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通用14篇)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讀中感悟嚴監生這一入木三分的吝嗇鬼形象,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2.品中鑒賞作者高超的諷刺藝術、經典的細節描寫,學習作家抓住人物動作、神態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題引入
1.簡介《儒林外史》
、、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有許多優秀的著作。有這樣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大文豪魯迅先生就非常推崇它,甚至連寫作風格都深受影響。知道是哪部小說嗎?(《儒林外史》)
作者是清朝的吳敬梓。(強調“梓”的讀音。)
、 “儒”指的就是——(讀書人),那么,許多讀書人,則稱之為——(“儒林”)。在這部小說里,吳敬梓用諷刺的手法,刻畫了一群可笑又可悲的古代讀書人。
2.揭示課題
、 今天,我們就去認識其中的一位。(板書:嚴監生)(強調“監”的讀音。)
、 這嚴監生姓嚴,名——?
“監生”是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稱號,就像我們常說的李秀才,王舉人之類的,這位姓嚴的監生原名嚴致和,他這“監生”,是用錢捐來的,也就是花錢買來的。
3.感受“富有”。
、 他可有錢啦!我們來看看《儒林外史》中的描述:屏幕出示句子——“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指名讀。
、 什么感覺?(家財萬貫啊!富得流油啊!富可敵國。。
是啊,在那個時代,10兩銀子,就夠一戶普通人家用一年了,所以,用現在的話說,嚴監生絕對是—個(大富翁,大富豪)
二、初讀,感受“吝嗇”
1.這么富有,他臨死前是怎么過的呢?(板書:臨死前)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大聲朗讀這篇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釋,多讀幾次。
這是一篇古代的白話文,有些說法和我們現在不太一樣。讓我來考考你:比如,文中稱男孩子為 ,稱中醫的醫生為,又叫,所有的親戚,叫 。
再來考考你:再不回頭,一聲不倒一聲的:,登時:。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你可真會讀書,懂得用注釋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拗口的詞語。
三、輻射文本,以寫促讀
——課文里再不回頭的意思是?(病情很重,再不見輕)你還從哪里看出嚴監生病得很重?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
句子一: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手指頭!
個讀,這個句子比較長,可不好讀,大家也試著讀讀這個語句,個讀
2、讀著讀著,面對嚴監生的病情,你想到了哪些詞語來形容?
。ㄑ傺僖幌ⅰ⑸刮!⑽T诘┫Α
3、就是這樣一個(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的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伸著兩根手指頭,教師板書,總不得斷氣就是——(生:一直沒有斷氣)這里的總就是——(一直)
4、教師手指“總”,從這個字眼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有心事放不下)
教師:來,融入這樣的感受我們再來讀讀這一句。(齊讀)
5、嚴監生“總不得斷氣”,他究竟還有什么放不下呢?面對嚴監生的那兩根手指,家人紛紛猜測,他們是怎么猜的,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有關句子。
首先出場的是——大侄子、誰來讀(讀得很流利,有幾分古人的韻味)
緊接著——二侄子,請你讀
還有誰也來了——奶媽,誰來讀
同學們讀讀這幾個語句。
6、他們猜對了沒有?(生:沒有,從反應上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 哦,第一次: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第二次: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依然是兩根手指
第三次: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7、——還是兩根手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同學們,臨死之前,嚴監生應該關心的是(自己的生命),還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好的呢?此時,他應該最牽掛自己的是(自己的親人),還有什么比親情更可貴的呢?可是,此時,嚴監生念念不忘的不是為了沒有見面的親人,更不是為了沒有交代清楚的遺產,而是(板書:一莖燈草)
五、回讀課文,品味語句
1、你是怎么知道的?(嚴監生的妻子趙氏猜中了)
2、面對這樣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此時此刻,你想用什么詞語來評價嚴監生?
(吝嗇、一毛不拔、啼笑皆非)
是節約么?一屋的人,一盞油燈,兩莖燈草所能發出的光實在有限,屋里還是昏暗的,這可比不得我們現在的電燈。這樣的節約大大超出了人之常情,過分的節約就是(吝嗇)了。
3、為了那兩莖燈芯,嚴監生之前是怎么念念不忘呢?讓我們再來看這三組句子——
出示句子:
當大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
句子一: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l自讀
l因此,盡管身體極度的虛弱,盡管他喉嚨里的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得,他還是伸著兩個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你想,那是怎樣的搖頭?(用力、氣憤)
l對嚴監生來說,那兩莖燈草燒去的僅僅只是那么點煤油嗎?還燒去了他的(銀子、生命)。
l所以他面對大侄子的猜測時——生讀
當二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時——
句子二: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l他把兩眼——(滴溜圓)
把頭——(狠狠搖了幾搖)
越發——(指的緊了)
l面對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吝嗇得嚴監生的內心一定——(急切、心急火燎)
l誰能融入這份感受,再來讀讀這個語句。
——你的表情告訴了我,你對這段話有了比較深的感觸,請你來讀,好嗎?
聽著你的朗讀,我們仿佛來到了嚴監生的身邊,仿佛看到了那兩根直直挺立的手指。
——聽的出,每個字都用心在讀。
當奶媽猜想也許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身邊故此紀念時——
句子三: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l個讀,沒人能理解,沒人能讀懂,現在嚴監生把眼閉著搖頭,他的內心只有——(失望)帶著失望一起讀
l面對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媽一再地不理解兩根指頭的含義,嚴監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啊!如果可以,他會怎么說呢,讓我們來當一回嚴監生的代言人吧?
生:你看那燈盞里的兩莖燈草正燃著呢,該費了多少油啊!這哪里燃的是油啊,分明燃的都是銀子啊!這樣白白地糟蹋錢財,叫我如何斷得了這口氣喲!
生:奶媽,虧你還在我家呆了這么多年,竟連我的這點心思都不懂,真是氣死我了!
生:趙氏啊,到底還是你明白我的心思!挑掉一莖,這下我就放心了!
……
六、體會表達,學習語言
1、想象得真妙!你們簡直就是嚴監生的代言人嘛!都說:“言為心聲”,作者吳敬梓為什么不寫嚴監生的語言。堪堰@些都加上不是更具體,更能突出嚴監生的吝嗇嗎?
。ㄐ〗Y:看來咱們寫人哪,還得聯系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
2.既然說話不行,那心里想想總行吧!把這些話都改為嚴監生的心理活動,這樣好嗎?
[預設:
a、老是寫心里想心里想有點重復的感受。
b、我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蟲,他想什么,寫出來也不太合理。
c、把他的心理活動全寫出,這樣就沒有懸念了,他心里想什么一清二楚,對讀者的吸引力就不強了。
d、什么都寫出來了,讀者就沒有想象的余地了。]
好一個懸念,將一個想象的余地,想象是最美妙的!這就叫做留有空白,這就叫做令人回味,任何的補白都是畫蛇添足。這樣的描寫,就叫傳神,這樣的描寫,就叫絕妙。
3、正是作家吳敬梓對人物的傳神刻畫,才讓這個個性鮮明的嚴監生從文字中站了起來,下面就讓我們拿起書,再來體會作者那凝練的語句。
當大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當二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時——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當奶媽猜想也許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身邊故此紀念時——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4、剛才同學們讀得都是描寫嚴監生什么的語句?(動作和神態)
5、同學們,作者抓住嚴監生臨死前的一個動作,一個非常經典的動作,展開細致的描寫,這叫什么描寫?(細節描寫)
七、閱讀比較:
吳敬梓把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們過目不忘。同學們,在文壇上還有四大吝嗇鬼,想知道嗎?(出示課件)
師:他們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吝嗇鬼》中的阿巴貢、《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葛朗臺臨死前的精彩片段。你們自己看看,讀一讀。 (生自由讀發的資料)
師:誰能談談你讀后的體會。
生:葛朗臺跟嚴監生一樣是個吝嗇鬼。
生:我覺得葛朗臺不僅吝嗇而且貪婪。他臨死前還見錢眼開,真可恨!
生:這段短話描寫很精彩,像今天的課文一樣注意了細節描寫。很細致的描寫了葛朗臺看到法器時的眼睛及肉瘤和手的動作,刻畫了一個守財奴形象。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文學名著中像這樣的精彩描寫比比皆是。若沉醉其間,你一定會為之陶醉,為之神往,你的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共同徜徉在文學的海洋中吧。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這個片段選自清代著名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一個愛錢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本片段雖然只有短短412個文字,但是作者吳敬梓卻通過他的一支生花妙筆,巧妙運用一連串的表達方法,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文學史上不朽的文學形象——吝嗇鬼嚴監生,是我們學習刻畫人物的絕佳范本。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基于這樣兩個基本理念:一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把課堂變為學堂,摒棄碎問碎答的教學模式,將全課劃分為三個主要板塊,每個板塊都是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主,教師盡量“隱藏”到“幕后”,只在適當的時候為學生提供一點必要的幫助或點撥;二是突出語文課的本體,摒棄繁瑣的內容分析,而將教學重點放在對本文表達方法的探究上,并通過表達方法的探究,豐滿對人物形象的感受,指導學生今后的習作,初步掌握閱讀類似文章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監、侄、郎等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穿梭、郎中、諸親六眷、挑掉、登時”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
3.感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感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制作簡易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節新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2.介紹文章背景:
本文選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后期知識分子及官紳活動和精神面貌。
作者吳敬梓,字敏軒,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設計意圖]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惜時如金。背景介紹簡潔明了,利于學生了解相關文化背景和文學常識。
二、學課文,練朗讀
1.這是一篇古白話文,和我們現在學習的課文有些不同,大家讀的時候可能有些拗口,可以稍稍讀得慢一點,讀正確,讀通順。不大懂的地方,可以看看下面的注釋。老師相信你們最后可以把課文讀得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的。開始吧!
2.指名讀,評議指導。重點指導讀好人物說話的語氣、神態,如怎樣讀好趙氏的話。
3.師范讀。
4.小組賽讀。點評。
[設計意圖] 通過形式多樣的讀,取得一箭雙雕的效果,既訓練了朗讀能力,又逐步熟悉課文。教師的指導要言不煩,頗具針對性,示范很有必要。
三、學課文,識人物
1.在剛才的讀書活動中,大家認識了誰呀?
2.說說你眼中的嚴監生。
。▽W生說,師相機板書:吝嗇鬼、守財奴)
3.小結:
嚴監生是一個很有錢的人。
嚴監生是一個很吝嗇的人。
嚴監生是一個很可笑的人。
嚴監生是一個很迂腐的人。
嚴監生是一個很悲哀的人。
[設計意圖]課文理解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兩個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教師小結十分獨特。這個板塊花時不多,說明理解課文內容很容易達到,不是本課教學重點。
四、學課文,悟技巧
1.這篇短文可以說是寫作技巧的百寶箱。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寫的特別精妙?可以一邊讀一邊做批注,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2.學生活動。
3.學生交流匯報,師相機點評。
[設計意圖] 繼續大膽放手讓學生活動,這樣的課堂是真正屬于學生的課堂。課堂生成遠遠不是教師所能預料的,對教師教材研讀深度和應變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4.教師引導學生一一梳理。
。1)虛實結合,突出特點
【ppt出示表現嚴監生病重的句子!
a.指名讀,生邊聽邊找:哪些句子告訴我們嚴監生病得很重?
b.引導學生將這些句子分為兩類:
第一類: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
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
第二類: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
到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
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
c.大家看,同樣是寫嚴監生病重,這些句子有什么區別?
d.教師小結:直接寫嚴監生病重的句子是正面描寫,也叫實寫;通過描寫其他人來表現嚴監生病重的句子是側面描寫,也叫虛寫。這種寫作技巧叫:虛實結合,突出特點。
。2)巧設懸念,抓住讀者
【ppt出示句子: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伸出兩個指頭!
a.讀到這里你特別想知道什么?
——(兩根指頭到底指什么?)
b.對啊,兩根指頭到底指什么呢?是什么東西如此重要,竟讓臨死前的嚴監生這般牽掛呢?你想知道答案嗎?那該怎么辦?
——(迫不及待地往下讀。)
那你就中了作者的“圈套”了,作者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這就是懸念的作用。有了懸念,故事就好看。你能舉個例子嗎?
c.教師小結:有了懸念的文學作品引人入勝,讓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這種寫作技巧叫:巧設懸念,抓住讀者。
。3)細節刻畫,表現內心。
【ppt出示眾人猜測及嚴監生反應的句子】
a.找出嚴監生反應的句子,讀一讀。你中體會到了什么?說一說。
——(嚴監生的心急如焚、痛苦失望)
b.教師引讀:
當大侄子猜測時: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當二侄子猜測時: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當奶媽猜測時: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嚴監生想說什么呀?
c.我們能對嚴監生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都是因為作者對臨死前嚴監生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這也是我們刻畫人物形象最常用到的方法,這種寫作技巧叫:細節刻畫,表現內心。
。4)尺水興波,層層渲染
【ppt出示改寫過的文章: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近上前道:“爺,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挑掉一莖就是了!闭f罷,走去挑掉一莖。嚴監生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a.這樣改寫怎么樣?為什么?
b.對呀,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直接告訴大家謎底就沒意思了。
c.指導讀出原文層層遞進的味道。
d.教師小結:這種寫作技巧叫:尺水興波,層層渲染。
。5)制造反差,極盡諷刺
【ppt出示嚴監生斷不了氣與趙氏挑掉一莖燈草后咽氣的對比!
a. 生齊讀。
b. 故事的結局跟你想象的一樣嗎?為什么?
c. 說說燈草,想像一莖燈草的價值。
——(點一晚費油約兩毛錢。)
d. 嚴監生這樣一個富家翁,臨死前倔強的伸著兩個指頭,牽掛的不是兩個親人,不是兩筆銀子,也不是兩位舅爺,更不是為了自己死后拋棄的孤兒寡母,而僅僅是燈盞里的兩莖燈草。這種強烈的對比,真是大大地出乎我們所有人的意料,讓人啼笑皆非。作者通過這種對比對吝嗇的嚴監生進行了無情的諷刺!這種寫作技巧叫:制造反差,極盡諷刺。
5.技巧小結:回過頭來我們看一看,短短412個文字,竟然蘊藏著這么多的精妙之處(學生齊讀):
虛實結合,突出特點。
巧設懸念,抓住讀者。
細節刻畫,表現內心。
尺水興波,層層渲染。
制造反差,極盡諷刺。
[設計意圖] 教師帶領學生對文章表達方法的梳理,是在學生充分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一個相對清晰、完整、系統的印象。這個板塊的教學可以根據前面學生活動的情況靈活調整詳略。在梳理表達技巧過程中安排的幾次讀,也頗具匠心。
6.現在,你有何感想?
——(作者真是天才。
——(作者吳敬梓和小說中的嚴監生一起被載入了文學的史冊。
——(這就是經典。
7. 讓我們再次走進經典!
學生有感情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在領會表達方法的基礎上,再談感想,水到渠成。學生對文本、對作者、對主人公的認識明顯深刻了許多,在認知結構上發生了明顯變化。齊讀安排很有必要,成為學生表達總體感受的最好方式。
五、課堂小結
這樣的經典片段在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中比比皆是。閱讀這些經典作品,我們既可以欣賞到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又可以感受到語言的無窮魅力!同學們,趕緊捧出這些文學名著,讀起來吧!
六、布置作業
嘗試運用其中一兩種方法寫一個片段,表現一個你熟悉的人。
[設計意圖] 結課與開課同樣簡潔明快,毫不拖泥帶水。閱讀名著,仿寫片段的作業完全能落到實處。
附:板書設計
臨死前的嚴監生
吝嗇鬼 守財奴
諷刺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侄兒、穿梭、郎中、諸親六眷、挑掉、登時”等字音。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
3、體會作者通過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方面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交流《水滸傳》里的人物特點。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同樣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吳敬梓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板書:嚴監生)注意“監”讀第四聲,他的原名叫嚴致和,那為什么叫他監生呢?
3、簡單介紹嚴監生。就是這樣一個有錢的財主,在臨死前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舉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
二、熟讀課文,感知故事大意。
1、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再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檢查讀書效果。出示詞語:諸親六眷、侄子、哥子、一聲不倒一聲、登時、兩莖燈草、挑掉。讀詞正音,理解詞語。
3、用一兩句話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 聚集重點,感悟人物形象。
1、假如你就在嚴監生的旁邊,面對他臨死前伸出的那兩根手指,你會作何猜想?
2、諸親六眷作出了哪些猜測,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和同桌交流交流。
3、一般人死前會牽掛些什么?
可是,嚴監生臨死前居然牽掛兩莖燈草,這實在出人意料。為了區區兩莖燈草,他之前是如何念念不忘呢?讓我們看看他臨死前的反應,細細地品讀品讀。
四、回讀課文,品味作者語言。
1、細讀句子,朗讀感受嚴監生臨死前的形象,出示句子: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手指頭。
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如果此時你就站在嚴監生床前,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五、總結寫法,拓展閱讀。
1、讀句子,體會寫法。
作者抓住嚴監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指頭的經典動作,通過動作、神態進行細致的描寫,這叫——細節描寫。
2、出示四大吝嗇鬼和葛朗臺臨死前的片斷,交流體會
末了,終于到了彌留時候,那幾日老頭兒結實的身子進入了毀滅的階段。女兒歐也妮把金器鋪在桌上,他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有時他說一句“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沖著女兒“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
3、今天,通過對《臨死前的嚴監生》這篇文章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嚴監生的格外吝嗇,也知道了,只要抓住了他與眾不同的一面進行描寫,就可以描寫出一個人的特點,他自然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學名著中像這樣精彩的描寫比比皆是,課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反思
今天舉行了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我教學了《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本文選自《儒林外史》,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嚴監生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嚴監生伸出的這兩個指頭代表的究竟是什么?”這一線索來貫穿整堂課的教學,總共分成三個步驟來教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二、細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三、總結寫法。第二部分我又分成四塊來教學,首先引導學生體會嚴監生病情的嚴重,即學習課文的1至7句。再通過學習“嚴監生喉嚨里的痰……伸著兩個指頭”一句,引導學生質疑,嚴監生的病情都這么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接著再由這個疑問引出三位親人和嚴監生的對話,最后揭曉答案,從而體會嚴監生這一吝嗇鬼的形象。
在備課時,我盡量備得詳細,老師說的過渡語,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我都進行了預設。如在體會嚴監生病情的嚴重時,如果學生沒有在1至7句中體會,而是講到“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句,我該怎么辦?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都把想到的寫下來,反復的琢磨。整節課中我認為最好的設計是兩個想像說話,一是在三個親人猜測錯誤時請學生想像嚴監生可能會對他們說些什么?二是在趙氏挑掉一莖燈草后請學生想像嚴監生可能會對趙氏說些什么?這兩個想像說話訓練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地走進嚴監生的內心世界,把他不能說的話說出來,另一方面也給較為嚴肅的課堂增添了一些活躍的氣氛。
不過整堂課還是有很多遺憾之處的,一是學生對于嚴監生的三次動作體會得還不到位,一次比一次著急這樣一個過程在教學時沒有體現出來,如果在教學時課件單獨把這三句出示出來的話再讓學生體會的話可能會好一些。二是教師上課的激qing不夠,整堂課氣氛顯得有點沉悶,教師的語言沒有隨著上課的節奏而起伏。三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到位,表現為評價比較單一以及對學生的回答沒有進行歸納或者提升,教師只起到了一個串聯的作用,這也導致了學生對文本體會得不夠深刻。
還是應該感謝這次活動,給了我一個鍛煉的機會,也讓我認清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收獲不小。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臨死前的嚴監生》是第22課《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二個片段,選自《儒林外史》。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死前牽掛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作者運用藝術夸張的描寫,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活生生地刻畫了一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學情分析:
本片段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活生生地刻畫了一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學生的學習,一是通過悟、想、觀感悟嚴監生的形象;二是通過抓住描寫嚴監生臨死前動作、神態的句子,猜想他的內心活動,從而在內心深化形象,并體會作者描寫此人物的寫法;三是學習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學習中運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生字,積累新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在讀、悟、想、觀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及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2、引導學生抓住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的句子,加以品析,并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將個人獨立思考與全班合作交流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品析中感受人物形象,學習寫人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2、引導學生感受人性美的光輝,鄙棄那些丑惡的東西。
重點:結合具體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難點:
1、根據人物的動作、神態的變化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
2、學習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由讀人到寫人。
教法與學法:
師:創設情境,講解法、引導法;
生:感情誦讀,邊讀邊想象,讀、說、寫相結合。
教學準備:
教師:相關課件
學生:了解有關作品,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以你們的生活經驗你們認為一般人在臨死前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學生各抒己見)
師:一個大地主,他擁有十多萬兩銀子,請大家設想一下他臨死時會是怎樣一種情景?
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
師:語言大師吳敬梓用簡潔的筆墨,細致地為我們勾勒了一個大地主臨死前的情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
2、揭題,板題。(強調“監”的讀音)
。1)簡介嚴監生。
。2)簡介《儒林外史》。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為后面學習課文做鋪墊。)
二、檢查預習效果。(課件出示)
1、詞語。
2、用簡潔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三、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1、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思考:嚴監生是因為什么而即將死去?(生病)他病到什么程度呢?
2、學生反饋,教師課件出示句子。
3、師:是呀,嚴監生已經病到這種程度了,是為什么呢?(課件出示嚴監生生平的描述)那么他臨死前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
4、聽課文朗讀,閉上眼睛想象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然后在班上交流。
5、看人物,感形象。(課件出示嚴監生臨死前的動畫)
6、說說嚴監生你認為嚴監生是怎樣一個人?(愛財如命)
。ㄔO計意圖:通過讀悟想看感受嚴監生的形象,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三、精讀課文,深化人物形象,滲透寫法。
過度:那么你們從文中的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嚴監生的愛財如命。
1、品讀描寫嚴監生臨死前動作、神態的句子。
(1)、默讀課文,小組合作找出描寫嚴監生臨死前動作、神態的句子。
。2)、學生反饋。
2、感悟動作、神態的變化,為鮮活人物形象帶來的效果,體會寫法。
(1)、對照課文具體談談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的變化。
。2)、抓重點詞明變化。(板書重點詞)
。3)、根據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的猜測嚴監生臨死前的心理活動。(課件出示句子)
(4)、小結。
3、拓展延伸。
如果此時你就站在嚴監生的床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4、指導朗讀。
。ㄔ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的語句深化人物的鮮明形象,揣測人物的心理活動,并在頭腦中留下印象。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四、體會寫法。
1、這篇短文作者用什么方法來刻畫嚴監生這個人物的特點?
2、作者為什么不用語言描寫來刻畫嚴監生呢?
。ㄔO計意圖:幫助學生積累寫人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確的使用描寫人物的方法,并激發學生在以后的習作中運用。)
五、作業。
1、閱讀拓展。
作家吳敬梓有辛辣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吝嗇鬼形象,有著較強的諷刺意味。嚴監生只是世界四大吝嗇鬼之一,那其余的三個吝嗇鬼有什么特點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小說。相信通過大家課外的比較閱讀,一定有更多的發現。
。ㄔO計意圖: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2、練習寫人。
觀察我們的一位同學或老師,用我們掌握的方法,對他們進行一段描寫,要寫出他們的特點,寫完后讀給大家聽。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一節優質課就體現在:學生在學完一課后能否有所收獲,能否將學到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
教后反思
一節課下來,喜悅的心情久久未能退去。這時的喜悅不是因為聽課教師的稱贊,也不是因為評委的好評。而是因為我還沉靜在和學生愉悅的教學中:學生默契的配合、積極的發言、獨特的見解、活躍的學習氛圍,讓我感受到了教學的快樂。
本節課我教學的是第22課《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二個片段《臨死前的嚴監生》,選自《儒林外史》。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死前牽掛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作者運用藝術夸張的描寫,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活生生地刻畫了一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這一節課,主要讓學生感悟嚴監生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和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動作、神態凸顯人物特點的方法。為了達到這兩個教學目標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感受不同。
在這個片段看起來很容易挖出主旨,但對于正處享受生活、享受童趣的學生來說,怎能領會生離死別的那一刻。所以在教學伊始我創設情境,層層遞進,讓學生設想一個一般人、一個擁有上十萬兩銀子的大地主在臨死前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并從后面的學習中感受到嚴監生和別人的不同,從而體現嚴監生的鮮明形象。我先讓學生說說一個一般人會在臨死前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在問題一提出時,我看到了孩子們詫異的眼神。起初沒人發表看法,我想:應該是他們頭腦中從沒有這個概念吧。過了片刻,有一兩個小手舉了起來,一個同學說:“他應該會想他死后他的后人怎么辦。”另一個學生說:“他可能想我怎么這么快就要死了。”隨即慢慢增多。到設想一個擁有上十萬兩銀子的大地主臨死前會是怎樣一番情景時,教室里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有的同學說:“他可能會想我死后我的財產怎么辦呢?”有的同學說:“他可能會想我要給自己建一座黃金墳墓。”有的同學說:“他可能會想怎么給后人分配遺產。”……此時我懸起的心落了下來,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聰明、可愛。
二、利用多種途徑,整體感受人物形象。
這個片段作者塑造了一個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為了讓學生很好的感受這一形象,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出發:
1、借助文本和課件展示資料,讓學生了解嚴監生的病情、病因,從理性上感悟人物的形象。在這一環節教學時,引導學生交流描寫嚴監生的病情的句子后,讓學生用一個詞來概括嚴監生的病情將課堂推向了高潮。有的說病入膏肓;有的說氣息奄奄;有的說命懸一線;還有的說行將就木……讓我感受到了這個班學生詞匯的豐富,可見學生具有善于積累詞匯的好習慣。
2、借助課件讓學生聽課文朗讀,閉目想象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學生邊聽邊想象,臉色微嚴,好像就在嚴監生的身邊。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說想象到了骨瘦如柴的嚴監生;有的說想象到嚴監生喉嚨里的痰一進一出的樣子;有的說想象到了嚴監生顴骨凸顯,奄奄一息的樣子……學生對嚴監生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由理性升華到了感性。
3、再現形象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親眼目睹嚴監生臨死前的動畫,,使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融合。學生對“一個名字”“一個場景”由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進而,再讓學生說說你認為嚴監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時,同學們個個踴躍發表意見,迸發出深刻體會后的詞眼,如愛財如命、吝嗇、守財奴……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形象特點。
三、品讀詞句,在感受人物形象中悟寫法。
在教學中每一個教學環節看似孤立,然而卻又緊密相連。這一環節我從讓學生找文中描寫嚴監生動作、神態的句子入手,其次讓學生發現人物動作、神態的變化,并根據人物的動作、神態揣測人物的內心活動。這樣既能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又能讓學生微淺的意識到恰到好處的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能使讀者感受到人物的內心活動。這也是這一節課中的難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但對于說的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正確不做評判。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大膽的去揣測,了解作者這一寫法,為下一環節總結本片段的寫作特點打下基礎。有幾個同學的揣測讓我和在坐的聽課教師聽后都驚嘆不已,其生想象豐富、合情合理,而且語言流暢,連我都想開口叫好,將教學又一次推向了高潮。我覺得能達到這種程度已經在我的預料之外,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總之,在這一節課中有成功的地方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讓學生通過嚴監生的動作、神態揣測他的內心活動時,引導的不到位,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有點少。在最后體會寫法時,因為考慮到時間的問題處理得有點倉促。今后我會繼續加強業務學習,使自己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學習重難點】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小黑板、掛圖等。
2、學生:閱讀《儒林外史》,收集關于作家吳敬梓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閱讀鋪墊
1、交流《儒林外史》的讀后體會。
2、教師小結:
作者吳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親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變故。他對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這在當時是很難被社會所容的,這使他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下層知識分子與普通民眾,為熟悉他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這樣就從個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轉向對社會不滿與批批判上來。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開始了《儒林外史》的創作。這部小說描繪了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靈,表現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將要崩潰的趨勢,也描繪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市民心態以及在名利驅使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對一個有錢人嚴監生臨死前的描寫與心靈刻畫,成為“千古絕唱”,被人們津津樂道。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這篇課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學們經過認真練習,同學們一定能夠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
3、檢查讀書效果,有針對性地檢查平時讀書機會相對較少的學生,隨時正音:
嚴監(jiàn) 諸親六眷(juàn) 兩莖(jīng)。
4、自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寫了誰?這個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學生自讀思考。
6、交流對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縱向聯系,感悟“吝嗇”
出示語段: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搖了兩三搖。”
1、讀了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語來形容嚴監生此時的病情?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聽老師把這句話讀一遍,大家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老師故意讀漏“總”字。)
3、學生評讀,由“總”字讓學生體會嚴監生垂死掙扎的時間之長,從而引發討論:
病情惡化到這種程度,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他在想什么?
。ㄗ寣W生揣摩人物內心,進行心理活動描寫的訓練。)
4、這句話中,有幾個關于嚴監生的動作的描寫,你能找出來嗎?
5、從幾個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
。▋筛鶡粜静荩谷蛔屌R死前的嚴監生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兩根燈芯草在他的心中是這么的重要,可見他是多么吝嗇。)
6、在聽了大侄子的話后,他又有怎樣的舉動?“搖了兩三搖”,如果把它換成“搖了搖”可以嗎?說說你的見解。
(讓學生體會嚴監生此時的焦急。)
7、此時的嚴監生又會怎樣想呢?
8、練習朗讀,學生評讀。
9、在本文中,像剛才提到的動作的描寫還有幾處,你能找出來嗎?
10、根據學生回答梳理:
與大侄子的交流伸出兩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與二侄子的交流越發指得緊了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與奶媽的交流那手只是指著不動把眼閉著搖頭與趙氏的交流點一點頭把手垂下
11、從這些動作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ń辜钡募觿∨c吝嗇。)
12、體會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后面話,要讀出心理的變化。
四、課后作業
有條件的同學閱讀《守財奴》中葛朗臺臨死前的片段。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侄兒、穿梭、郎中、諸親六眷、挑掉、登時”等字音。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
3、體會作者通過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方面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交流《水滸傳》里的人物特點。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同樣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吳敬梓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板書:嚴監生)注意“監”讀第四聲,他的原名叫嚴致和,那為什么叫他監生呢?
3、簡單介紹嚴監生。就是這樣一個有錢的財主,在臨死前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舉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
二、熟讀課文,感知故事大意。
1、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再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檢查讀書效果。出示詞語:諸親六眷、侄子、哥子、一聲不倒一聲、登時、兩莖燈草、挑掉。讀詞正音,理解詞語。
3、用一兩句話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 聚集重點,感悟人物形象。
1、假如你就在嚴監生的旁邊,面對他臨死前伸出的那兩根手指,你會作何猜想?
2、諸親六眷作出了哪些猜測,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和同桌交流交流。
3、一般人死前會牽掛些什么?
可是,嚴監生臨死前居然牽掛兩莖燈草,這實在出人意料。為了區區兩莖燈草,他之前是如何念念不忘呢?讓我們看看他臨死前的反應,細細地品讀品讀。
四、回讀課文,品味作者語言。
1、細讀句子,朗讀感受嚴監生臨死前的形象,出示句子: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手指頭。
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如果此時你就站在嚴監生床前,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五、總結寫法,拓展閱讀。
1、讀句子,體會寫法。
作者抓住嚴監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指頭的經典動作,通過動作、神態進行細致的描寫,這叫——細節描寫。
2、出示四大吝嗇鬼和葛朗臺臨死前的片斷,交流體會
末了,終于到了彌留時候,那幾日老頭兒結實的身子進入了毀滅的階段。女兒歐也妮把金器鋪在桌上,他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有時他說一句“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沖著女兒“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
3、今天,通過對《臨死前的嚴監生》這篇文章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嚴監生的格外吝嗇,也知道了,只要抓住了他與眾不同的一面進行描寫,就可以描寫出一個人的特點,他自然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學名著中像這樣精彩的描寫比比皆是,課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到嚴監生吝嗇的形象。
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利用課文留下的空白,補充人物的心理活動。
3、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初讀課文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人物描寫一組》的第二個片段,我們一起讀課題《臨死前的嚴監生》。
關于嚴監生你已經了解了什么?
生:監生的意思。嚴監生家財萬貫。
師:昨天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但是清朝時期的語言和我們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和用語習慣不太一樣,可能比較拗口,F在就請同學們放聲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嚴監生在臨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自讀課文。
師:哪些同學愿意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把課文讀通順。
生:輪讀課文,并糾正字音。
師:通過剛才的自讀,輪讀,你想想嚴監生在臨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燈里有兩莖燈芯,太浪費了。
師:我有沒有聽錯,嚴監生在臨死前居然想的是兩莖燈芯。一般人在臨死前會想什么?
生:親人,故友……
師:是呀,兩莖燈心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二、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整體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寫手法: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細細讀課文,你從嚴監生的哪些表現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念念不忘這兩莖燈芯,請劃出描寫嚴監生的句子。
隨機出示: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了,登時就沒了氣。
2、感受嚴監生“愛錢甚命”的心態:
師:你是怎樣感受到的?
預設:
生:嚴監生病得很嚴重,我從痰響得一進一出中知道的。
師:你們知道嚴監生的病為什么會病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示:
在《儒林外史》的第五回這樣寫道:
1、過了燈節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時撐著……后來就漸漸飲食不進,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銀子吃人參。
2、這嚴致和是個監生,家私豪富,足有十多萬銀子。
師:他是因為沒錢吃藥嗎?
生:不是,他是因為舍不得銀子。
師:那么在他的眼里銀子與性命熟輕熟重?
生:是銀子。
師: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
3、通過“指”感受到嚴監生焦急的心情,初步感受嚴監生的吝嗇:
師:你還感受了到什么?
生:嚴監生開始是“伸著兩根手指,接著是指得緊了,最后是指著不動了”他在隨時都可能一命嗚呼的時候,心里只有油燈。
生:頭搖了兩三搖,狠狠搖了搖,閉著眼睛搖了搖。
師:他心里想的是那油燈嗎?
生:不,他想的是有兩根燈芯的油燈非常浪費。
師:他覺得浪費的究竟是什么呢?讓我們看看他平時的生活情況。
請看屏幕:
第五回節選:
不瞞二位老舅,象我家還有幾畝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切店內買四個錢的哄他就是了。
師:他連平時買點豬肉都舍不得,他覺得他浪費的是什么?
生:是銀子。
師:從這些動作中,你知道嚴監生心情是怎樣的?
生:焦急的,著急……
師: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課文。
師生共讀。
4、補白人物的心理活動,進一步感受嚴監生的吝嗇:
師:可憐的嚴監生,生命危在旦夕,偏偏一大幫親人在身邊,卻猜不出他的心意,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你可以選擇一句,把他的心理補充完整。
。▽懸粚憽#
師:大侄子的話。
生:唉,大侄子,我就你們這幾個親人了,我擔心的是燈,燈里有兩根燈芯,你發現沒有。
生:我的侄兒誒,你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燈里燃著兩莖燈芯,多費油啊!這哪里是油,分明燃的是銀子啊!這樣白白地糟蹋錢財,叫我如何斷得了這口氣?
生:奶媽,虧你還在我家待了這些年,竟然連我的這些心思都不懂,真是氣死我了。
師:這就是可憐的嚴監生,看著課文的插圖,你有什么要對他說的?
生:錢哪有生命重要啊。
生:你家有十萬銀子,卻到死,還為幾根燈芯牽腸掛肚,真是守財奴。
……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對嚴監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讀課文吧。
生: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閱讀
師:課文學到這里,你能不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或者一個詞語概括一下嚴監生的形象?
生:守財奴、吝嗇鬼、小氣鬼……
師:受到一些外國文學作品的影響,在以往的評論中,人們常把嚴監生列入到了世界文學吝嗇鬼的長廊之中,在很多文學史評中、及電視、電影里都把他視為一個貪婪成性,視錢如命的吝嗇鬼而大加鞭撻。但是,看了下面的這些補充材料后,你對嚴監生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呢?
。ǔ鍪狙a充材料一。)
師小結:是呀,吝嗇鬼第一個特點就是殘酷和不近親情,對財富的占有欲,使他們失去了常人行為和心態。我們看到的嚴監生并不如此。他“錢過百斗,米爛成倉”自己平時連一斤豬肉都不舍得吃,但他卻舍得花銀子請別人喝酒,自己有病舍不得吃藥請醫生,老婆病了卻“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自己從不肯輕易為自己破費錢財,但卻肯送給兩位舅子大筆銀子。吝嗇并沒有割斷其親情關系,泯滅其人性。不能說嚴監生不吝嗇,可他的這種吝嗇只是一般小生產者的吝嗇,并沒有使他由人變成了鬼。吳敬梓僅用了五句話就把嚴監生過分儉省的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與嚴監生相比,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時間來不及,方案二:果戈里筆下的波留希金、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就是一個(個)名副其實的吝嗇鬼。(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相關的書籍,出示作者書名)下面。就讓我們來見識見識什么是真正的吝嗇鬼。請同學們默讀《歐也妮·葛朗臺》這個片段(出示補充材料二),同樣是寫他在臨終前片段,先請同學們從文章中劃出表現人物吝嗇的語句。然后思考一下,同樣是寫人物臨死之前的情景,它與課文節選的片段描寫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寫葛朗臺吝嗇的句子。
生:嚴監生主要是通過動作描寫,第二篇文章的主人公主要是通過動作描寫。
師:吳敬梓為什么不通過語言來描寫人物呢?這樣不是能更直接的表達作者內心的想法嗎?
生:因為嚴監生病得很重,不能說話了。
師:是呀,所以我們要根據人物的實際情況的不同來選擇描寫的側重點,這樣的描寫更逼真,下節課,我們將走進紅樓夢,進一步學習精妙的人物描寫手法。
五、練習
請你自己選擇一個心理活動寫一寫:
當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伸著兩根手指,他想:
當大侄子問他是否還有兩個親人沒見面時,嚴監生心想:
當二侄子問他是否還有兩筆銀子沒有吩咐明白時,嚴監生心想:
當奶媽問他是否兩位舅爺沒有見面時,嚴監生心想:
【補充材料】
一、選自《儒林外史》第五回
對闖禍逃跑的哥哥:
嚴致和見差人來說此事,他是個膽小有錢的人,見哥哥又不在家,不敢輕慢。隨即留差人吃了酒飯,拿兩千錢打發去了。……嚴二老官連在衙門使費,共用去了十幾兩銀子,官司已了。
對結發的妻子:
生病時:
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漸漸的重起來;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總不見效。
去世后:
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鬧了半年,不必細說。
對妻子的兄弟:
因把小斯都叫出去,開了一張廚,拿出兩封銀子來,每位一百兩,遞給二位老舅:“休嫌輕意。”
嚴致和又拿出五十兩銀子來,二位喜形于色去了。
二、選自《歐也妮·葛朗臺》
末了,終于到了彌留時候,那幾日老頭兒結實的身子進入了毀滅的階段。他要坐在火爐旁邊,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一齊拉緊,裹緊,嘴里對拿儂說著:
“裹緊,裹緊,別給人家偷了我的東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夠睜開眼的時候,眼光立刻轉到滿屋財寶的密室門上:
“在那里嗎?在那里嗎?”問話的聲音顯出他驚慌得厲害。
“在那里呢,父親。”
“你看住金子!……拿來放在我面前!”
歐也妮把金路易鋪在桌上,他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有時他說一句:
“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
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喚著歐也妮,歐也妮跪在前面,流著淚吻著他已經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見。
“父親,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這最后一句證明基督教應該是守財奴的宗教。
三、練習
劃出表現人物吝嗇的句子。然后思考一下,同樣是寫人物臨死之前的情景,它與課文節選的片段描寫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8
1.初讀:讀準字音
師:剛才學了《“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我們其實可以發現一點,一篇文章反復讀,我們就可能有新的發現!杜R死前的嚴監生》我們要反復讀,有的文章是值得反復讀的。我做一個調查統計,課前這篇文章你們讀過了嗎?
生:讀過了。
師:注意我的用詞,這篇文章課前至少讀了一遍的請舉手。
。ㄉe手)
師:那位女同學你讀了幾遍?
生:3遍。
師:3遍肯定得舉手啊,我說至少讀了一遍的就得舉手。非常好,蔣老師伸出一個手指表示對你們的贊賞,因為嚴監生喜歡伸手指頭嘛。(生笑)你們猜猜蔣老師伸出哪一個手指表示對你們的贊賞。
生:大拇指。
師:都說是大拇指,為什么?
生:我覺得大拇指是對人的一種贊揚。
師:是啊,約定俗成了,大拇指表示贊賞。很好,至少都讀了一遍了,有的讀了三四遍了。這篇文章應該能讀下來。我請一個同學站起來讀。只要他讀錯了,字音讀錯了,其他同學馬上舉手示意,幫他點出來。哪位同學愿意起來讀。
。ㄒ慌x課文)
師:表揚她預習還比較充分,字基本上念對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把這篇課文如果要讀流暢,還要反復地讀。
師:下面再做統計。這篇課文至少已經讀了2遍的請舉手。
。ㄉe手)
師:蔣老師當然要伸出2個手指。猜猜看哪兩個手指?有人如果要猜2個大拇指趁早把手放下。(生笑)
生:應該是大拇指和食指。
師:象形的吧,一個鉤是吧?還不是的,道理是有的。誰再猜?
生:我覺得應該是中指和食指。是yeah的意思。
師:一般一二三大家都會自然而然地說聲yeah,是吧?一二三
生:yeah。
2.再讀:感受“人物形象”
師:既然至少已經讀了2遍了,蔣老師請你做一個判斷題:嚴監生是個窮光蛋。(生示意錯)那嚴監生不是窮人,你從哪里看出來?
生:因為屏幕上說他家有十多萬銀子。
師:從這段話里面,看出他不是窮人。那么從課文里面能不能看出來?
生:在這篇文章的課題下面,它有一個藍色的方框,后面一句說,在小說里,嚴監生是一個很有錢的人。
師:顯而易見這是對整本書的介紹,他明確地告訴我們,嚴監生是一個有錢人。除了背景介紹之外,文章的一些細節能不能讓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有錢人。
生:奶媽稱呼他為老爺。
生:他的二侄兒問他,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說明他已經吩咐了好幾筆銀子了。
生:他把管莊的家人都從家里叫過來,說明這一個莊都是他的。
生:醫家就說明把醫術很高明的人都請來了。
師:所以種種蛛絲馬跡,我們都可以看出嚴監生是一個有錢人。(指幻燈片)有錢到這個地步,這個時候可以看資料。我幫你們來讀一遍: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良田萬畝,鋪面二十多間,經營典當,每天收入少有幾百兩銀子。換到現在,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千萬富翁。所以他是個有錢人。
3.三讀:梳理文章“情節”
師:再統計,這篇課文至少讀了3遍的請舉手。
(生舉手)
師:好,大部分讀了3遍以上。這時候蔣老師要伸手指頭,哪3個手指?很多人在比劃這個手指,什么意思?ok
師:蔣老師這樣跟大家比劃,無非想要跟大家證明,嚴監生的這個手指很重要。這是一個經典的細節。他沒有像我們這么變換,他伸出了幾個手指。
生齊:2個。
。◣煱鍟簝蓚指頭。)
師:我請一個同學迅速地跟我一起來梳理課文的情節,這2個指頭很多人紛紛猜測,前面猜到了嗎?請個同學跟我一起來完成這個情節,哪位同學愿意?
師:首先誰來猜?
生:首先是大侄子。
師:猜成什么了?
生:兩個親人。
。◣熾S即板書。)
師:猜到了嗎?從哪里可以看出?
生:搖頭。
師:后來,二侄子猜成什么了?
生:兩筆銀子。
師:猜到了嗎?
生:沒有,還是搖頭。
師:奶媽猜成什么了?
生:兩位舅爺。
師:猜到了嗎?
生:沒有。
師:最后。
生:兩莖燈草。
師:是誰猜的。
生:趙氏。
師:猜到了嗎?
生:猜到了。
師:課文的大致情節是不是這樣的?這是我的板書,很簡潔,但是有時候簡潔會出問題。你最不滿意的是蔣老師哪個地方的記錄,寫得不夠準確?
生:嚴監生的動作。
師:你為什么不滿意?
生:他每次都是不一樣的。
師:怎么個不一樣呢,有誰能說得更清楚一點?
生:第一次的時候,他把頭搖了兩三搖,第二次的時候,把兩個眼睛瞪得提溜圓,第三次的時候,他是把眼睛閉著搖頭。
師:有這樣一個變化。為什么強調這個變化的動作這么重要呢?
生:因為一開始,他伸了2個指頭之后,他以為別人能知道他的用意。但是大侄子沒有猜到,他有點失望。
師:我注意到了你的用詞是有點失望,請你抓住這個特點繼續往下說。
生:后來他發現他的二侄子也猜錯了,所以他的感覺就很失望,這樣兩個人都沒有猜到了。
師:有點兒失落,繼續往下講。
生:后來奶媽說是不是兩位舅爺,他就失望至極了。
師:失望之極,還要往下說嗎?
生:然后他就認為已經沒有人會猜到了。所以他就閉上眼睛搖頭,結果他的夫人出來說是兩莖燈草,然后就挑掉了一根,他就滿意了,因為他節省了最后一點油。發現他是一個守財奴。
師:他剛才是有點兒失望,有點兒失落,失望至極。你們聽明白了沒有,哪位同學再說一遍,更簡潔一點。把變化過程說清楚。
生:我覺得嚴監生的心情就是從有點兒失望變得很絕望,從很絕望到了他妻子說了他想要的之后,他就很放心地走了。
4.感受“情節”設計在塑造人物形象中所起作用
。1)方法一:復述
師:也就是說他的動作里面可以看出他心情、心理的變化。(師邊說邊板書)所以這個地方要強調要了兩三搖,這個地方要強調狠狠地、眼睛爭得提溜圓,這個地方要強調眼睛閉上了。下面給大家個艱巨的任務,根據這個板書,把這篇課文的大致情節說下來。就從這嚴監生伸出2個指頭,大侄子走上來問。不一定要一模一樣,大致把這個情節說下來,開始準備。
。ㄉ毩晱褪。師板書:情節)
師:好,不是背課文,誰先來試試看。所以你要說上蔣老師的課很輕松,未必哦。大家聽一聽。
生:嚴監生伸出了2個手指頭,大侄子上來問,是不是有2個親人沒有來?嚴監生搖了兩三下頭;二侄子來問是不是有2比銀子沒有吩咐,嚴監生眼睛睜得提溜圓,狠狠地搖了幾下頭;奶媽走過來,問是不是有兩位舅爺沒有來,嚴監生閉上眼睛搖了幾下頭;最后趙氏走過來問他是不是燈盞里面點著2莖燈草,唯恐費油,嚴監生點了點頭,然后就走了。
師:大致情節對不對的。課外再去練,這個對我們五年級來說很重要,再去練。
(2)方法二:還原“說書”場景
師:古代的說書人是很喜歡說《儒林外史》的,更喜歡說《臨死前的嚴監生》,而且蔣老師明確地告訴你,古代的說書人當說到這個情節的時候,有一個地方都會停下來,停下來的地方都會說一句我們很熟悉的話: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你們認為,那些說書人會在哪一個地方停下來?
生:我覺得會在兩位舅爺之后停下來。
師:為什么?
生:因為后面是最精彩的部分。
生:我覺得因為前面三個人怎么猜都猜不對,所以把那些聽的人都很想知道伸出2個指頭是什么意思。
師:聽的人很想知道啊,也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停下來,就是留了一個?
生齊:懸念
。◣煱鍟簯夷睿
師:那些從來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聽到這個地方停下來,第二次想不想去聽?想去聽的當然得買票。
生:吊人的胃口。
師:說的好,有懸念,懸念的作用就是吊人的胃口。那我就吊一吊大家的胃口,我來說一說。話說,那嚴監生伸出2個指頭,大家紛紛猜測,這2個指頭表示什么意思呢?這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位親人未見面?”只見那嚴監生搖了搖頭。二侄子也走上前來問:“二叔,你莫不是有兩筆銀子未吩咐明白?”再看那嚴監生時,只見他把眼睛睜得溜圓,把頭狠狠地搖了搖。奶媽忍不住了,抱了哥子插嘴道:“想是兩位舅爺未在跟前,故此紀念。”那嚴監生閉著眼搖頭,那手指頭指得更加緊了。趙氏慌忙揩了揩眼淚,對嚴監生說:“爺,別人說的都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心思。”那么這趙氏有沒有猜中這嚴監生的心思呢?她到底說了什么呢?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你看,想不想繼續往下聽呢?我做了個實驗,沒有看過這個故事,看過這本書的人,我問了好幾個人,沒有一個人能猜得到答案。為什么這個答案這么難猜?
生:一定是有錢人,他不會想到嚴監生的答案是這樣的。
生:以前的燈草也是很便宜,所以那么一個大富翁肯定不會為了2莖燈草,在臨死前不顧自己的姓名伸出2個手指頭。
師:是啊,怎么猜得到一個大富翁臨死前竟然惦念著2莖便宜的燈草。
生:他一個富有的人,都有十多萬銀子的人。他在臨死前竟然不肯安心地去世,還一定要別人省下這么一點點油來。
師:這么一個強烈的反差,你覺得嚴監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太吝嗇了。
生:我覺得他是一個愛財愛過生命的人。
生:前面二侄子說是2筆銀子,但是他搖了搖頭,所以大家猜測跟錢應該是沒有關系的。
師:是啊,按照常理來推測,前面的鋪墊覺得跟錢沒關系了,因為已經有人問過,可有兩筆銀子未曾吩咐明白。結果為的還是錢。也就是說這個答案太出人意料了。
生:他可能是一個很寒酸的人。因為他有錢,那么便宜的燈草,他還不肯拿出來。為他處理后事那么多錢也應該夠了。
師:是啊,按照這個情節要擔心2莖燈草,讓我們感覺這個人應該是很寒酸的。所以一個強烈的反差,就像那位女同學所說的,真是太吝嗇了。因為這個結局太意外了。(師板書:意外)
(3)方法三:同類材料閱讀
師:有懸念,有意外,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嚴監生是這樣的一個人。這就是情節的魅力。古今中外,寫吝嗇鬼的文章多了,很多人也都是通過情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位國外的作家的描寫。
師:契科夫的《醋栗》里面的兩個片段。我讀給大家聽:從前我們城里有個垂危的商人。他臨死時叫人給端來一碟蜜。端來這碟蜜是為了干什么呢?懸念出來了,而且這個答案很意外。而且這個意外的答案體現出他是一個吝嗇的人。再看第二個片段:有一回我正在一個火車站檢查牲口,正巧有個馬販子摔到火車頭底下,壓斷了一條腿。我們把他抬到候車室里,血汨汨地流,樣子真是可怕,可是他老求大家找回他的腿,老是著急……干嘛要找回他的腿呢,懸念產生了,答案是很意外的,而這個意外的答案就告訴我們他是一個吝嗇鬼。考慮一分鐘,請大家猜測。
。ㄉ伎迹
師:好,我請同學來猜一猜。第一個,端來一碟蜜是為了為什么呢?
生:在臨死前嘗一嘗蜜的味道是怎么樣的。他守財得連蜜都沒有嘗過。
師:比較常規,雖然合情合理。
生:把蜜賣掉,再賺一點錢。
師:第二個,已經傷成這個樣子了,還要找回她的腿,為什么?
生:腿里面有個袋子,可能里面還有很多錢。
生:他是個吝嗇鬼的話,可能裝在袋子里的錢并不多,他也想拿過來。
生:我估計他惦記著可能是腿上的鞋子或者褲子。
生:他是個馬販子,他摔斷腿,把腿當馬腿賣了。
師:有些藝術不能模仿,是來欣賞的。因為有些東西是學也學不會的。我們來欣賞契科夫的這兩個情節的設置,看看他怎么留懸念,怎么給我們個意外的結局。(師出示完整片段)他臨死時叫人給端來一碟蜜,把他所有的錢鈔和彩票就著蜜一股腦兒吃到肚子里,讓誰也得不著。再看第二個:他老是著急;原來那條壓斷的腿所穿的靴子里有二十盧布,他深怕那點錢丟了。哪位同學也猜對了,給她點掌聲。
(生鼓掌)
師:你看,臨死前的嚴監生和這兩個片段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跟我讀:情節、懸念、意外。
。ㄉx)
師:但是,這是表現吝嗇鬼的一種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了?細節,就像鳳辣子里面的語音、動作、神態。下面請大家欣賞另外一段描寫吝嗇鬼的,他是用語言來描寫的。
師讀:可是,沒多一會兒,后面花園里傳來阿巴貢捉賊的喊叫聲:"捉賊!抓兇手啊!抓殺人犯。何彝甑傲耍业牟弊幼屓烁顢嗔,我的錢叫人偷走啦!……我那可憐的錢啊,我親愛的朋友。∷麄冇矎奈沂掷锇涯憬o搶走啦;你沒了,我還活在世上干什么?我要死,我死了,我已經入土啦!你們沒人肯告訴我是誰偷的嗎?我要去報告法庭,我要請法官來審問全家的人:女仆、男仆、兒子、閨女都得審,連我也得審。你們不管誰我瞧著都可疑,都像偷我錢的賊。把你們全絞死才好。我求你們告訴我那個賊在哪里。如果我不能把錢重新找回來,我自己也得去上吊。”是不是吝嗇鬼?這段話不是白聽的。請大家拿起筆,當這個情節發生到這里的時候,我相信嚴監生肯定有很多心理活動,請你將心比心,把嚴監生的心理活動寫出來。你甚至可以像這位作家一樣,稍微夸張一點。聯系上下文,以嚴監生的口氣、心理活動來寫。
(生寫,師巡回。)
師:我們來欣賞幾位,嚴監生在這樣的關節點,心里會想什么?
生1:完了,完蛋了。我的錢啊,我的錢。我的一文錢啊,還可以買個包子呢。你們的家人干什么吃的。還不是我供你們吃穿啊!你們幫我拿走那根燈芯啊!一群敗家子,沒用,太沒用了。我對你們無話可說了。一群笨蛋,這點思維都沒有啊。我養你們干嘛的。课宜懒,哇太好了。可以擺脫你們這群笨蛋了。太好了。
師:有點夸張,言語中反復出現那群敗家子。
生2:你們怎么那么笨!什么人啊,錢啊,我也管不了了。竟然點了2莖燈草,你們還想不想活了。我就是做鬼也不會放了你們的。感情不是你們賺的錢,這可是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你們這群敗家子,趕快把那燈草挑一根下來,我還有一口氣,就是一塊石頭也不允許你們搬走。
師:感情不是你們賺的錢啊,我最喜歡這句話。
生3:每個人都不明白我的意思,一問三不知。求求你們,來個聰明點的,各個都不中用。這兩個都白活了,你們都不知道,這個燈芯啊。要是再不弄,挑掉一根燈草,我真想把你們打死。你們各個都不聰明,我干嘛要在這里跟你們廢話,大不了我直接上吊了。就算我上吊也要把燈草吹滅。
生4:我就要走了,留2莖燈草做什么。我的錢都是一分分賺來的。燈草就是錢,我的一生的陪伴。啊,費了油,那都是我的辛苦錢啊。你們誰趕快去挑掉一莖,枉費你們都日日夜夜在我身邊,卻不知我心里想著什么。
師:枉費你們日日夜夜陪在我身邊,卻不知道我心里是想法啊。
生5:又費了油,又費了油,我又多了一筆開銷。我都要死了,還在花錢。啊,我的心都要碎了,我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錢啊,你就要離我而去了。我寶貴的錢啊,我重要的錢,比我的生命還珍貴的錢,要是沒有人猜中我的心思我就死不瞑目,你們怎么都這么笨呢?,又掉了一滴油,我的財富又少了一筆。這都是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啊。
師:同學們,以你們這個年紀寫成這樣很不簡單了。如果我來寫,我可能不這么寫。但是你們已經寫得很好了。從這個心理活動我們可以感覺到,嚴監生是一個吝嗇鬼。但是我們這么多精彩的心理描寫是不是要把他加進去呢?
生:不要加進去,因為如果加進去,我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就沒有懸念了。
師:懸念還是有,但只不過情節已經讀出他的心理了。所以這篇小說勝在情節。最后跟我讀這3個詞,我們下課。情節、懸念、意外。
(生跟讀)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臨死前的嚴監生》,下課。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9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一、以生為本,緊抓課堂生成點:
在該片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初讀課文后,問學生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嚴監生?圍繞該問題,學生小唐說:"讀了短文后,我認識了一個勤儉節約的嚴監生。"我就隨機把"勤儉節約"寫在黑板上。于是我又問:"還有誰認識了怎樣的一個嚴監生?"學生小何卻站起來說:"我認識了一個一毛不拔的嚴監生。"我說:"一毛不拔什么意思?"小何緊接著說:"一毛不拔就是太小氣,舍不得花錢。其他還有什么看法嗎?"我又問道。學生小李說:"吝嗇是指過分愛惜自己的錢財,當用不用。"這時許多同學也乘機說是有點吝嗇。于是我也把吝嗇也寫在黑板上問到:"那么嚴監生到底是節約還是吝嗇?接下來我們再細細地讀讀課文,請你找出有關句子加以解釋,行嗎?"
二、細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于是,學生開始再讀課文,此時學生讀得特別認真。讀完后,學生交流也異常激烈。有個學生說:"他是吝嗇。我從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我想其實當時他家里來了很多客人,只點一盞燈已經很小氣了,他還要挑掉一莖燈草,真是太小氣了,所以我覺得他是吝嗇。"有的學生說:"是呀,是呀,平時我們家里來客人,我們都把家里所有的燈都開了,他家諸親六眷都來了,就一盞油燈他也不舍得真是吝嗇。"有的學生說:"嚴監生不是節約是吝嗇。因為當時他病得特別嚴重都快不行了,他還念念不忘那燈盞里的兩莖燈草。"于是,我又因勢利導地說:"剛才大家說嚴監生病得特別嚴重都快不行了,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到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說明嚴監生病得很厲害,已經無藥可救了。"
"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我從這里體會到嚴監生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
"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說明他病得很嚴重,連話都說不出了。"
"嚴監生喉嚨里的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我從這里也能看出嚴監生病得很嚴重。"
"呀,嚴監生病得那么嚴重,可他還……"我故意把還字拉長,沒想到學生也接得天衣無縫,"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他想干什么呀?而時在場的諸親六眷又怎么認為的?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于是我們緊緊抓住這一段絕妙的描寫來學習體會。嚴監生臨死時,總是斷不了氣,卻一個勁地伸出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是什么意思呢?這一令人難以捉摸的動作給眾人造成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最后由趙氏把謎底揭出來。原來他是看到燈盞里點著兩莖燈草,怕費油。多燒一莖燈草,竟會使一個行將就木的人耿耿于懷,放心不下,難以斷氣,這種經過藝術夸張的描寫,活生生地刻畫出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這種如同素描一般的細節描寫,把嚴監生的特點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地表現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課外拓展,使人物形象更鮮明:
在學生一致認為嚴監生吝嗇的時候,為了使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于是我摘自了原文本的一段材料加以補充,讓嚴監生這一愛財超過愛性命的形象更加鮮明。1、嚴監生原名嚴致和,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糧成倉,童仆成群,牛馬成行。2、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肉店里買四個錢的哄哄他就是了。3、他這樣拼命地節制一切費用,終于營養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舊每晚算帳,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飯,還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財產,臥床不起了,還一心想著田上要收早稻,打發了管莊的仆人下鄉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4、病入膏肓時,竟也舍不得銀子吃人參。讓學生讀了這些補充資料后,我又問學生:"此時此刻,你又想說什么?"通過拓展資料的學習,學生一致認為嚴監生是一個愛財如命的十分吝嗇的守財奴。
人物描寫一組《臨死前的嚴監生》的反思
《臨死前的嚴監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七組人物描寫一組三個片段中的一個。作家吳敬梓在這里用辛辣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愛財如命的吝嗇鬼形象。作者抓住了嚴監生死前兩個指頭這一個非常經典的動作,把他愛財如命的守財奴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這是一段絕妙的描寫,嚴監生臨死前總是斷不了氣,是因為他前三天就已經病得說話困難了,他骨瘦如柴,氣息奄奄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喉嚨里的痰響得一聲接一聲,卻一個勁地伸出兩個指頭不能斷氣,讓人難以捉摸,對于家人不著邊的回答,他心里急得不得了,可就是說不出話來,只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圓圓的,還咳嗽不停,最后由趙氏把謎底揭出:原來是他看到燈盞里點著兩莖燈草,怕費油。這多燒一莖燈草,竟會使一個家有萬貫而行將就木的人耿耿于懷,放心不下,難以斷氣。最后,趙氏一語中的,并把多余的一莖燈草滅了,嚴監生才把手垂下,登時斷氣。這種如同素描一般經過藝術夸張的描寫,把嚴監生吝嗇的形象,入木三分、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了。其實,嚴監生家里有十多萬兩銀子,仆人無數,良田萬畝,除此之外,在縣城里還有鋪面二十多間,經營典當,每天收入最少也有幾百兩銀子!
嚴監生只是世界吝嗇鬼之一,歐洲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劇《慳吝人》里的阿爾巴貢,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以及果戈里小說《死魂靈》里的潑留希金,堪稱文學中吝嗇典型。
這些吝嗇鬼形象出自亞歐不同的四個國家,涉及幾個世紀的社會生存,從一定角度概括了亞歐幾百年來歷史發展的進程。這五大吝嗇鬼,年齡相仿,脾氣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鮮明的個性與時代特征。簡而言之,潑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兇狠,阿爾巴貢的多疑,葛朗臺的狡詐,嚴監生的愛財如命,構成了他們各自最耀眼奪目的氣質與性格!
貪婪和吝嗇總是相輔相成的,吝嗇鬼們聚斂財富時都是貪婪的,在使用財富時也都是極其吝嗇的。他們既貪婪成癖又吝嗇成鬼!
阿爾巴貢的貪婪,主要表現在他放高利貸的條款上:當他的兒子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通過中間人向他借了一萬五千法郎,他不僅利息高,而且還附帶了一個條件:所需一萬五千法郎,貸方只有一萬二千現金,下余以舊物與首飾折付。。。。。。難怪克萊昂特看完清單后大罵:“見他的鬼!簡直是*商,殺人不見血的殺手!誰從來聽說過這種高利貸?利息高的不能再高了。。。。。。簡直是活要人命!彼裕敻缸用靼渍嫦嗪缶实膶Π祝骸霸趺矗拦?不務正業,走短命路的,原來是你。俊 “怎么,爸爸?傷天害理,干欺心事的,原來是你啊 ?”“死活不管,胡亂借錢的,原來是你啊?”“放印子強的,非法致富的,原來是你啊?”。。。。。。這些充分暴露了阿爾巴貢在獲取金錢時的貪婪、刻細與精明。
無獨有偶,夏洛克也是一名高利貸商人,他的貪婪集中表現在與安東尼奧的交易上,他之所以拒絕兩倍借款的還款,而堅持按約從安東尼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由于安東尼奧借錢給人時不收利息,影響了夏洛克的高利貸行業,所以他要借機報復,致安東尼于死地,好使自己在高利貸行業暢通無阻,從而聚斂更多的財富。所以當法庭調解讓借款人安東尼出兩倍甚至更多的錢償還他時,夏洛克險惡地說:“把整個威利斯給我,我都不能答應。”他就是時刻準備要從安東尼奧胸口割下一磅肉,兇殘地致安東尼奧于死地,固執而沒有絲毫的憐憫和同情。這就是不同于其他吝嗇鬼的個性。
葛朗臺的貪婪則表現在對金子瘋狂的占有欲。葛朗臺七十六歲時看見女兒把玩自己的定情物——金梳妝匣時,竟然“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老虎撲食!薄
一個“縱”和“撲”將葛朗臺對金子的貪婪、發狂形象躍然紙上。即使在生命彌留之際,他能夠睜開眼時,竟長時間用眼睛盯著金子,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而當神捕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為他做臨終的法事時,他竟做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姿勢,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這最后的貪婪送了他的命。葛朗臺是可悲的,他一身用盡各種辦法貪婪的占有金子,而面對死亡卻有時那無無奈,他臨終對女兒說:“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向你叫帳!边@該是貪婪者最大的人生悲劇!
與這幾位貪婪者相比,潑留希金的貪婪則體現出俄國鄉村地主的腐朽沒落潑留希金的倉庫里有那么多的麥子麥粉和農作物、在堆房和燥房也充塞著尼絨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魚以及各種蔬菜和果子。可是他的梁堆和草堆都變成了真正的糞堆,只差還沒有人在這上面種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的想石頭一樣只好用斧頭劈下來一樣。。。。。。然而他依然每天早晨蒙蒙亮的時候,就起床出門,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而他走過的道路是用不著再打掃的!
阿爾巴貢與潑留希金是既有兒子又有女兒,但阿爾巴貢的兒子和女兒都正值青春妙齡,可他卻對他們極為吝嗇,不給他們錢花,不上他們穿衣打扮,以至于逼得兒子要鋌而走險,去借高利貸,但無巧不成書,卻借到老子頭上,不僅如此,他還讓兒子娶一個富裕媳婦,讓女兒嫁一個“不要嫁妝”的年過半百的老頭子,而自己卻要娶一個與女兒差不多年紀的美貌的姑娘。所以也就難怪兒子和女兒商量離開這個吝嗇鬼的父親,想和心愛的人遠走高飛了!
潑留希金對女兒的吝嗇似乎更甚,他家雖存錢萬貫,但女兒成婚時,他只送一件禮物——詛咒。兒子從部隊來信要錢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甚至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阿爾扎克在塑造葛朗臺的形象時,主要場景是在家庭的環境中完成的。作為千萬富翁葛朗臺住在一所灰暗陰森的老房子里,樓梯踏板被蟲蛀壞了,每一頓的面包、食物,每天要點的蠟燭。他都要親自分發,一點也不能夠多。所以他的妻子和女兒經常挨餓,他搶女兒的金銀首飾,竟然把女兒囚禁,只給冰水合面包,妻子被他折磨得死去,而他在妻子尸骨未寒時,便請來律師要女兒在財產文契上簽字,放棄登記 ,全部財產歸父親管理,女兒只保留需有權,歐也妮一點也不明白,就文契上簽字,父親這才放心,也是他給了女兒一個凄慘暗淡的童年,又斷送了她的青春與愛情的幸福!
莎士比亞在塑造夏洛克的形象時,不以家庭為重點,但通過女兒杰西卡不堪忍受父親的吝嗇,而攜帶著金銀財寶與心愛的人逃出家門后,夏洛克的表現更讓我們盡情體會了親情在金錢面前的軟弱無力。當夏洛克發現女兒帶著金銀珠寶逃走時,他想發瘋了一樣,在街上一路亂叫亂跳亂喊,“我的女兒!啊,我的金錢!啊,我的女兒!跟一個基督徒逃走了!啊,我的基督徒的金錢!公道!法律。∥业你y錢,我的女兒!一袋封好的、兩袋封好的銀錢,給我的女兒偷去了!還有珠寶!兩顆寶石,兩顆珍貴的寶石,都給我的女兒偷去了!公道啊!把那女孩子找出來!他身邊帶著寶石,還有錢!备跽咚f:“我希望我的女兒死在我的腳下,那些珠寶都掛在她的耳朵上,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腳下入土安葬,那些銀錢都放在她的棺材里!!薄
作者吳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親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變故。他對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這在當時是很難被社會所容的,這使他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下層知識分子與普通民眾,為熟悉他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這樣就從個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轉向對社會不滿與批批判上來。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開始了《儒林外史》的創作。這部小說描繪了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靈,表現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將要崩潰的趨勢,也描繪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市民心態以及在名利驅使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對一個有錢人嚴監生臨死前的描寫與心靈刻畫,成為“千古絕唱”,被人們津津樂道。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嚴臨生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一個人物。在這部小說里,作家吳敬梓用諷刺的手法,描寫了封建社會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在小說里,嚴監生是一個很有錢的人。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描寫是的嚴監生臨死前的情形。
【設計理念】
有效的課文課堂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礎上,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自覺地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學習這篇課文,注重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發揮自己語言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現、質疑。通過品讀語言,感悟人物形象,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會寫“監、侄、郎”三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子、穿梭、郎中”等詞語,能正確讀準“監”的讀音。能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嚴監生的人物形象。
3.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等描寫的學習,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學習通過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4.有興趣閱讀如《儒林外史》《歐也尼·葛朗臺》等中外名著。
【教學重難點】
1.畫出描寫嚴監生的語句,品味嚴監生的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預習作業】
1.認識“侄、痰、揩”三個二類字,正確讀寫“監、侄、郎”三個生字。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能把課文讀準確、通順。
3.查找有關作品《儒林外史》及作者吳敬梓的資料,并作簡單記錄。
4.用鉛筆畫出描寫嚴監生的語句,并在書上簡單寫下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導入新課,了解作者吳敬梓作品的特點。
2.簡介《儒林外史》。
。ㄟ^渡):《儒林外史》是中國諷刺小說的開山之作,它是清朝作家吳敬梓花了近20年寫成的。在《儒林外史》中有一個場景,雖然只有區區三百多字,卻一直被人們視為人物描寫的一段“經典”。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神奇的文字──《臨死前的嚴監生》,請大家齊讀課題。
、賹W生齊讀課題。(引導學生抓住“臨死”一詞體會,要讀得輕)
②老師板書課題:臨死前的嚴監生
③相機指導“監”的讀音,再指名讀出“監”字的另外一個讀音。
【設計意圖】:從學生平時讀課外書談起,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容易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并從讀課題入手,抓住關鍵字眼通過朗讀表達感情。
二、初讀課文,感受“富有”
1.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注釋、插圖,以及課文題目下的“閱讀提示”學習課文。
2.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注意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邊讀邊想:嚴監生是個怎樣的人?
3.檢查預習情況。出示課件:監、侄、郎
、僦该x生字,相機提醒這幾個生字易寫錯的地方
②交流難讀懂字詞,如: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
4.了解課文大意。說說從閱讀提示中知道嚴監生是個怎樣的人?(有錢人)
。ǔ鍪菊n件):《儒林外史》一書中的描寫
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僦该x這句話;
、诮涣髯x后感受。(引導學生感悟嚴監生家財萬貫、富可敵國。)
【設計意圖】:由于文中一些字詞學生較難讀懂,課前布置學生進行預習,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這是閱讀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通過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通過《儒林外史》中關于描寫嚴監生富有的句子,讓學生感受到嚴監生的富有,為下文感悟嚴監生的吝嗇打下鋪墊。
三、二讀課文,感受“病重”
。ㄟ^渡語):請同學們現在再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嚴監生臨死前是怎樣的情形?大家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不動筆墨不讀書。
1.學生再讀課文,感受“病重”。
2.交流讀書情況:誰能用一些詞來形容嚴監生臨死前的情形?
。ㄉ穑喝纾貉傺僖幌、病入膏肓、身患重病、氣若游絲等)
3.出示課件: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
①指名讀句子。
②點評學生的朗讀情況。
③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指導,指導朗讀的時候要讀得輕,語速稍慢
、芤龑W生結合生活實際討論:按照常理,嚴監生那么富有,如今人之將死,他應該做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感情朗讀,入情入境地讀,深入體會臨死前嚴監生病入膏肓的情形。為下文體會人物形象作鋪墊。
四、精讀課文,感受“吝嗇”
。ㄟ^渡語):同學們,《儒林外史》這部著作享譽中外,只要一說起嚴監生,大家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個招牌動作,你們知道是什么動作嗎?請大家動筆用“──”畫出這個句子。
1.學生默讀課文。
2.指名讀句子。出示課件: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
3.教師讀句子,學生想象畫面。(師范讀句子)
4.交流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兩個指頭
5.理解“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意思,(鼓勵學生模仿咳的樣子)
6.聯系上下文,你們能用一些詞來形容此時的嚴監生嗎?(奄奄一息、病入膏肓)
7.瀕臨死亡的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這個“總”字用得好呀,說說你從中體會什么?
8.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感悟嚴監生的吝嗇。
。ㄉx句子):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細節處來體會字詞的冷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感知語言的溫度,想象畫面,并親自演示模仿,體會當時嚴監生病入膏肓的情形,讓學生不斷積蓄形象感受,為后面體會嚴監生的吝嗇作鋪墊,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
9.師: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真難受啊,真痛苦啊,可他在難受中總不得斷氣,在痛苦中掙扎著伸出兩個指頭,到底嚴監生有什么放心不下,有什么牽掛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完成以下表格:(猜測內容、嚴監生表現這兩項為學生填寫內容)
出示課件:
(1)學生默讀課文,動手完成表格
。2)指名匯報表格填寫情況
①結合表格,看看嚴監生奄奄一息,瀕臨死亡之際,他牽掛的是什么呀?
。▋汕o燈草)(師相機板書:兩莖燈草)
②指名讀描寫嚴臨生的句子,其他同學想象一下,當時他心里有什么感受?(難受、焦急)
、壑笇W生帶著難受、焦急的感情把描寫嚴監生的語句讀一遍。
④師:同學們,嚴監生苦苦掙扎,總不得斷氣,竟然是為了那兩根燈莖!讀到這里,你想說些什么?能否找個恰當的詞送給他?(吝嗇;小氣;愛錢勝過愛生命等)
師板書:愛錢勝過愛生命
【設計意圖】:要體會嚴監生“伸出兩個指頭”的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個春雷慢吐的過程,通過讓學生自主讀文,品味關鍵句,從而讓學生一步一步感受到嚴監生總不得斷氣的啼笑皆非的牽掛,讓一個吝嗇鬼的形象深入腦海。
五、感情朗讀,體會寫法
出示課件: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1.指名讀句子。
2.出示課件:(出示描寫嚴監生的語句,學生帶感情讀出嚴監生的吝嗇)
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兩眼睜得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3.結合上述語句,說說作者抓住哪些方面來刻人物形象的?(生匯報)
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動作、神態
4.師小結:描寫人物可以從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幾方面進行。有道是:言為心聲,但是為什么本文卻沒寫嚴監生的語言呢?我看是作者忽略了吧?(生匯報)
5.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時,還得聯系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描寫。
【設計意圖】:老師有意設疑,激發學生思維,懂得描寫人物應該從實情入手,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描寫。
六、學習方法,升華練筆
(過渡語):我們寫作刻畫人物的時候,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進行描寫,相信我們也能寫出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來。請大家選擇自己熟悉的一個人,寫出他的特點來。
1.學生進行小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讀小練筆,其他學生點評。
3.師小結練筆情況。
【設計意圖】:把練筆輻射到閱讀課上,讓學生把習得的表達方法運用到寫作中,自自然然地體現從讀到寫,讀寫結合,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七、拓展閱讀
1.出示課件:①莎士比亞劇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诎蜖栐诵≌f《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
③莫里哀劇作《吝嗇鬼》中的阿巴貢;
、芄昀锏男≌f《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
2.鼓勵學生閱讀名著名篇,感受同是寫吝嗇鬼,但作者的寫法各有千秋,鼓勵學生學習不同作者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由學習本課,感受名著名篇的魅力,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習不同作者運用不同的表達方法。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與積累。
八、作業布置: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修改堂上寫的小練筆,抄正在作文本上,并讀給家人或自己所寫的那個人聽。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朗讀再次感受作者的精妙筆觸;另一方面,讓學生能根據課堂上學到的表達方法修改自己的練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愿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本次作業布置學生把練筆讀給別人聽,就在于讓學生與他人分享寫作的快樂,并從中獲得進步。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11
一、才藝展示,我最棒!(3分鐘)
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3分鐘)
1、這篇課文選自《 》作者是
2、學習目標我明白(2——3分鐘)
a 、學習《臨死前的嚴監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b 、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悟人物形象。
c、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自主學習。我認真!(10分鐘)
1、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a 這篇課文的生字不多相信同學們經過認真練習,一定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自學生字)
b 檢查讀書效果 嚴監(jiàn )生 諸親六眷(jian) 兩莖(jing)
2、自讀課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寫了誰,這么著個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自讀思考:
出事語段:“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搖了兩三搖。”
讀了這三句話,能想到那些成語來形容嚴監生此時的病情?
※※聽老師讀大家評評老師讀得怎樣
病情惡化到這樣程度,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他在想什么?
這了這三句話中,有幾個關于嚴監生動作的描寫,畫出來。
從這幾個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
在文章中像剛才的動作描寫還有幾處,找出來
進行梳理
與大侄子的交流
與二侄子的交流
與奶媽的交流
與趙氏的交流
從這些動作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什么?
四、鞏固練習再提高。
看拼寫詞語組成恰當的詞語
zhí láng kāi kāi tǔ tán tan
( ) 子 ( )中 ( )( )眼淚 ( ) ( ) 吐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12
在《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中,有一處省略號。在備課前,說實話這個省略號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但在教學中,突然注意到了這個小細節應該有點研究的價值,所以就建議同學一起來思考。
一番討論,爭論后,一些同學紛紛發表看法:
“這處省略號刻畫出了嚴監生妻子欲言又止的神態!
“嚴監生臨死前念念不忘的竟是那一莖點燃的燈草。他妻子感到很丟人,在眾人面前他妻子覺得無法啟齒!
“前后兩句是解釋說明的關系,破折號有這個作用。但是破折號太生硬,趙氏的情感、思想表達不出來,所以作者用了省略號!
“這一個省略號實則表現出了嚴監生吝嗇鬼、守財奴、愛財勝于愛命的形象特點。”
一個省略號造就了這節課的精彩!
我教《臨死前的嚴監生》
浙江省奉化教師進修學!埑跨
《臨死前的嚴監生》這個片段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這是一段絕妙的描寫,嚴監生臨死時,總是斷不了氣,卻一個勁地伸出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是什么意思呢?這一令人難以捉摸的動作給眾人造成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最后由趙氏把謎底揭出來。原來他是看到燈盞里點著兩莖燈草,怕費油。多燒一莖燈草,竟會使一個行將就木的人耿耿于懷,放心不下,難以斷氣,這種經過藝術夸張的描寫,活生生地刻畫出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這種如同素描一般的細節描寫,把嚴監生的特點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地表現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作者采用類似白描的手法就構勒了人物的心理世界和性格特點,語言極其凝練、富有表現力,是一個很值得學生學習語言的范本,但是語言的學習如果不進入文字去品味、去涵泳而孤立地模仿那只是機械地學習,獲得的只有形式而不是神韻,是強加而不是意會。為此,在處理教材上,我依據文本的特點首先隱去了結尾,并引導學生感知人物的背景,這一點處理上我通過課外原著所提煉的資料和文本的交代來明確人物的生存背景──這是一個富裕的財主在臨死前那奄奄一息的一幕,為下文感悟人物的特點作好鋪墊,然后通過課文中不同人物的出場猜測進行寫話,當然,這個寫話不是訓練的要點,其首要作用是為了不斷鋪墊人物的性格。其實學生在寫話的同時也不斷積蓄內心的情感,不是念及尚未謀面的親人,不是
接著教師出示最后文本的結尾,此時的展露應該來說給學生造成強烈的情感沖擊,人物的性格一下子獲得提煉,極其吝嗇、一毛不拔、啼笑皆非等詞語的吐露見證了這一點。但是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帶著這樣的整體觀照再次進入文本,透過語言再去細細體味人物的個性,學生很快在大侄子、二侄子、奶媽后面找到了刻畫嚴監生神態、動作的語句,通過不斷地扣詞品句從中感受到嚴監生內心的焦慮與失望,再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并且為這樣一篇著名的作品補上心理描寫,讓學生能夠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筆下的一個又一個人物。至此,人物的形象得以豐滿、圓潤。
第三步,自然就可以感悟語言的特點,并加以提煉,并依據這些特點仿照文中的語言進行第二次寫話。由于有了先前語言的積淀和表達的揣摩,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嚴監生的內心世界,一句句鮮活靈動的語句躍然于文字之上。
最后我引入了《歐也妮·葛朗臺》的片斷,這樣設計的目的有三個意思:第一是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通過這個的學習,讓他們知道,其實世界上還有好多很好的文章正等著他們去閱讀,從而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第二為了讓學生感受兩位作家的的寫作手法,同樣是寫吝嗇鬼,同樣是寫吝嗇鬼臨死前的表現,當時兩篇文章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葛朗臺的臨死前人物的語言、神情、舉止表現得更為豐富,而嚴監生的臨死前表現主要是借助了人物的動作描寫。不管怎樣,我們都可以通過這樣的描寫體會到人物內心深處的世界,并感受來自于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細致思考的震撼。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13
聽了吳曉丹老師的《臨死前的嚴監生》的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單從課堂的氣氛效果、教學目標的既定和完成上來說,是成功的。還是在“雙基”扎實、真實地得到重視和落實,課程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利用,為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機會上,都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一、落實“雙基”:
《臨死前的嚴監生》中節選的人物,應該說學生早有耳聞,但是對于文本學生并不熟悉,古白話文的很多句子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生僻,別嘴,不好讀,很多字不認識,如果不先掃清字詞障礙,將無法進行人物的品讀及寫法的體會。對于這樣的課文預習顯得尤為重要,檢查預習也就成了落實雙基的必要手段。在吳老師的課上我們可以看到每一處生疏字詞及易讀錯、易混淆的字音老師都做到心中有數,沒有放過,通過多種訓練方式加以強化。在檢查學生初讀課文時的集中出示容易混淆的、難以理解的、難讀的詞語,并相機進行了意思上的理解。接下去還指名學生讀課文,在公開課上,吳老師如此舍得花時間在字詞上、在課文的朗讀上,可見對雙基的重視和落實,同時也說明了吳老師很好的領會并實踐了高段語文要重視課文的整體把握這一要點。細心的老師一定發現了,吳老師在課上至少有五次對全文的朗讀(初讀課文、指名學生讀文來檢查、再讀課文了解嚴監生、到四讀課文,聚焦“人物形象”)其它讀就更不用說了。在吳老師的課上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了她克服了講課與考試兩層皮的現象。
二、充分開發和利用了課程資源。
為了落實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學習運用。吳老師在課中充分地開發利用了課程資源。
1、如:復習本冊課文當中的人物形象,導入課文,既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家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栩栩如生的描繪,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進入課文學習時,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發現課文與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樣?充分利用了課文與眾不同的資源?此破匠,卻能說明老師敏銳的語文意識呀。
3、進入本節課學習時,又利用了課文導語的資源,讓學生獲取信息,并相機補充了嚴監生很有錢。
4、再到第五個環節:體悟寫法,閱讀比較的時候,吳老師開發了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筆下的吝嗇鬼葛朗臺描寫的資源,讓學生在比較學習中,既讓學生明白可以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也讓學生知道刻畫人物的方法可以不同,應從實際出發。
從上面4處可以看出吳老師高度重視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并不是盲目的開發利用,不但有效的落實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而且增強了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為學生創設了語文實踐的機會。
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何提高?就是為學生創設大量的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吳老師的課上,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如:在第三個環節聚焦“病重”中,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嚴監生?出示這樣一個句式:這是一個( )的嚴監生,因為( )。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是很好的進行了句式的訓練的同時,還對描寫病重的成語的有意識積累。一舉三得。
再如:在第四環節,練筆寫話中,吳老師又為學生創設了運用本課習得的描寫人物形象的方法,進行寫話訓練。在課堂上就學以致用。有效落實。
當然 ,創設的語文實踐的機會的例子還很多,如閱讀比較的創設等等都是很好的說明。
總之,本堂課教學思路清晰,板塊教學明晰,重點突出,充分發揮了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設計 篇14
感受人物形象 學習表達方法
——《臨死前的嚴監生》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這個片段選自清代著名諷刺小說《儒林外史》,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一個愛錢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本片段雖然只有短短412個文字,但是作者吳敬梓卻通過他的一支生花妙筆,巧妙運用一連串的表達方法,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文學史上不朽的文學形象——吝嗇鬼嚴監生,是我們學習刻畫人物的絕佳范本。
二、說理念
本課設計基于這樣兩個基本理念:一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把課堂變為學堂,摒棄碎問碎答的教學模式,將全課劃分為三個主要板塊,每個板塊都是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主,教師盡量“隱藏”到“幕后”,只在適當的時候為學生提供一點必要的幫助或點撥;二是突出語文課的本體,摒棄繁瑣的內容分析,而將教學重點放在對本文表達方法的探究上,并通過表達方法的探究,豐滿對人物形象的感受,指導學生今后的習作,初步掌握閱讀類似文章的方法。
三、說學生
1.五年級學生基本能整體把握教材的主要內容,但欠缺用準確的語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級學生對通過神態動作語言等描寫來刻畫人物特點的寫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遷移到自己的習作中卻是難點。
3.學生愛讀書,但是讀中外古典名著相對比較少。
四、說目標
1.能正確朗讀“諸親六眷、郎中、監生、哥子、醫家、穿梭、揩揩、記念、插口、登時、故此、一聲不倒一聲”等詞,并理解它們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人物形象。
3.體會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的作用,初步學習通過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五、說流程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嚴監生伸出的這兩個指頭代表的究竟是什么?”這一線索來貫穿整堂課的教學,總共分成三個步驟來教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二、細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三、總結寫法。第二部分我又分成四塊來教學,首先引導學生體會嚴監生病情的嚴重,即學習課文的1至7句。再通過學習“嚴監生喉嚨里的痰……伸著兩個指頭”一句,引導學生質疑,“嚴監生的病情都這么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接著再由這個疑問引出三位親人和嚴監生的對話,讓學生完成表格,最后揭曉答案,從而體會嚴監生這一吝嗇鬼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