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四、朗讀全文
讀讀這兩個句子,想象當時的情境,說說當時兩人會是怎樣的神情?說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孔君平可能是神態很隨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認為他還是一個孩子,說話的語氣可能有些傲慢、隨意;楊氏之子很機智、神采飛揚,說話語氣有挑戰性。)
結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試著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兩人不同的語氣。
五、延伸拓展
《世說新語》的故事兩則。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這則故事的大意是:在一個下雪的冬日里,謝太傅召集孩子們談論有關做文章的事。一會兒,雪下大了,謝太傅很高興,就問孩子們:“紛紛飄落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兒子說:“用空中撒鹽勉強可以比方。”他哥哥的女兒說:“不如用柳絮因風飛舞來比方。”謝太傅大笑,非常高興。
2.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這則故事的大意是:徐家有個小孩,年方九歲,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對他說:“若是讓月亮中什么都沒有,它是不是應該更加明亮呀?”這個姓徐的孩子說:“不對。比方說人眼中都有瞳仁,沒有瞳仁就看不見光明了。”
六、書寫生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生齊讀,注意糾正易錯的字音:“梁”是邊音,“詣”讀“yì”,不讀“zhǐ”,“乃”是鼻音。
2.易錯的字音反復多讀幾遍。(指名讀,男女生分讀,齊讀。)
3.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學生進行交流。)
“梁”與“粱”區分記憶,注意底部的偏旁都與字義相關:“棟梁”與木頭有關,而“高粱”是糧食,所以下面是米字底。
“曰”與“日”不同,“曰”扁扁的,而“日”的兩豎則很長。
“乃”不要先寫一撇。
4.交流擴詞。
5.生書寫生字,師巡視。
七、作業布置
將本課所學的古文改編成一篇文章。
八、板書設計
10 楊氏之子
孔君平:此是君家果
楊氏之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