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實施研究性學習訓練的探討課──王崧舟《草船借箭》教例賞析
指名回答:
① 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② 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中,寫諸葛亮說話的地方有11處之多,但只有這個地方寫到了諸葛亮的笑。你們說,諸葛亮他在笑誰?”
(聯系魯肅的吃驚,指出他在笑魯肅的忠厚老實、不知底細,這是寬厚的笑、幽默的笑;聯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輕易中計,這是諷刺的笑、輕蔑的笑;聯系“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陰謀落空,這是瀟灑的笑、勝利的笑。)
⑵ “老師覺得諸葛亮的話并沒有說完。‘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寫出來嗎?”
(學生練筆,寫后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例示: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們真是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么課文為什么不把這些話寫出來呢?”
(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2、以“懂地利”為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引導學生找出:
⑴ 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⑵ 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20多里,追也來不及了。)討論:諸葛亮是怎樣算準借箭的地理位置的。
【賞析】
在小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的訓練呢?浙江省特級教師王崧舟設計并執教的《草船借箭》(第10冊第19課)這一堂課,對此作了極有價值的探討,對我們很有借鑒作用。
要在閱讀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訓練,就得先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然后圍繞研究專題進行研究性學習。這一堂課,王老師引導學生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是對課文的主題研究,即是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研究。之后就圍繞著“神機妙算”這一研究專題,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閱讀實踐活動。
1、強化自主性閱讀:
自主性閱讀,就是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教師只起引導、點撥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關于自主性閱讀,我們不是沒有實施,只是實施得不夠扎實、到位,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還不夠自主。甚至有的時候,只圖形式,走過場,最終還是由教師的分析講解代替。這一堂課,王老師強化了自主性閱讀,使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自主感悟貫串于課堂訓練的始終。例如,“這篇課文最有研究價值的詞語是什么?”王老師沒有把現成的答案端給學生,而是強調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到位,之后引導學生研究、感悟。經研究、感悟后,學生一致認為是“神機妙算”。再如,確定主題研究之后,王老師不作任何的分析講解,而是要學生自己閱讀課文,自己感悟到哪些詞語、哪些句子體現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接著,又以諸葛亮“識人心”和“懂地利”為例,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有關句子,并仔細品味,自主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顯然,這是強化了自主性閱讀,為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的訓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