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實錄及解讀(于永正)
師:你也真聰明!誰還愿意再說一遍?或者重復一遍,或者說得更好?
生:梁國有位姓楊的,他的兒子九歲了,非常聰明。
師:梁國這個地方有一戶姓楊的人家,這個姓楊的人有一個兒子,今年九歲了。——這個孩子姓什么?
生:(齊)楊——
師:要記住啊!他是楊家的后代,當然姓楊啦!咱們班有沒有姓楊的?站起來。(兩名學生站起來,于老師拍著一位同學的肩頭)哎喲!你們楊家的上輩、上上輩、上上上輩,(眾笑)有一個男小孩,甚聰慧。這是值得驕傲的啊。你們也甚聰慧,是吧。嫦蛉w同學)這小孩姓什么來著?
生:楊——
師:記住了!我為什么反復問同學們小孩姓什么,有用意的,后面再講的時候你們要注意啊。我還有一個字想給大家寫一下。(于老師半蹲著向上伸著胳膊一邊板書一邊講)“惠”,臥鉤臥倒,要寫好這個字,“心”字底要寫大點。把手伸出來,再寫一遍,大點啊!臥鉤臥倒。兩點要生動點。(于老師笑瞇瞇地晃動胳膊示意 “心”的兩點,眾笑。)關鍵要寫好心字底。
“惠”和“慧”在古代是一個意思。(板書“慧”)接著往下說!翱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你說這句話的意思。
【評析:于老師始終不忘自己教的是一群孩子,所以總是不斷鼓勵學生,時而引導,時而講解,時而感悟。談笑風生,課堂充滿情趣!
生: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君平來拜訪他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叫父親的兒子出來。
師:“乃”就是“就”!案覆辉,乃呼兒出!闭l叫的?
生:孔君平。
師:孔君平叫的嗎?
師:孔君平拜訪他的父親,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兒子。這里省略了許多內容。我們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開門?
生:我覺得第一種可能是媽媽見孔先生來拜訪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來的。
師:學一學。
生:嗯,這樣吧,先生,要不你見見我家的孩子吧,我家的孩子也很聰明的。
師:(笑)噢,這是一種可能。媽媽還可能會說——哎!孩子,快出來!快出來!你孔叔叔來了,你先過來陪孔叔叔坐一坐。如果是傭人,譬如說,他一開門,一見孔先生忙說,對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問:“哎!他小孩在家嗎?我就喜歡那小孩!薄霸谠。哎!快出來!快出來!孔先生來了!”我們知道古文十分簡練,像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敘述文字,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補充。
【評析:古文簡潔,但不詳細,有些地方還要靠推測。于老師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師:再往下說!盀樵O果,果有楊梅”。什么意思?誰能用現代的話說一說,請。
生:那個孩子給他端上來一盤楊梅。
師:有不同意見嗎?你(指剛才發言的學生)注意聽別人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