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摘錄描寫優美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的園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理解課文內容,揣摩、品讀重點句段,體會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二、學習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三、知識鏈接
1、蕭紅(1911—1942)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瑩。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場》時,開始用蕭紅作筆名,蜚聲文壇。在蕭紅不到10年的創作生涯中,為祖國文學寶庫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四、問題邏輯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思考:祖父的園子給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2、默讀課文4—15自然段,畫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細細地讀讀這些句子,想象我是怎么干活,怎么玩的。
3、再讀課文說說:我在園子里到底是玩還是干活?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4、朗讀課文第17自然段,你從這段話中讀出了什么?從哪些句子里讀出來的?
5、默讀課文,思考:“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呢?可以從哪里感受到?
6、找出表現“我”心情快樂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法指導。
1.課前可以搜集和閱讀蕭紅和她的《呼蘭河傳》,了解蕭紅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
2.因為是略讀課文,所以要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讀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交流“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或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交流中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3.可以背誦或抄寫喜歡的段落,積累語言。
4.可以讀一讀《呼蘭河傳》的另一個關于園子的片段,進一步感受童年的快樂,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見“知識鏈接”)。
5.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倭”容易讀錯,要結合語境“倭瓜”識記,還可以聯系課外閱讀中出現的“倭寇”來讀準;“蚌”也要讀準字音;“瓢”可結合熟字“飄、漂”來認讀。
六、學習反思。
七、擴展練習。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螞蚱( )( ) 蚌殼( )( ) 倭瓜( )( ) 閃爍( ) 承認( )
玩膩了( ) 蝙蝠( )( ) 似的( )
2、照樣子寫詞語。
胖乎乎、圓滾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