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導學案
3、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和表達的感情。
(1)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種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2)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3)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
(4)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5)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樹都會發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
八、歸納小結。(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填空)
1、 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著祖父在園中,( )、( )、( )、( )、( ),當然這都是童年游戲的內容,不是真正的勞作,是“( )”,至于摘( )、追( )、采( )花、捉( ),更是孩童的游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里睡下。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 )的祖父。他給了孩子( ),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 )心和( )心。他的( )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 )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 )、( )、( )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 )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 )的,( )的,甚至是充滿( )色彩的。
2、孩子氣十足的( ),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 ),詩意浪漫的( )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
3、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我覺得祖父的園子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滿了( )的氣息。這里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 )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 )里彌漫著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 )的,這( )是她童年( )的源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