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學會看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課后生字,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2、過程與方法:
(1)抓住重難點語句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
(2)以讀為主,讀中質疑,讀中感悟 。
(3)聯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母愛,學會感受母愛,回報母愛。
(2)培養學生鍛煉自我,自強自立。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有感情朗讀,體會母愛。
難點:學會感受母愛,回報母愛。
教具準備:小黑板。
課前準備:
(1) 學生搜集生活中有關母愛的事例。
(2)歌曲《懂你》。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懂你》。
2、師談話激趣導入,板書課題。
二、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小黑板正音,理解生字詞義。
2、反饋交流:你從文中讀懂了什么?
3、指名找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內容。
四、分角色朗讀母親的語言和心理變化的句子,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分小組討論交流)
1、指名概括母親的情感變化。
2、師歸納板書:
做出決定------猶豫不決---------心軟后悔-------自責擔心--------勇氣回升
3、師小結:當媽媽得知兒子感冒發燒后,決定讓兒子嘗試獨自去醫院看病,但在這個過程中,媽媽的情感在不斷變化,倍受煎熬,這樣做既磨練了她自己,更鍛煉了孩子。
五、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深入理解感悟。
(1)如:“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病中的孩子。”
(表現母親內心矛盾,愛子之心日后昭然若揭)
(2)全班有感情朗讀最令你感動的內容,感受母愛。
(3)談談你對媽媽這么做的看法?從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分小組討論交流)
六、總結: <學會看病>母親用獨特的方式不僅鍛煉了兒子獨自生活的能力,而且表達了母親隊兒子深深的愛.教育的方式千千萬,但卻源于一個字——愛! 讓我們在今后的的學習生活中,時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她。
七、擴展延伸:
(1)在習作中學習運用對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
(2)交流你在生活中體驗到或看到的有關“母愛”的事例。
八、作業:(播放《懂你》出示圖片 )
(1)課堂作業:用你喜歡的方式回報母愛。
(2) 完成本課“基礎訓練”上交。
(3) 小練筆:記錄生活中有關"母愛"的事例,能適當地對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進行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