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說課
(2)自學交流。“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兩個故事,這個環節可由半扶半放到全放,也可以直接全部放手,以課后題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自己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的(2)(3)或上面兩個問題(讀議悟法這一環節里面的)為主,分小組自學。我以課后題為主采取了的全放的教法。自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抓重點句段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在熟讀、精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比如可重點抓以下兩部分:一是藺相如“逼”秦王擊缶并記錄下來,二是“負荊請罪”中藺相如說的話。從這兩部分中,體會出他的機智勇敢和對敵寸步不讓、對友卻寬宏大量的高貴品質,突出他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思想,同時滲透了團結、愛國的思想教育。
通過自學,學生弄明白了每個故事的前因后果,然后以課后題2(說說這三個故事的聯系。)為主進一步深入探討,抓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得出結論:第一個故事的結果是第二個故事的起因,即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大功,才會有澠池之會的隨行;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即藺相如連立奇功造成廉頗與之失和。”(這一環節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本,以讀為主,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掌握了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以上為第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