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教學實錄及評析
生讀:“再見了……”
師:這一次,再也沒有靦腆,沒有羞澀,只有滿腔的情感。戰爭年代,八年結下的友誼就是這樣。剛才我們討論了,親人的確有血緣關系,當然,在戰爭年代,也可以有親人關系,因為我們都付出了血與生命。那我又要提一個問題(師板書:和平時期),和平時期,就不能有親人了吧,因為沒有流血呀,沒有打仗呀,這親人是不是就找不到了?
生: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不打仗了,但是和平年代也有很多窮苦的人,政府和這個世上的很多好人都會幫助他們,幫助他們以后,他們也可以形成親人的關系。
師: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事呢?你知道嗎?剛才這位同學講的是一種現象。
生:比如說,大家都看到過電影《暖春》吧?那里面有一個窮苦的小女孩,后來有一個好心的老爺爺在山溝里撿到了她,她當時餓昏了,之后,老爺爺家里也很困難,是村長帶領全村向老爺爺家捐款,小女孩也是比較懂事的,后來上了醫科大學。
師:這些捐款人都可以稱作這個小女孩的──
生:親人。
師:有實有據,非常好。誰再講講。
生:我說一個真實的事。我們學校里面都舉辦過募捐嘛,專門給山村的窮孩子捐錢、捐物,讓他們能夠讀上書。
師:這說明我們同樣也是山村孩子的──
生:親人。
師:說得真好。有沒有其他的事情?
生:我們學校里面有個孩子得了白血病,全校都為他捐款。
師:是啊,我們全校同學都為他捐款,希望他早日康復,我們都是這個白血病孩子的──
生:親人。
師:你來講。
生:我們現在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有這樣的事,前幾天,俄羅斯傷亡很重,我們國家就給了他們支援,這也是一種親人的關系。
師:給他們一千萬元人民幣的藥物和其他的援助,這也是。
生: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為了自己》,講了在非洲的人是很窮苦的,老師組織學生一美分一美分地捐款給非洲人民,這也是一種親情。
師: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嗎?
生:是的。
師:今年是2001年,發生在2003有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在那場重大的事情中表現出了什么?
生:我想應該是美伊戰爭吧。
師:還有一件就是我們國內的“抗擊非典”,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大事。那里面有沒有親情?
生:那些可愛的白衣天使,為了病人都到了前線去,很多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師:你們還記得有些什么人和事嗎?
生:我記得可能不太清楚,我記得好像是也親自到醫院去看望非典病人。
師:同學們,到非典病人得病的區域里去,要冒著什么危險?
生:生命的危險。
師:非常危險,有一位大夫穿著三層的防護衣服,結果還是被感染了。,他的健康對于國人是多么重要,在這種時候,他能冒著生命的危險,到醫院里去看望一個普通的病人,他就是非典病人的親人。剛才同學們講了很多,有學校里發生的,有社會上發生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這點點滴滴的事情,它們都發生在什么年代?
生:和平年代。
師:和平年代有沒有動刀動槍?能不能形成親人關系?
生:能。
師:也就是說,人與人(板書:人與人,并勾畫板書)在和平年代也一樣能夠形成親人關系。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再見了,親人》講的是志愿軍與朝鮮人民的故事,我們既要對這段歷史銘刻在心,同時,我們更應該把它學會了,溶化在我們的血液中,我們應該睜開我們的眼睛去看現實的世界,親人到處都有。告訴我,怎么做,就可以使一個普通的人與人之間建立起真情。有話說的同學可以到黑板上把你想寫的一個關鍵詞寫下來,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五個字都行,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