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教學案例
[設計理念]
<<金色的魚鉤>>講述了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炊事班長為了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而犧牲了自己生命。這篇課文篇幅長,故事情節完整,如果教學時,只是平鋪直敘,學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讀懂故事的淺顯層面上。因此,我在教這一課時,在安排學生快速瀏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句,揣摩重點人物炊事班長的內心世界,從而感悟“金色的魚鉤”的真正含義。
[案例描述]
師:今天,我們學習開始學習一個關于紅軍長征的故事:<<金色的魚鉤>>,請大家讀議這篇課文,真正弄懂題目的意義。下面,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想炊事班長接受了怎樣的任務,他的任務完成得好不好,劃出有關語句,相互討論。
(學生看書,劃語句,小組討論,老師巡視。)
師:誰能說說炊事班長接受了什么任務?你從課文的那些語句看出來的?
生1:炊事班長接受了照顧三位紅軍小傷員的任務,我從“你是上級,是保姆,是勤務員”中看出來的。
師:老班長是一個怎樣的上級、保姆、勤務員?
生2:他關心戰士,他為“我們”洗衣服、釣魚,可以看出老班長每天很辛苦。
生3:他嚼草根和咽魚骨頭,讓人感動。
師:他為什么要“嚼草根和咽魚骨頭”,你怎么看?
生4:我感覺老班長很偉大,他為了把很難找到的少量食物留給三個紅軍小病號維持生命,所以他艱難地咽下這難吃的東西。
(讀:我不信……你怎么?”,讓學生體會老班長無私奉獻的精神和“我”當時的感受。)
師:從“我”當時的感受:像萬根鋼針扎著喉管,你讀懂了什么?
生5:“我”很難過,從這里也可以“我”對老班長深深的敬意。
生6:我還從老班長“眼睛壞了……一棵一棵地摸……’”可以看出:老班長的身體很虛弱。
生7:我從“我們四面尋找……昏迷不醒了。”到后文老班長說的話中,看出老班長其實是餓死的,他臨死前還在幫我們尋找食物,這是舍己為人。
師:課文中的“魚鉤”是怎么來的,課文為什么多次寫到魚鉤?
(學生看書,劃語句,小組討論。)
生8:魚鉤是老班長用縫衣針燒紅后做的。
生9:它主要是用來釣魚,在“我們”被饑餓威脅的時候,為我們補充了食物,增加了營養,所以它非常重要。
師:課文為什么寫“在這個……金色的光芒”?
生10:因為通過魚鉤可以讓“我”想起老班長為我們做的那些事。
生11:說明老班長有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在閃光。
師:對,這也是以“金色的魚鉤”為題的用意所在。
[教后反思]
<<金色的魚鉤>>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應該通過學生的讀議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它的中心思想。但是,它的篇幅較長,如果學生在學習時抓不住重點,勢必影響他們的積極性。在設計教案時,我從重點人物炊事班長“接受了什么任務”這一角度導入,讓學生從故事中走出,進入對老班長這一人物的探討,從中領悟作者的寫作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