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教學實錄及評析
生:毛岸英……
師:毛岸英是誰?
生:毛澤東的兒子。
師:毛澤東又是誰?──中國共產黨的主席。他的兒子到了朝鮮,而且就犧牲在朝鮮。這場戰(zhàn)爭,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都有很大的損失。同學們,剛才我們知道,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種情況,就是朝鮮男人們、壯年男人都上前線去了,在這種情況下,志愿軍終于打得美國鬼子投了降,最后在三八線的板門店鑒定了停戰(zhàn)協(xié)議。美國鬼子當時是最強的,但在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聯(lián)合起來把他趕了出去,最后被迫停戰(zhàn)。今天這個情景,再見了,親人,就是1958年10月的一天,我們的最后一批志愿軍離開朝鮮,在這個時候,他們喊到:再見了,親人!就是這一幕的情景。同學們,你們聽:火車已經快要離站了,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手拉著朝鮮人民的手:再見了,親人!再見了……體驗一下,八年結下的深情,現(xiàn)在就要分手了。同座位的同學體驗一下。
(同位互道:再見了,親人。)
師:同學們,在這個時候,想一想:志愿軍戰(zhàn)士為什么這樣依依不舍?
生:這是因為他們經過生死的考驗,并且有很深很深的友誼。所以在分手的時候都說:再見了,親人。
師:她說得好不好?
師:你們看一看,她說得好,是不是事實。請自由讀書,你看一看你對書中的人物,哪一個人你對她的做法特別感動,好好讀一讀。
(學生自由地小聲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對哪一部分、哪一個人最感動?
生:我對第一節(jié)中大娘把自己的小孫孫留在了那里,卻把傷員救進了防空洞,為此她失去了唯一的親人,我對這一部分特別感動。
師:你注意這一點,小孫孫是她的什么人?
生:唯一的親人。
師:唯一的親人!體會體會,什么叫唯一?
師、生:只有一個。
師:請你來讀一讀,你是怎么感動的。
生讀。
師:同學們,唯一的小孫孫失去了,心里會怎樣?
生:她非常痛苦。
師:痛苦,應怎樣表達出來?
該生再讀。
師:很好。很有進步。把“唯一的”和“怎么能忘懷呢”強調了出來。誰再讀?
再指名一生讀。
師:為什么你能讀得這么好?
生:因為我能感受到“唯一的親人”。
師:唯一的親人失去了,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失去了我們唯一的親人,會怎樣?
再指名學生讀。(讀得很有情感。)
師:為她鼓掌。這不是朗讀的技巧好,而是對這件事情的體會深刻。
同學們想一想,這樣的人能不能叫親人?
生:能。
師:這樣的親人再不叫親人,那么什么人能叫做親人呢!我們大家一起把這一小段讀一遍。
生齊讀:“我們還記得……我們怎么能忘懷!”一段。
師:這是大娘,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她后半生要依靠的就是這位唯一的親人──她的小孫孫,現(xiàn)在她失去了這個依靠,同學們,你們說,這種悲痛,我們再來體會,為什么志愿軍叫她“親人”。
指名讀。
師:我相信你們肯定比過去讀得好得多了,因為你們滿懷著一種悲憤。同學們,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傾注自己的感情,你的感情到了,讀得就會有進步。
再指名讀這段。
師:這種情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讓我們把最后一句話再讀一遍。
生齊讀:“您說,這比山還高……我們怎么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