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 教學設計
表格式教學設計模式 課題《找次品》課時1班級五1編寫者 一、教材內容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在現實生活中, “次品”的情況各不相同,有的是外觀與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質量不合格等。這節課的學習中要找的次品就是外觀完全相同,但是質量有所差異,并且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輕(或重),在所有待測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個次品。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知識和技能: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畫圖、推理與合作交流驗證等學習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夠借助抽象記法對“找次品”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多樣化到優化的思維過程。 2.過程與方法:經歷用天平測次品的過程,體驗實驗探究、發現運用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優化思想,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習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總體上還處在具體運算操作的發展階段,形象思維是他們的優勢。由于在前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積累了探索數字規律的基本方法與策略,使學生學會靈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時引導學生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找次品”的教學,旨在通過“找次品”滲透優化思想,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以“找次品”的一系列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等方式感受生活中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最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下面結合本次國培學習中賈福錄教授主講的《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策略》,來談談我在本課教學中主要使用的策略及我的設計意圖。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天平、瓶裝口香糖、課件六、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情境導入,感受新知 二、學用天平,了解原理 三、歸納策略,體會最優 四、應用策略,拓展提高 五、課堂回顧,知識延伸 1986年1月28日,美國第二架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在進行飛行時發生爆炸,價值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化作碎片墜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劇。據調查,這次災難的主要原因是一個不合格的零件(橡皮圈)引起的?梢,不合格零件的危害有多大。 合格的物品稱為正品,不合格的零件稱為次品,在生活中往往次品與正品相差甚微,有些從外表根本無法辨別。有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解決這類問題。 板書:找次品。 1、師:我這里有3瓶口香糖,觀察外觀有什么特點?其中有一盒少了3顆。 你有什么好辦法把這盒少的找出來嗎? 教師積極評價各種方案,例如:打開瓶子數一數、用手掂掂、用秤稱、用天平稱等。 板書:用天平稱 師:你會用天平稱嗎?怎樣找出少的那瓶?誰來說一說? 能不能一邊放1個,另一邊放2個呢? 師:那么隨意拿兩盒放在天平上,可能會出現幾種情況? 看課件示意圖,能否判斷次品在哪個盤里?為什么? 2、教學例1 師:接下來老師這里有5盒鈣片,其中一盒少了3顆,怎樣利用天平保證把它找出來,你準備先怎樣稱?需要稱幾次呢? (1)教師巡視指導找的方法。 (2)指名學生匯報:請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可以結合自己的示意圖講。 (3)還有別的稱法嗎?指名說一說。 (4)有沒有簡明快捷的方式可以記錄下來呢? 課件演示,教師:你能看懂嗎?說一說。 5(①、①、3) 3(①、①、1) 2次 師:請你試試用這樣的快捷記法把第二種稱法表示出來。 師:第一次稱時次品在是在幾個里面找?第二次呢?總共稱了幾次? 誰能說說第二種稱法的情況? 師:一共幾種稱法?這兩種稱法有什么不同?(1個1個稱,2個2個稱) 有什么相同地方?(次數,分法)強調:分成3份——左邊、右邊、旁邊各1份。 師: 第一種稱法稱第一次時,你最希望看到什么情況?為什么?稱了幾次? 那么為什么還要稱第二次呢?(考慮全面:不順利的情況) 出示例2:有一些零件,其中有一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至少需要幾次就能保證找出次品? (1)你們準備從幾個里面找? 學生回答后,師:我們從較少的開始9個去探尋其中的規律。 請用快捷記法把你想的稱法記錄下來,在 看哪一組寫的多,找得快! 教師巡視指導。 (3)課件出示: 生1: 9(①、①、7) 7(①、①、5)……4次 生2: 9(②、②、5) 5(②、②、1)……3次 生3: 9(③、③、3) 3(①、①、1)……2次 生4: 9(④、④、1) 4(②、②、0)……3次 (4)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有幾種稱法?哪種稱法次數最少?為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第三種稱法與其他各種稱法每組數量。 板書:最好平均分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小結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策略。 (1)有12瓶水,其中11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來? 獨立思考,在紙上進行分析。 (2)如果有27瓶水,其中26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比其他的水略輕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來呢? 通過這節課你學會了解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最優? 師: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總數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這一類找次品問題,總數不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找次品問題下一課時再繼續研究。 還有一些這類問題,比如說:次品不止一個;不知是較輕還是較重;總數里可能有也可能沒有等等。果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再去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