下來的5個省的地圖,估計出其他四個省的面積大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四、全課總結,深化認識

認識平方千米 篇16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準備: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周登玉,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很高興來到你們班,這節課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們愿意嗎?(愿意)

  1、談話:同學們,上節課,你們已經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上節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生,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可用符號“ha”表示。師:1公頃有多大?生: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面積這么大,1公頃=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題你能完成嗎?)

  2、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據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啊?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繞1個籃球場跑一圈是56米,大約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四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認識平方千米(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數學課上我們學習了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的知識,我讓學生進行了大膽地猜測,1公頃到底有多大?1平方千米有多大?。但是學生的回答與實際相差很大,可見學生對于實際意義的認識仍然是很模糊的。...

  • 《認識平方千米與公頃》練習題

    一、基本練習。2平方千米=( )公頃 8平方千米=( )公頃4000公頃=( )平方千米 30000公頃=( )平方千米二、綜合練習。...

  •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后進行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 第二課時:認識平方千米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83頁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第5~7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萬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 蘇教國標本第九冊《認識平方千米》教學預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83頁的例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三第57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

  •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

    認識平方千米教學反思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去經歷推導的過程,體驗面積單位之間的聯系,再把他們的體驗用語言描述出來。學習活動中,學生愿意自己去經歷、去實踐,這就是一種體驗。...

  • “認識平方千米”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第九冊第八單元第二課時認識平方千米一節課的內容一、說教材: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后進行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

  • 公頃、平方千米(通用9篇)

    教學目標:了解面積單位。教學過程: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題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體育場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感想?(體育場太大了)那還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

  • 《公頃平方千米》教案(精選8篇)

    教學內容:P81—85,例1、例2和練習十四教學目標:⒈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觀察、計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動,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間的換算。...

  • 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精選5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計算大面積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關系.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教學過程...

  •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目標:了解面積單位。教學過程: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題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體育場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感想?(體育場太大了)那還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

  • 新人教版 第六冊(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公頃、平方千米)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建立了面積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探究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1.例4。教材采用由舊引新的方式,提出學習課題,即相鄰兩個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那么,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

  • 數學教案-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算大面積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 教...

  • 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算大面積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 教...

  • 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計算大面積的土地用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與公頃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換算. 教...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A片免费男男中文 | 国内av网站|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 蜜桃视频成人m3u8 | 大胆极品美軳人人体 | 日韩欧美久久久久久久999按摩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10秀 | 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少妇 | 91精品众筹嫩模在线私拍 | JAPANESE少妇高潮潮喷 | 米奇影音777|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州9 |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色香欲综合成人免费视频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黄色免费大全 | 亚洲精品久久视频 | 亚洲AV超碰爽死狠狠热 | 99爱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福利视频 | 亚洲av成人男人的天堂网 | 亚洲夜夜夜 | 国产亲子乱弄免费视频 |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 久久久久二区 | 欧美日韩爱爱 | 丝袜美女视频性感美女 | 爱爱一区 | 亚洲视频天天射 | 久草片免费福利 | 精品福利一区 | 性一交一乱一做一爰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一级义婬片AAA毛片久久 | 日韩av怡红院 | 欧美国产精品三区一级一级 | 亚洲色婷婷久久精品AV蜜桃小说 | 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成人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