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說課
3.采用多媒體演示法教學。演示起著直觀的作用,有助于突破教材的難點。此外,運用講讀法、板書法等,多法并舉,目的在于變閱讀教學“模模糊糊一大片”;為“清清楚楚一條線”。
六、學法指導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教師要成為 “善教者”,就必須進行學法指導,因“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根據本課特點,著重指導學生運用下面三種方法學習課文:
1.以課題的“借”字為線索:為什么借箭?怎樣借箭?借箭的結果怎樣?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2,從重點段入手,加強字、詞、句的訓練,避免面面俱到,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3.抓重點詞語“神機妙算”設疑導讀,以詞繞文,串珠引線,深究事情的前因后果。
七、教學程序
1. 自讀課文,自學課文程序:設疑——解疑——理解重點——體會情感——提煉中心
a設疑:自學課文,增強感知。出示思考題:(多媒體3)①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②他為什么要借箭?③他為借箭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b解疑:全班交流,找出重點。諸葛亮為借箭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多媒體4)
二十條船,每條船三十名軍士。2、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靶子,排在船的兩邊。
諸葛亮借箭的過程:(多媒體5)連船——靠近曹營——一字擺開——擂鼓吶喊——受箭——掉轉船頭——在受箭——謝箭回營
c 理解重點:(1)請一位同學說說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分別用四個字概括。
(2)諸葛亮為什么敢于向周瑜立下軍令狀,保證三天之內籌得千萬支箭?請從課文中找出一個中心詞概括說明,并用上“因為……所以……”(板書:神機妙算)
(3)“神機妙算”是什么意思?你能從課文那些方面來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綜合答案(多媒體6)a 知天文——三天后有大霧 b 識地理——順風順水 c 曉人心——深知周瑜、魯肅、曹操的為人。
2.導之以讀
通過插問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諸葛亮怎樣知天文、識地理、曉人心的?分別體現在課文什么地方?為進一步深究因果、回答問題奠定基礎,達到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目的。
綜合答案:(多媒體7)a 知天文 ①第一天不見諸葛亮的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的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時候,諸葛亮才秘密的請魯肅請到船里。②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多媒體8) b:識地理 ① 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② 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③ 曹操知道上當了,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要追也來不及了。
(多媒體9)c 曉人心 ①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②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我們看不清虛實,只有放箭。” ③ 諸葛亮笑著說:“霧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我們只管飲酒作樂,天亮了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