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說課設計
⑴ 我告訴……,和我在一起。(安慰,鼓勵同學)
引導學生想象阿曼達在廢墟下面的表現。
⑵ 不!爸爸……(先人后己)
⑶ 為什么阿曼達這么勇敢?他勇敢的力量從哪里來?
⑷ 為什么父親的這句諾言要反復出現呢?
三、領悟表達方法
美國作家馬克漢林抓住什么來刻畫這對父子的形象的,表達這份深深的父子之愛。
四、回顧重逢場面,升華情感
正是因為作者對人物進行細膩傳神的刻畫,我們今天才感受到故事中那深沉的父愛,那濃濃的親情,端起書,讓我們重溫那父子相逢感人的一幕,誰愿意為大家朗讀?一起欣賞。
五、作業
1、搜集描寫父愛,母愛的詩或文章。搞一場回報父愛,母愛的朗誦會。
2、完成課后小練筆。
【課后反思】
這節課共上了三次,第一次在自己的班,效果不理想,學生未能完全進入創設的情境,因此感悟不深。第二次在韓老師的班,由于及時總結經驗,調整教學設計,課堂效果非常好,學生被深深感染,感情朗讀到位感人,個人感受體會深刻。第三次在仁和小學,效果最糟,學生表現差強人意,我未能及時改變教學設計,調控課堂失敗,課堂沉悶。
第一次試講得不成功,和自己的底蘊不足有很大關系,課堂語言單一,不能應對自如的娓娓道來,因此未能煽起情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特定的情境。
第二次準備充分,再加上精心準備課堂語言,學生素質較高,因此學生能感悟深刻,但關注面不足,一些學生不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過程。
第三次的不成功雖然有學生的原因,但回想起來,如果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減少教學內容,降低問題難度,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可是否會更精彩些心底忽又產生一個問題,農村的教育現狀仍然堪憂,課改的腳步舉步維艱,如果所有的農村老師都全身心投入到課改中,我們的農村孩子一定會讓別人刮目相看的!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 實踐諾言
決不放棄
了不起 父子情深
子 鼓勵同學
先人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