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穿梭、郎中”三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進行細節描寫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一個人在臨死前,可能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們看看大地主嚴監生臨死前是怎么做的?
〔這樣的導語緊扣課文內容,直奔主題,為下面的學文做了很好的鋪墊!
2. 出示課題。(板書)
3.嚴監生是誰呢?大家閱讀書上133頁的介紹。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輕聲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利用上下文、參照課文注釋的方法理解不懂的字詞。實在讀不懂的字詞就劃出來。
〔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教給學生理解詞意的方法,掃清閱讀障礙〕
2.指名朗讀,正音。理解不懂的詞義。(出示小黑板)
〔這個環節通過大家的交流,理解難的詞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3.快速默讀課文,交流:短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想象人物形象 〔〕
1.師范讀課文,生看著課文,邊聽邊想象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
2.交流,達成共識。
①嚴監生臨死前是什么樣子的,誰來介紹給大家?
〔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將自己腦海中的嚴監生臨死前樣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
②嚴監生這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本質的)
〔讓學生從整體感受人物的形象,這是一個綜合理解的過程!
③請同學們先找出有關語句細致地讀一讀,并根據他的動作、神態的變化揣測他臨死前的心理活動,然后同桌交流一下。
〔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也是一個感知語言文字的分析過程。通過交流,互相補充,互相提升!
③指名交流。(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四、精讀課文,體驗人物內心世界
出示句子: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1.你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好嗎?好在哪里?
①由“總”字體會到嚴監生垂死掙扎的時間之長,從而引發討論:病情惡化到這種程度,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他在想什么?
②從幾個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兩根燈芯草,竟然讓臨死前的嚴監生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兩根燈芯草在他的心中是這么的重要,可見他是多么吝嗇。)
〔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感悟副詞、動作描寫對刻劃人物形象的作用,感受語言表達的精彩之處,提高欣賞語言文字的能力!
2.出示以下四個句子,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①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②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③他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④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緊緊抓住描寫嚴監生動作、神態的細節的句子,讓學生在讀中比較、在比較中品讀,深切地體會了人物的焦急內心以及愛財勝過生命的吝嗇鬼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