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說課稿
毛主席的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從正面表明了他對人民群眾生活的關心,反映了他對人民群眾的關心和愛護;二是進一步從反面來說,說明如果照警衛員那樣的做法,會產生的一些不良后果。從這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到毛主席時時處處都在注意觀察和了解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況,時時處處都在關心和愛護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反映了偉大領袖體察民情,關心、愛護人民群眾的崇高精神。
(2)、主席說:“同志,你想過沒有?我們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這個局面嗎?我們吃的穿的,哪一樣能離開群眾的支持?全國的老百姓就是我們勝利的可靠保證。反過來講,我們進行的斗爭,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擺在特殊位置上了。”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精辟地闡明了人民群眾與革命軍隊之間的魚水關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人民支持著革命,革命的目的也是為了人民,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革命就不會成功。而要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就要關心、愛護人民群眾,時時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同時,也表現出偉大領袖毛主席從來都將自己看作是革命隊伍中的普通一員,從不搞特殊化,從不需要特殊照顧的偉大風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3)、一位老人細細端詳著毛主席說:“這位首長,咱們好象在哪見過面。”毛主席推著碾棍,爽朗地笑著:“是嗎?在哪兒?想想看。”
這位老人真見過毛主席嗎?毛主席的回答是什么意思?要讓學生明白,老人其實沒有見過毛主席,但又似曾相識,說明毛主席時常出現在人民群眾中;而毛主席的回答,更體現了他的幽默風趣,與人民群眾親如家人的深情。
在引導學生體會上面幾個句子時,要把體會與朗讀結合起來,作到在默讀中體會,用朗讀加深體會,在朗讀中表達情感。
(四)、體味細節,深情朗讀,豐富主席高大形象。
同學們,課文在敘述事件時,有哪些細節值地我們細細品位。找一找,大聲的讀出來,體現主席的關心愛護群眾,與人們群眾平等相處的美好品質?
這樣,讓學生再讀課文并,找出課文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細節描寫,大聲朗讀,有感情的朗讀,同時要展開想象,在朗讀和想象中,讓毛主席的關心群眾、為群眾著想形象在自己的腦海中豐滿起來。
(五)、回顧閱讀,揣摩課文表達方法。
我這樣啟發學生:讀完了課文,我們想一想,課文所敘述的三件事能否調換順序,為什么?你從本文中還領悟到了哪些表達的方法?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
(六)、表達感受,抒發情感
把讀課文后獲得的啟迪后感受寫下來。可以寫在課文旁,也可以寫在自己的摘抄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