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課堂教學實錄
生:爸爸在表白自己一顆建設新疆的心。
師:爸爸要成為新疆的建設者。
師:爸爸既然想表達自己建設新疆、扎根新疆的愿望,那他為什么要向孩子介紹白楊樹呢?
生:因為爸爸想讓他的孩子像白楊樹那樣堅韌不拔。
師:他是借著白楊樹表白自己的心。他介紹的是白楊樹的形,而向孩子們傳達的是有這樣的“神”。白楊樹就成了爸爸的代言人,他是在告訴孩子。
(學生齊讀課件播放的內容)
師:想著爸爸心中的白楊樹,感受著爸爸這顆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心,你要怎樣表達爸爸的心愿呢?
(指名朗讀)
師:想著爸爸心中的白楊樹,感受著爸爸這顆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心,你們能表達出爸爸這火一樣的熱情嗎?
(學生齊讀)
師:想著爸爸心中的白楊樹,感受著爸爸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心,我們能讀出爸爸一定要把新疆建設好的堅定的信念嗎?
(學生齊讀)
師:通過爸爸的介紹,孩子們多了一些知識。孩子,你多了什么知識呀?
(生讀課件播放的內容)
師:陳天一,你多了些什么知識?
生:讀“在通向新疆的路上……”
師:孩子們,你們多了什么知識呀?
學生齊讀。
師:通過的爸爸的介紹,孩子們對新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生:和教師一起讀課件播放的內容。
師:正是有許許多多的建設者奔赴新疆。1954年,駐疆人民解放軍集體轉業組成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0年代初,共和國從山東,湖南等地招募了大批女青年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當兵。60年代,12萬余上海、江蘇等沿海省市的知識青年來到了新疆,加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里條件非常艱苦,沒有工具,他們就自己制作。生活上也是那樣艱辛,用油桶燒水,在青石板上烙餅。沒有地方睡覺,就只能在戈壁灘上挖了洞穴來居住。他們在這里揮灑著自己的青春,揮灑著自己的汗水。就是為了能夠把新疆早日建設成綠洲。孩子們,他們不也像白楊樹一樣嗎?那么,我們就用贊美白楊樹的最樸實語言來贊美這些建設者吧!
生:齊讀“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
師:爸爸的介紹像一粒種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望著火車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爸爸此時陷入了沉思。
師指一學生:爸爸,你在想什么呢?
生:我在想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這么高大,希望以后也有很多人這樣。
師:也有很多建設者像你一樣到這里來。(指另一學生)爸爸,你在沉思什么呢?
生:我想在戈壁灘上多種一些白楊樹,把戈壁灘變成綠洲。
師:這荒涼的戈壁灘需要更多的白楊樹在這里扎根。也需要更過的建設者在這里扎根。他們能來嗎?(生點頭)此時,爸爸的嘴角又露出一絲微笑,作為孩子你能理解這微笑的深刻含義嗎?
生:爸爸是高興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能像他一樣建設新疆。
師:你怎么知道爸爸此時是在高興自己的孩子也會像他們一樣呢?
生:那是因為他看見在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師:作為孩子你理解爸爸這微笑嗎?
生:因為爸爸看到了以后的新疆不會再荒涼,也會像首都北京一樣繁華。
師:這些小白楊不正像孩子們的代言人一樣嗎?(課件出示)他們會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爸爸堅信這一點。因為……
生:齊讀“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