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通用13篇)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片斷中的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子”、“監生”、“郎中”等詞語,理解其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通過人物動作、神態揣摸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以達到對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感受嚴監生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檢查課前預習。
1、你讀過的書,學過的課文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人物描寫一組中的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請看老師板題:臨死前的嚴臨生。(老師故意把“監”寫成“臨”,讓學生區別易混淆的字“臨”和“監”) 監生是人名嗎?(出示注釋)同學們讀讀題,再輕輕讀一遍。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還是敘事文?說說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生說,教師板)
2、請同學們翻開書p133頁,昨天的課文預習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是對字詞的理解,多音字、作者資料等)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資料,請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吳敬梓和《儒林外史》資料)
3、老師想檢查一下同學們讀的情況(選幾個學生分層讀)。(根據學情適當板書生詞、多音字)
二、初讀,了解片段主要內容。
1、同學們預習得不錯!這個片斷有點難讀,請大家大聲自由讀課文,注意結合注釋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想想這個片段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生交流片斷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三、范讀,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聽同學們讀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現嚴監生這個人物性格的句子嗎?(學生說完,畫好)下面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師范讀句子,生想象畫面)
2、請把眼睛睜開,你腦海中浮現的嚴監生的形象是怎樣的?(讓學生輪流說)
3、你們真會想象!讓我們來親眼目睹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師出示課文插圖學生仔細觀察)。
四、精讀,感受人物內心世界。
1、出示幻燈片(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伸著兩個手指頭。)齊讀。
2、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嚴監生有事要說,又講不出話來)從哪幾個字中體會出來的?(總、伸)請個別學生讀。
3、同學們讀書很用心的。那么,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一情形的?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板:伸兩個指頭)
4、此時的嚴監生不會說話,只能伸出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的意思卻難住了他的親人,一次又一次猜測都不對,讓我們再來看看在這一次次的猜測中,嚴監生有哪些變化。教師引讀,男生讀大侄子、二侄子的話,女生讀奶媽的話。出示句子。(大侄子、二侄子、奶媽的話:大侄子走上前……指著不動。)從這一段描寫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嚴監生呢?(著急)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學生邊說,老師邊點紅字)讓我們來再讀課文中描寫嚴監生這一人物形象的句子。他伸出的兩個指頭是兩個親人?兩筆銀子?兩位舅爺?
5、此時的嚴監生會怎么想?同學們能夠根據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猜測出他臨死前的心理活動嗎?
6、最后趙氏明白了他的意思,挑掉了一莖燈草,然后他就怎樣?(斷氣了)。這時的嚴監生又會怎樣想?趙氏明白他的什么意思?(兩根手指就是兩莖燈草)(演示燈草,板書兩莖燈草)
7、根據板書我們來回顧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不得斷氣,趙氏挑掉了一莖燈草后,他……(老師引,學生答)
8、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讀完以后你認為嚴監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學生上黑板寫)
9、多么可笑而又多么可悲的嚴監生喲!在臨死前,居然為了燈盞里點的兩莖燈草而不能安息。如果此時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說嗎?
10、有人說嚴監生是個吝嗇鬼,也有人說他很節約,你認為如何?
(學生理解后老師小結)
11、大家明白了嗎?但是,嚴監生的行為到底是吝嗇,還是節約,我們不能空口無憑,得從課文中找到依據。學生找,教師適當點撥、肯定。如果學生說到病情嚴重,讓學生說具體句子,再用一個詞來形容,特別從“總”字體會。
12、同學們體會得真好!那個急呀!那個氣呀!那個擔心呀!我們再來讀一讀。邊讀邊把那個急啊,那個氣啊,那個擔心啦用表情表現出來。(小組分角色讀,選表演好的上臺)
13、嚴監生給人的印象就是個吝嗇鬼。請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幻燈片(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到:“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但在他氣若游絲,瀕臨死的邊緣了還舍不得多燒一根燈草。
五、發散,學習作家人物描寫之法。
1、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三百多字就讓我們如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老師想問大家,作者為什么不用語言和心理描寫來刻畫嚴監生? 而只用了動作和神態描寫呢?
2、小結:同學們真會學習!我們在寫人時,也應該選用恰當的描寫方法。文學名著中像這樣的精彩描寫比比皆是。若沉醉其間,你一定會為之陶醉,為之神往,你的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共同徜徉在文學的海洋中吧!
六、拓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1、作家吳敬梓用辛辣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嚴監生這樣一個吝嗇鬼形象,有著較強的諷刺意味。嚴監生是世界四大吝嗇鬼之一,在外國文學的人物畫廊中,還有著名的三大吝嗇鬼,想知道他們是誰嗎?請看大屏幕(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國戲劇家莫里哀的喜劇《慳吝人》中的阿巴公,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
那些吝嗇鬼有什么特點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小說。相信通過大家課外的閱讀比較,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2、作業。(幻燈片)
(1)、讀老師推薦的名著,感受人物形象。
(2)、預習下一組人物描寫《“鳳辣子”初見林黛玉》。
附板書: 臨死前的嚴監生
(教師) 兩個指頭——兩莖燈草
(學生) 愛財如命 吝嗇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兒”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嚴監生這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感受嚴監生這一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臨死前的嚴監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師:我們一齊來把課題讀一下(生齊讀)
師:(指“監”)這個字讀jiàn,大家齊讀(在監字上注音)
生:(齊讀)監
師: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嗎?(吳敬梓)
師:(出示作者圖片)是啊,他就是吳敬梓,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出示《儒林外史》)今天我們要認識的就是其中的一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嚴監生。
師:嚴監生臨死前是究竟是怎樣的情形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 自由讀課文
(課件出示)要求:①自學生字,詞語②把課文讀準,讀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讀幾遍,看看注釋或查查工具書③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 檢查生字詞語掌握情況
(課件出示)
jiànzhí láng
監 侄 郎
侄子 穿梭郎中
3、交流
師:同學們讀完了課文,誰能說一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嚴監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手指頭總不得斷氣,直到最后,趙氏挑掉了一莖燈草,才安詳的離去)
師: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讀完以后你覺得嚴監生這個人物有什么性格特點?(吝嗇)
*如有同學說“節約”的話
師: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師:嚴監生的行為到底是吝嗇還是節約呢?我們得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三)、細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
1、感受病情的嚴重
師: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劃出描寫嚴監生病情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重點體會:
①到了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
(從“醫家都不下藥了”體會到無藥可醫,病入膏肓)
②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
(從“一連三天”體會到病情的嚴重)
③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
(從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體會病情的嚴重)
師:看來嚴監生的病真是十分嚴重了,你能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的病情?(奄奄一息,病入膏肓,生命垂危,危在旦夕,無藥可救……)師:我們連起來把這一部分的內容讀一讀,體會嚴監生的病情之嚴重(生齊讀“自此……桌上點著一盞燈”)
2、 體會嚴監生的吝嗇
師:還能從哪個句子看出他病情的嚴重?
⑴嚴監生喉嚨里的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從“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體會他病情的嚴重)
師:還從這句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總”字體會嚴監生垂死掙扎的時間之長以及可能有未了的心事)
師:病情惡化到了這種程度,卻總不得斷氣,他可能在想什么?
比如:思念遠方的親人、遺產沒有交待清楚……
⑵師:不僅同學們想知道,課文中的大侄子,二侄子,奶媽也都想知道嚴監生臨死前伸出的兩個指頭代表的是什么?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嚴監生和親人的三個對話。
師:他們的猜測分別是什么呢?
①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把頭搖了兩三搖。
師:大侄子的猜測是什么?(兩個親人)
師:你還能從這個對話中讀懂些什么?
(從“搖了兩三搖”體會嚴監生當時的病重以及這一動作包含的意思)
指導朗讀
② 二侄子……
師:二侄子的猜測又是什么呢?(兩筆銀子)
師:你還能從對話中讀懂什么?
(從嚴監生的動作神態描寫中體會嚴監生心情的著急以及嚴監生的奄奄一息)
指導朗讀
③ 奶媽抱著哥子……
師:奶媽的猜測又是什么呢?(兩位舅爺)
師:你還能從對話中讀懂些什么?
(從嚴監生動作神態中體會嚴監生的病重以及他心情的著急和生氣。)
指導朗讀
師:在臨死前,他居然為了燈盞里的兩莖燈草,而不能安息,我們再來讀一讀(分角色朗讀)
師:那么這兩莖燈草代表的究竟是什么呢?我們再來讀一讀剩下的內容
師:是啊,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燈草,他才(生補……)
師:你從嚴監生這時的動作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中體會到嚴監生終于了了心愿)
師:如果你是嚴監生的話,你又會對趙氏說些什么呢?
師:終于了了心愿了,頓時沒了氣,同學們,嚴監生臨死前倔強的伸著兩個指頭,不是為了沒有見面的親人,也不是為了遺產沒有交待清楚,而是為了兩莖燈草,那當時屋內的燈光到底是怎樣的呢?其實前面有一句話就已經告訴我們了,請同學們找找看。
④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
(從“一屋”,“一盞”體會當時屋內燈光的微弱)
師:就是為了這么微弱的燈光,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總不得斷氣,
如果你現在就站在嚴監生的病床前,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吝嗇,愛財如命,守財奴,)
(四)、總結寫法
師:多么高明的作家啊,短短三百多字就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誰能說說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畫人物的特點的?
(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師:通過這些細節描寫,把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們過目不忘,在我們平時的習作中也應該注意抓住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塑造人物的習作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設計理念:
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之所以家喻戶曉,是因為他守財奴的形象入木三分。作者僅僅抓住嚴監生的幾個動作,但也正是這種個性化的動作,將他愛財如命的卑微個性活脫脫地展現出來。作者刻畫人物的成熟筆調,正是學生習作的一個絕佳藍本。“取法其上,得法其中;取法其中,得法其下。”秉著這樣的觀念,我想將本文的教學重點落在學習作家寫作的技巧上,讓學生在讀悟中掌握描寫人物的習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 了解人物身份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認識一位家喻戶曉的,在世界文學史上頗負盛名的人物——嚴監生。板書:嚴監生
誰會讀這個名字?師隨機正音并簡介“監生”。(嚴監生,注意“監”讀四聲,監生是指明清兩個朝代的時候,在當時的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的人,相當于我們常說的王舉人、張秀才之類的。嚴監生這監生是用錢捐來的。)
2、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鮮活生動,特別是他臨死前的那一幕,奠定了小說《儒林外史》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板書補充課題:臨死前的嚴監生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的導語。
二 根據提綱,自主學習,交流感悟
1、(展示字詞)
這是篇半文言半白話文,許多字詞比較生僻,只有將這些字詞讀對了,才能讀好并讀懂文章。
諸親六眷(juàn)、嚴監(jiàn)生、登時、兩莖(jīng)、一聲不倒一聲、不得斷氣、燈盞、挑掉一莖(tiǎo,意思:“用條狀物或有尖的東西撥開或弄出,比如把火挑開,挑了挑燈芯,挑刺”。)(“已后、那里”不是錯別字………
指名讀——正音——齊讀
2、(展示朗讀)指名朗讀,正音,評價
3、(展示初讀感受)讀著讀著,你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嚴監生?
4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嚴監生愛財勝過愛自己的生命?請同學們默讀短文,劃出有關的句子。
5、反饋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6、自由讀——指名讀——隨機點評
7、“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讀著讀著,你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嚴監生?
隨機點撥:(1)你從哪些字詞里知道嚴監生已氣息奄奄?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
指名讀
怎么樣叫做一聲不倒一聲?你是怎么讀懂得?是啊,像這樣的半文言半白話的文章,我們往往可以借助注釋來讀懂難理解的字詞。
(2)你還從哪兒看出他已氣息奄奄了?
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他此時的病情,你想到了哪個詞?(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無藥可救、奄奄一息、氣若游絲))
出示插圖文字(嚴監生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 誰能通過朗讀給我們展現一個奄奄一息的嚴監生?指名讀——師生共評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到嚴監生吝嗇的形象。
2、揣摩作者語言表達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3、推薦名著,體悟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體會作家抓住人物動作、神態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朗讀感悟法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式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著名作家魯迅先生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這樣評價這本書:“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可以謂之為絕響”。這部被稱為“諷刺小說絕響”的著作就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出示課件,配樂簡介作者及著作。
2、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認識吳敬梓筆下的一位人物,看老師板書:嚴監生(強調讀音“監”為四聲),什么是監生?你對嚴監生有什么了解?
3、出示嚴監生資料:在你印象中,有錢人在臨終前都會做些什么?那臨死前的嚴監生又是怎么做的呢?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教師范讀,正音。
2、你認為嚴監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吝嗇)
三、創設情境,巧設懸念,體會三“急”
1、如此吝嗇的嚴監生在臨死前是怎樣做的呢?課文從哪到哪是寫臨死前的嚴監生?
(1)那前面的6句話可以去掉嗎?為什么?(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這幾句話是寫嚴監生病重,不能去掉。
(3)學生自讀:從哪看出他的病越來越重?(穿梭、管莊的家人等)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此時的嚴監生?(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4)指導朗讀:指名讀,學生評價,教師引導。師生合作讀:師引,生齊讀。
2、過渡:病得三天都說不了一句話的嚴監生在臨死前有什么表現的?畫出描寫嚴監生的句子。
(1)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2)自讀這五句話:你從這五句話中可以體會出臨死前的嚴監生的心情如何?一個字!(板書:急)
(3)是什么讓他這么著急?課件出示(生匯報,師板書:動作、兩個指頭)
(4)原來嚴監生給家人出了一道謎題,這兩個指頭代表了什么意思呢?家人猜了幾次?(四次)除了最后一次猜對之外,其余幾次都令嚴監生心急如焚?(板書:三)
3、小組學習:兩人一組對讀,邊讀邊體會:親人們為什么這樣猜?從哪看出嚴監生著急?
4、分組匯報:
(1)一急:指名兩人對讀,親友們為什么這樣猜?(人之常情)從哪體會出他著急?(搖頭)想象當時他的心理,他是怎樣的搖頭?(失望、生氣)帶著這種語氣再讀。師生合作讀:一名學生讀大侄子的話,其他學生讀嚴監生的動作,老師讀“嚴監生喉嚨里痰……總不得斷氣”。
(2)二急:指名兩人對讀,親友們為什么這樣猜?(他平時就非常吝嗇)從哪體會出他著急?(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讀)要是此時嚴監生能說話,他會說什么?請學生寫一寫,并朗讀。再讀體會(無奈、心急如焚)師生合作讀。
(3)三急:指名兩人對讀,親友們為什么這樣猜?(補充兩位舅爺的材料)從哪體會出他著急?他為什么閉著眼,他在想什么?請兩組學生賽讀。師生合作讀。
5、請學生閉目想象:在三“急”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情景?學生匯報。這些句子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嚴監生的動作、神態描寫)這也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學會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來刻畫人物形象。)
6、全班分角色讀,再體會“急”:指名讀大侄子、二侄子、奶媽,全班讀嚴監生(邊讀邊做動作)
三、揭開謎底,總結寫法,推薦名著
1、現在,連老師都替嚴監生著急了,你們呢?這兩個指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誰揭開了謎底?指名對讀。
2、原來讓嚴監生牽腸掛肚的是這區區兩莖燈芯啊!(貼掛圖)觀看油燈圖片,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燈火?(微弱、星星之火)這小小的油燈在擠滿了一屋子人的情況下根本微不足道,他卻還惦記著要挑掉一莖(拿掉一莖),真是(引學生)……(吝嗇)啊!
3、這油燈里燒掉的僅僅是煤油嗎?(金錢、親情、生命)這都源于他的(吝嗇)!
4、吳敬梓用短短五句話就把一個吝嗇鬼的形象描寫得入木三分,因為他緊緊地抓住了嚴監生的什么來寫?(動作、神態)其實嚴監生的吝嗇不僅表現在他臨死之前,他平日是怎樣生活的?他又是如何生的病?大家想知道嗎?出示大屏幕資料。
5、還有更多有趣的情節就請大家一起到《儒林外史》中去尋找答案吧!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四大吝嗇鬼,有興趣的同學課下也可以去了解他們,同時把這些描寫人物的方法運用到你的習作當中去。
板書設計:
臨死前的嚴監生
動作
吝嗇 三“急”
兩個指頭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嚴臨生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一個人物。在這部小說里,作家吳敬梓用諷刺的手法,描寫了封建社會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在小說里,嚴監生是一個很有錢的人。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描寫是的嚴監生臨死前的情形。
【設計理念】
有效的課文課堂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感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礎上,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能自覺地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學習這篇課文,注重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發揮自己語言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現、質疑。通過品讀語言,感悟人物形象,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會寫“監、侄、郎”三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侄子、穿梭、郎中”等詞語,能正確讀準“監”的讀音。能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嚴監生的人物形象。
3.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等描寫的學習,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學習通過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4.有興趣閱讀如《儒林外史》《歐也尼·葛朗臺》等中外名著。
【教學重難點】
1.畫出描寫嚴監生的語句,品味嚴監生的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預習作業】
1.認識“侄、痰、揩”三個二類字,正確讀寫“監、侄、郎”三個生字。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能把課文讀準確、通順。
3.查找有關作品《儒林外史》及作者吳敬梓的資料,并作簡單記錄。
4.用鉛筆畫出描寫嚴監生的語句,并在書上簡單寫下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導入新課,了解作者吳敬梓作品的特點。
2.簡介《儒林外史》。
(過渡):《儒林外史》是中國諷刺小說的開山之作,它是清朝作家吳敬梓花了近20年寫成的。在《儒林外史》中有一個場景,雖然只有區區三百多字,卻一直被人們視為人物描寫的一段“經典”。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神奇的文字──《臨死前的嚴監生》,請大家齊讀課題。
①學生齊讀課題。(引導學生抓住“臨死”一詞體會,要讀得輕)
②老師板書課題:臨死前的嚴監生
③相機指導“監”的讀音,再指名讀出“監”字的另外一個讀音。
【設計意圖】:從學生平時讀課外書談起,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容易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并從讀課題入手,抓住關鍵字眼通過朗讀表達感情。
二、初讀課文,感受“富有”
1.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注釋、插圖,以及課文題目下的“閱讀提示”學習課文。
2.學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注意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邊讀邊想:嚴監生是個怎樣的人?
3.檢查預習情況。出示課件:監、侄、郎
①指名讀生字,相機提醒這幾個生字易寫錯的地方
②交流難讀懂字詞,如: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
4.了解課文大意。說說從閱讀提示中知道嚴監生是個怎樣的人?(有錢人)
(出示課件):《儒林外史》一書中的描寫
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①指名讀這句話;
②交流讀后感受。(引導學生感悟嚴監生家財萬貫、富可敵國。)
【設計意圖】:由于文中一些字詞學生較難讀懂,課前布置學生進行預習,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這是閱讀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通過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通過《儒林外史》中關于描寫嚴監生富有的句子,讓學生感受到嚴監生的富有,為下文感悟嚴監生的吝嗇打下鋪墊。
三、二讀課文,感受“病重”
(過渡語):請同學們現在再讀課文,看看課文寫了嚴監生臨死前是怎樣的情形?大家邊讀邊畫出有關的語句,不動筆墨不讀書。
1.學生再讀課文,感受“病重”。
2.交流讀書情況:誰能用一些詞來形容嚴監生臨死前的情形?
(生答:如:奄奄一息、病入膏肓、身患重病、氣若游絲等)
3.出示課件: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眷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
①指名讀句子。
②點評學生的朗讀情況。
③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指導,指導朗讀的時候要讀得輕,語速稍慢
④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討論:按照常理,嚴監生那么富有,如今人之將死,他應該做些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感情朗讀,入情入境地讀,深入體會臨死前嚴監生病入膏肓的情形。為下文體會人物形象作鋪墊。
四、精讀課文,感受“吝嗇”
(過渡語):同學們,《儒林外史》這部著作享譽中外,只要一說起嚴監生,大家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個招牌動作,你們知道是什么動作嗎?請大家動筆用“──”畫出這個句子。
1.學生默讀課文。
2.指名讀句子。出示課件: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
3.教師讀句子,學生想象畫面。(師范讀句子)
4.交流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兩個指頭
5.理解“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意思,(鼓勵學生模仿咳的樣子)
6.聯系上下文,你們能用一些詞來形容此時的嚴監生嗎?(奄奄一息、病入膏肓)
7.瀕臨死亡的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這個“總”字用得好呀,說說你從中體會什么?
8.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感悟嚴監生的吝嗇。
(生讀句子):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細節處來體會字詞的冷暖,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朗讀,聯系上下文感知語言的溫度,想象畫面,并親自演示模仿,體會當時嚴監生病入膏肓的情形,讓學生不斷積蓄形象感受,為后面體會嚴監生的吝嗇作鋪墊,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
9.師: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真難受啊,真痛苦啊,可他在難受中總不得斷氣,在痛苦中掙扎著伸出兩個指頭,到底嚴監生有什么放心不下,有什么牽掛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完成以下表格:(猜測內容、嚴監生表現這兩項為學生填寫內容)
出示課件:
(1)學生默讀課文,動手完成表格
(2)指名匯報表格填寫情況
①結合表格,看看嚴監生奄奄一息,瀕臨死亡之際,他牽掛的是什么呀?
(兩莖燈草)(師相機板書:兩莖燈草)
②指名讀描寫嚴臨生的句子,其他同學想象一下,當時他心里有什么感受?(難受、焦急)
③指導學生帶著難受、焦急的感情把描寫嚴監生的語句讀一遍。
④師:同學們,嚴監生苦苦掙扎,總不得斷氣,竟然是為了那兩根燈莖!讀到這里,你想說些什么?能否找個恰當的詞送給他?(吝嗇;小氣;愛錢勝過愛生命等)
師板書:愛錢勝過愛生命
【設計意圖】:要體會嚴監生“伸出兩個指頭”的形象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一個春雷慢吐的過程,通過讓學生自主讀文,品味關鍵句,從而讓學生一步一步感受到嚴監生總不得斷氣的啼笑皆非的牽掛,讓一個吝嗇鬼的形象深入腦海。
五、感情朗讀,體會寫法
出示課件: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1.指名讀句子。
2.出示課件:(出示描寫嚴監生的語句,學生帶感情讀出嚴監生的吝嗇)
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兩眼睜得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3.結合上述語句,說說作者抓住哪些方面來刻人物形象的?(生匯報)
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動作、神態
4.師小結:描寫人物可以從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幾方面進行。有道是:言為心聲,但是為什么本文卻沒寫嚴監生的語言呢?我看是作者忽略了吧?(生匯報)
5.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時,還得聯系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描寫。
【設計意圖】:老師有意設疑,激發學生思維,懂得描寫人物應該從實情入手,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描寫。
六、學習方法,升華練筆
(過渡語):我們寫作刻畫人物的時候,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進行描寫,相信我們也能寫出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來。請大家選擇自己熟悉的一個人,寫出他的特點來。
1.學生進行小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讀小練筆,其他學生點評。
3.師小結練筆情況。
【設計意圖】:把練筆輻射到閱讀課上,讓學生把習得的表達方法運用到寫作中,自自然然地體現從讀到寫,讀寫結合,訓練學生的讀寫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七、拓展閱讀
1.出示課件:①莎士比亞劇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②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
③莫里哀劇作《吝嗇鬼》中的阿巴貢;
④果戈里的小說《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
2.鼓勵學生閱讀名著名篇,感受同是寫吝嗇鬼,但作者的寫法各有千秋,鼓勵學生學習不同作者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由學習本課,感受名著名篇的魅力,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習不同作者運用不同的表達方法。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與積累。
八、作業布置: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修改堂上寫的小練筆,抄正在作文本上,并讀給家人或自己所寫的那個人聽。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朗讀再次感受作者的精妙筆觸;另一方面,讓學生能根據課堂上學到的表達方法修改自己的練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愿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本次作業布置學生把練筆讀給別人聽,就在于讓學生與他人分享寫作的快樂,并從中獲得進步。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嚴監生的人物形象。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感受人物的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上課,給大家請來兩位大明星。是誰,認識嗎?觀察一下,他們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這兩幅漫畫啊,畫家通過對細節的突出和夸張,達到一種喜劇的效果。作家也常采用這種手法。在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等細節的突出和夸張,刻畫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尤其是對嚴監生的刻畫,更是被人稱之為“千古絕唱。”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一篇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
2、板書課題:看老師寫題目,注意這里有兩個字字形比較接近,找找他們是哪兩個字。指名比較“臨”、“監”。“監”字還是個多音字,知道另一個讀音嗎?
來,大家一起讀一下題目。
3、監生是什么,知道嗎?請大家翻開課本133頁,看看課文下方的注釋。借助注釋可是學習課文的一個好方法啊。
二、熟讀課文,感知故事大意。
1、那好,孩子們,現在就請大家大聲朗讀課文,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不理解的字詞看注釋或者查工具書。
2、檢查讀書效果。
出示詞語:諸親六眷、侄子、郎中、 已后、登時、兩莖燈草、一聲不倒一聲、挑掉一莖
誰來讀一讀這些詞語?這里有兩個多音字,找到了嗎?在這里讀什么呢?全班來讀一讀。
這些詞語中你有不理解的嗎?
理解:諸親六眷(文章中的諸親六眷是指哪些人?)兩莖燈草(大家看看134頁的插圖,找到沒有,那盞燈,好極了,那就是兩莖燈草。)已后(就是現在的“以后”,注釋中也提到了,不是嗎?)登時(換個詞來說,立刻、馬上、頓時。)
讀準了字音,理解了詞語,讓我們再來讀讀文章。指名分部分朗讀課文。評議。
3、剛才我們讀了幾遍課文,應該有感覺了吧,但還是不夠,再請大家默讀一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嚴監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指頭,還念念念不忘兩莖燈草。)板書:兩個指頭
說說,嚴監生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三、聚集重點,感悟人物形象。
1、這樣的一個守財奴的形象,作者是怎樣寫的呢?
請看這么一個句子。出示例句: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哪位同學先來讀一下,其他同學想想,你會發現什么。
嚴監生此時的病情已經怎樣了?你還能從文章中找到另外的句子來說明嚴監生已經病得不輕了嗎?好極了,用個成語來形容他。(奄奄一息、形容枯槁、行將就木、生命垂危)
但是他——(總不得斷氣!)就這幾個字,再讀一遍,說說什么感受?(感受到嚴監生垂死掙扎),死不瞑目啊,孩子們,是什么讓嚴監生這樣的牽腸掛肚,這樣的垂死掙扎。他給了我們什么提示?
讀,再讀。怎樣?閉上你的眼睛,你頭腦里浮現出來的是什么?(嚴監生的兩個手指頭)
2、面對臨死前嚴監生的那兩根手指,諸親六眷都作出了哪些猜測,嚴監生又會有怎樣的反應,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在相應的句子旁寫上你的體會。
3、指名讀諸親六眷作出的猜測。
找到了嗎?孩子們。我們按課文的順序來說說。
首先出場的是:(大侄子)
當大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
句子一: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盡管身體極度的虛弱,盡管呼吸已斷斷續續,但面對那兩莖燈芯,他僅僅是搖了搖嗎?你想,那是怎樣的搖頭?(用力、失望)
對嚴監生來說,那兩莖燈芯燒去的僅僅只是那么點燈油嗎?還燒去了他的(銀子、生命)。
所以他面對大侄子的猜測時——生讀
接著出場的是?(二侄子)
句子二: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他的的反應與前一次有什么異同嗎?
面對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他的內心是怎樣的——(急切、心急火燎)他急的究竟是什么呀?所以,他把兩眼……把頭……
融入這份感受,再來讀讀這個語句。
忠誠的仆人來了。她猜想——(生讀)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這一次的反應又有什么不同嗎?
沒人能理解,沒人能讀懂他啊,此時的嚴監生把眼閉著搖頭,他的內心只有(絕望),難道真要讓我死不瞑目嗎?生一起讀
燈油啊,我那寶貴的、珍貴的、可愛的燈油啊,我嚴監生真是愛你在心口難開啊!如果可以,他會怎么說呢,讓我們來當一回嚴監生的代言人吧?投影出示:
你們呀!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思呢?
真的就沒有人明白嚴監生的心思嗎?生讀趙氏的話原來這兩個指頭啊,指得是——(板書:兩莖燈草)
真是知夫莫若妻,知嚴監生者——趙氏也!
眾人看嚴監生時——(全班讀)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終于放下了所有的心事,咽下最后一口氣,走了。
3、同學們,這種內心的感受和變化,作者是抓住了嚴監生的什么來描寫的呢?是哪些部位的動作?(兩個指頭、頭、眼睛)的確啊,他的動作反應了他內心的想法。作者通過細致的描寫,讓這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從文字中站了起來。
四、比較閱讀。
1、我國古代作家吳敬梓僅用了幾句話,抓住了嚴監生死前兩個指頭這一個非常經典的動作,就把這個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其實在世界文壇上還有著名的四大吝嗇鬼,(投影出示四大吝嗇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個,請看——
末了,終于到了彌留時候,那幾日老頭兒結實的身子進入了毀滅的階段。女兒歐也妮把金器鋪在桌上,他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有時他說一句“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沖著女兒“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
2、這是著名作家巴爾扎克《人間喜劇》——《歐也妮葛朗臺》的片段,描寫了主人公葛朗臺臨死前的一幕。在他臨死之前的片段,讀了之后,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對人物的什么描寫?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與《臨死前的嚴監生》相比,你覺得在這個片段在描寫方法上與課文有什么異同之處?
今天,通過對《臨死前的嚴監生》這篇文章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嚴監生的格外吝嗇,也知道了,只要抓住了他與眾不同的一面進行描寫,就可以描寫出一個人的特點,他自然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文中我們所看見的人物只是一個小小的人物而已,若想知道更多,老師建議你推薦同學們看吳敬梓寫的這部《儒林外史》。
板書設計:
臨死前的嚴監生
兩個指頭 兩莖燈草
(神態、動作……)
守財奴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品讀中感受到嚴監生吝嗇的形象。
2、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利用課文留下的空白,補充人物的心理活動。
3、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初讀課文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人物描寫一組》的第二個片段,我們一起讀課題《臨死前的嚴監生》。
關于嚴監生你已經了解了什么?
生:監生的意思。嚴監生家財萬貫。
師:昨天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但是清朝時期的語言和我們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和用語習慣不太一樣,可能比較拗口。現在就請同學們放聲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嚴監生在臨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自讀課文。
師:哪些同學愿意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把課文讀通順。
生:輪讀課文,并糾正字音。
師:通過剛才的自讀,輪讀,你想想嚴監生在臨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燈里有兩莖燈芯,太浪費了。
師:我有沒有聽錯,嚴監生在臨死前居然想的是兩莖燈芯。一般人在臨死前會想什么?
生:親人,故友……
師:是呀,兩莖燈心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二、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整體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寫手法: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細細讀課文,你從嚴監生的哪些表現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念念不忘這兩莖燈芯,請劃出描寫嚴監生的句子。
隨機出示: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了,登時就沒了氣。
2、感受嚴監生“愛錢甚命”的心態:
師:你是怎樣感受到的?
預設:
生:嚴監生病得很嚴重,我從痰響得一進一出中知道的。
師:你們知道嚴監生的病為什么會病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示:
在《儒林外史》的第五回這樣寫道:
1、過了燈節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時撐著……后來就漸漸飲食不進,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銀子吃人參。
2、這嚴致和是個監生,家私豪富,足有十多萬銀子。
師:他是因為沒錢吃藥嗎?
生:不是,他是因為舍不得銀子。
師:那么在他的眼里銀子與性命熟輕熟重?
生:是銀子。
師: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
3、通過“指”感受到嚴監生焦急的心情,初步感受嚴監生的吝嗇:
師:你還感受了到什么?
生:嚴監生開始是“伸著兩根手指,接著是指得緊了,最后是指著不動了”他在隨時都可能一命嗚呼的時候,心里只有油燈。
生:頭搖了兩三搖,狠狠搖了搖,閉著眼睛搖了搖。
師:他心里想的是那油燈嗎?
生:不,他想的是有兩根燈芯的油燈非常浪費。
師:他覺得浪費的究竟是什么呢?讓我們看看他平時的生活情況。
請看屏幕:
第五回節選:
不瞞二位老舅,象我家還有幾畝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切店內買四個錢的哄他就是了。
師:他連平時買點豬肉都舍不得,他覺得他浪費的是什么?
生:是銀子。
師:從這些動作中,你知道嚴監生心情是怎樣的?
生:焦急的,著急……
師: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課文。
師生共讀。
4、補白人物的心理活動,進一步感受嚴監生的吝嗇:
師:可憐的嚴監生,生命危在旦夕,偏偏一大幫親人在身邊,卻猜不出他的心意,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你可以選擇一句,把他的心理補充完整。
(寫一寫。)
師:大侄子的話。
生:唉,大侄子,我就你們這幾個親人了,我擔心的是燈,燈里有兩根燈芯,你發現沒有。
生:我的侄兒誒,你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燈里燃著兩莖燈芯,多費油啊!這哪里是油,分明燃的是銀子啊!這樣白白地糟蹋錢財,叫我如何斷得了這口氣?
生:奶媽,虧你還在我家待了這些年,竟然連我的這些心思都不懂,真是氣死我了。
師:這就是可憐的嚴監生,看著課文的插圖,你有什么要對他說的?
生:錢哪有生命重要啊。
生:你家有十萬銀子,卻到死,還為幾根燈芯牽腸掛肚,真是守財奴。
……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對嚴監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來讀讀課文吧。
生: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閱讀
師:課文學到這里,你能不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或者一個詞語概括一下嚴監生的形象?
生:守財奴、吝嗇鬼、小氣鬼……
師:受到一些外國文學作品的影響,在以往的評論中,人們常把嚴監生列入到了世界文學吝嗇鬼的長廊之中,在很多文學史評中、及電視、電影里都把他視為一個貪婪成性,視錢如命的吝嗇鬼而大加鞭撻。但是,看了下面的這些補充材料后,你對嚴監生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呢?
(出示補充材料一。)
師小結:是呀,吝嗇鬼第一個特點就是殘酷和不近親情,對財富的占有欲,使他們失去了常人行為和心態。我們看到的嚴監生并不如此。他“錢過百斗,米爛成倉”自己平時連一斤豬肉都不舍得吃,但他卻舍得花銀子請別人喝酒,自己有病舍不得吃藥請醫生,老婆病了卻“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自己從不肯輕易為自己破費錢財,但卻肯送給兩位舅子大筆銀子。吝嗇并沒有割斷其親情關系,泯滅其人性。不能說嚴監生不吝嗇,可他的這種吝嗇只是一般小生產者的吝嗇,并沒有使他由人變成了鬼。吳敬梓僅用了五句話就把嚴監生過分儉省的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與嚴監生相比,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時間來不及,方案二:果戈里筆下的波留希金、莎士比亞筆下的夏洛克)就是一個(個)名副其實的吝嗇鬼。(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相關的書籍,出示作者書名)下面。就讓我們來見識見識什么是真正的吝嗇鬼。請同學們默讀《歐也妮·葛朗臺》這個片段(出示補充材料二),同樣是寫他在臨終前片段,先請同學們從文章中劃出表現人物吝嗇的語句。然后思考一下,同樣是寫人物臨死之前的情景,它與課文節選的片段描寫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生:交流寫葛朗臺吝嗇的句子。
生:嚴監生主要是通過動作描寫,第二篇文章的主人公主要是通過動作描寫。
師:吳敬梓為什么不通過語言來描寫人物呢?這樣不是能更直接的表達作者內心的想法嗎?
生:因為嚴監生病得很重,不能說話了。
師:是呀,所以我們要根據人物的實際情況的不同來選擇描寫的側重點,這樣的描寫更逼真,下節課,我們將走進紅樓夢,進一步學習精妙的人物描寫手法。
五、練習
請你自己選擇一個心理活動寫一寫:
當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伸著兩根手指,他想:
當大侄子問他是否還有兩個親人沒見面時,嚴監生心想:
當二侄子問他是否還有兩筆銀子沒有吩咐明白時,嚴監生心想:
當奶媽問他是否兩位舅爺沒有見面時,嚴監生心想:
【補充材料】
一、選自《儒林外史》第五回
對闖禍逃跑的哥哥:
嚴致和見差人來說此事,他是個膽小有錢的人,見哥哥又不在家,不敢輕慢。隨即留差人吃了酒飯,拿兩千錢打發去了。……嚴二老官連在衙門使費,共用去了十幾兩銀子,官司已了。
對結發的妻子:
生病時:
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漸漸的重起來;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總不見效。
去世后:
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鬧了半年,不必細說。
對妻子的兄弟:
因把小斯都叫出去,開了一張廚,拿出兩封銀子來,每位一百兩,遞給二位老舅:“休嫌輕意。”
嚴致和又拿出五十兩銀子來,二位喜形于色去了。
二、選自《歐也妮·葛朗臺》
末了,終于到了彌留時候,那幾日老頭兒結實的身子進入了毀滅的階段。他要坐在火爐旁邊,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被一齊拉緊,裹緊,嘴里對拿儂說著:
“裹緊,裹緊,別給人家偷了我的東西。”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夠睜開眼的時候,眼光立刻轉到滿屋財寶的密室門上:
“在那里嗎?在那里嗎?”問話的聲音顯出他驚慌得厲害。
“在那里呢,父親。”
“你看住金子!……拿來放在我面前!”
歐也妮把金路易鋪在桌上,他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有時他說一句:
“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
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喚著歐也妮,歐也妮跪在前面,流著淚吻著他已經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見。
“父親,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這最后一句證明基督教應該是守財奴的宗教。
三、練習
劃出表現人物吝嗇的句子。然后思考一下,同樣是寫人物臨死之前的情景,它與課文節選的片段描寫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8
(一)導入
師:一個大地主,他擁有十多萬銀子,請大家設想一下他臨死時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
生:一定有很多人來探望他!他一定舍不得自己的親人,氣息微弱地分配遺產。
師:語言大師吳敬梓用簡潔的筆墨,細致地為我們勾勒了一個大地主臨死前的情形。相信通過我們自己的閱讀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嚴監生臨死時是怎樣的一種情景?
(生自由朗讀數遍后,教師指名讀課文,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通過教師的范讀,糾正讀破的句子。)
(三)精讀課文,感受形象
師:看見你們讀得如此投入,我也想試著讀一讀,好嗎?
生:好!
師:我讀的時候請你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師范讀課文,生想象畫面)
師:請把你腦海中浮現的嚴監生的形象介紹給大家,好嗎?
生:嚴監生他骨瘦如柴,氣息奄奄地躺在病床上,望著兩莖燈草,死不瞑目。
生:嚴監生不停地咳嗽,喉嚨里的痰響得一聲接一聲,對于家人不著邊兒的回答,他心里急得不得了,可又說不出來。
生:嚴監生的臉干癟干癟的,一雙眼睛竭力睜得滴溜溜的圓,望見床旁的燭臺,使盡渾身的氣力伸出兩根手指,看見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心思,他氣得一聲連一聲地咳嗽。
……
師:你們真會想象!讓我們來親眼目睹嚴監生臨死前的樣子(師出示課文插圖學生仔細觀察)。作者對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作了細致的描寫,請同學們先找出有關語句細致地讀一讀,并根據他的動作、神態的變化揣摩揣摩他臨死前的心理活動,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學生按要求讀文后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能對照課文具體談談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的變化?
生: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總不得斷氣。開始,大侄子以為是他牽掛哪兩個不曾見面的親人,來問他時,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說明大侄子沒有說中。接著,二侄子猜問是不是有兩筆銀子放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時,他把兩眼睜得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說明二侄子也沒有猜中。緊接著,當奶媽問道是不是記念兩位舅爺時,他直接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說明奶媽也沒有猜對。最后,還是趙氏了解他的心思,一語中的。嚴監生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生回答,教師出示句子: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沒了氣。并在描寫嚴監生動作、神態的句子下加上著重號。)
師:同學們能夠根據嚴監生的動作、神態猜測出他臨死前的心理活動嗎?
生:我的兩個侄子喲,你們怎么就不明白你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燈盞里的兩莖燈草正燃著呢,該費了多少油啊!這哪里燃的是油啊,分明燃的都是銀子啊!這樣白白地糟蹋錢財,叫我如何斷得了這口氣喲!
生:奶媽,虧你還在我家呆了這么多年,竟連我的這點心思都不懂,真是氣死我了!
生:趙氏啊,到底還是你明白我的心思!挑掉一莖,這下我就放心了!
……
師:多么可笑而又多么可悲的嚴監生喲!在臨死前,居然為了燈盞里點的兩莖燈草而不能安息。如果此時你就站在他的床前,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說嗎?
生:嚴監生啊嚴監生,你太吝嗇了!你那么有錢,竟為了兩莖燈草而死不瞑目,唉,你真可悲!
生:嚴監生,你真是個守財奴,你愛財竟勝過自己的生命。為區區兩莖燈草而眼不閉,氣不咽,如此貪婪,真令人可恨又可笑。
……
(四)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的體會真好!請大家帶著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分角色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先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然后指派小組同學上臺讀,讀讀評評,直到讀好為止。)
(五)體會寫法
師: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三百多字就讓我們如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誰能說說作家是用什么方法刻畫人物特點的?
生:有動作、神態上的細節描寫。
師:老師有個問題不明白,作者為什么不用語言描寫來刻畫嚴監生?
生:因為嚴監生已經病重得一連三天都不能說話了。那樣寫就不真實了。
師:你很會思考問題!我們在寫人時,也應該選用恰當的描寫方法。
(六)閱讀拓展
師:作家吳敬梓用辛辣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吝嗇鬼形象,有著較強的諷刺意味。嚴監生只是世界四大吝嗇鬼之一,那其余的三個吝嗇鬼有什么特點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小說。相信通過大家課外的比較閱讀,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鮮活的人物形象。
3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人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談話::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隨便聊聊,我知道我們的同學非常愛書,一有空就會拿出一本課外書來細細的品味,品味其中的情節,品味其中的人物,誰能和大家聊聊古今中外的書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人物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個同樣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吳敬梓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出示:嚴監生)
師:(指“監”)這個字讀jiàn,大家齊讀。
生:(齊讀)監!
師:知道什么是“監生”嗎?
生:監生是古代讀書人的一種稱號。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預習時看了書頁下的注釋。
師:你真會預習!監生是讀書人的一種稱號,相當于我們常說的王舉人、張秀才之類的。嚴監生這監生是用錢捐來的。他家中十分有錢,在《儒林外史》中是這樣寫的,誰來讀:生“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師:同學們設想一下,這么富有的一個人,臨死前應該是怎樣的情形?
(學生想象,交流)4個
師:嚴監生臨死前究竟是怎樣的情形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課件:臨死前的嚴監生)
生:(齊讀)臨死前的嚴監生!
二、初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師:翻開語文書,把課文讀準、讀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讀幾遍,看看注釋或查查工具書,開始 (學生認真自讀課文,老師巡視)
師:這篇課文比較難讀,老師把其中一些句子找了出來,請你自由讀一讀,看看哪個句子,你能讀給大家聽。
1、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
2、諸親六眷都來問候。
3、五個侄子穿梭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已后,醫家都不下藥了。
4、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 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
5、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6、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進上前到:“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
師:看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聽得很認真,相信你們的腦海里一定會浮現出臨死前的嚴監生的樣子,誰能來說說你腦海里的嚴監生已病成什么樣了?
生答
師:看來他病得十分嚴重,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他現在的病情?
生:無藥可救!
生:奄奄一息!
生:病入膏肓!
師:已經氣若游絲,命懸一線了,可他卻伸著兩個指頭,(板書兩個指頭)總……(出示“總不得斷氣”)(學生接)這兩個指頭是什么意思?(板書兩莖燈草)
猜出是兩莖燈草費了許多周折,大家分別是怎么認為的?[先是大侄子猜測(顯示大侄子)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顯示兩個親人),再是……接著……最后……]
師:文中嚴監生對大家的猜測作出的反映通過動作、神態作了細致的描寫,請根據課文四人小組完成表格,并說說他的心理活動。
猜的人 猜測寫出嚴監生的反應 頭手 大侄子兩個親人 二侄子兩筆銀子 奶媽兩位舅爺 趙氏兩莖燈草
師:誰來說說看你怎么填的?
生答
回答二侄子時:此時嚴監生的心里是多么……(著急)你是從哪里看出來他很著急的?奧,看來他真是焦急萬分,誰能把他此時焦急的心情讀出來?(1-1-齊)嚴監生急呀,氣呀,可惜他說不了話,如果他能說的話,他會說……他會說……他會說……?
正在他十分著急的時候,奶媽說話了,問他是不是指兩位舅爺,此時嚴監生的反應是……誰來說?他怎么把眼閉著,手也指著不動了?(難道他不著急了嗎?)板書:絕望。誰能把嚴監生絕望的心情讀出來?(1-齊)
最后妻子趙氏終于說中了他的心事,嚴監生的反應是……此時他的心里又會想說什么?
師:多么可笑而又可悲的嚴監生喲!在臨死前,居然為了燈盞里的兩莖燈草而不能安息。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
1、師:有人說嚴監生是個節約的人,有人說嚴監生是個吝嗇的人,
生:
2、師:為什么說他是個吝嗇的人?
3、師:同學們,節約得有個度,
(1他十分有錢2一屋子的人只點了一盞燈3兩莖燈草比親人還重要)
(如果3說不出:我們再來看表格,嚴監生臨死前只記得……(兩莖燈草),卻不記得……(兩個親人,不記得……也就是遺產又沒有交待清楚,更不記得兩個舅爺)看來在他眼里金錢比親情還重要,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他是個吝嗇的人。
師:這位吝嗇的嚴監生聽了趙氏的話,終于了了心中所愿,頓時沒了氣。同學們,嚴監生臨死前倔強地伸著兩個指頭,不是為了沒有見面的親人,不是為了遺產交代清楚沒有,而是為了那兩莖微不足道的燈草。面對這么一個愛財勝過親情的人,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
三、體會寫法
師:多么高明的作家呀,短短一個片段,讓我們如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個吝嗇鬼的形象,說說作家是用什么描寫刻畫嚴監生這個人物形象的呢?
生: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師:同學們,作者抓住嚴監生臨死前的動作、神態,特別是一個動作,一個非常經典的動作,兩個指頭,展開細致的描寫,這叫細節描寫。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不過我有個問題,作者為什么不用語言細節描寫呢?
生:因為嚴監生一連三天不能說話了。
師:是啊,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時,應選用恰當的描寫方法。
四、課外拓展
師:作家吳敬鋅用辛辣的筆觸通過細節描寫,把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讓我們過目不忘。在世界文壇上還有四大吝嗇鬼,想知道嗎?(出示課件)
師:他們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葛朗臺臨死前的精彩片段。你們自己看看,讀一讀。
(生自由讀發的資料)
師:誰能說說這個片段又是通過什么描寫刻畫葛朗臺這個吝嗇鬼形象的?
生:……(比如哪個句子)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文學名著中像這樣的精彩描寫比比皆是。若沉醉其間,你一定會為之陶醉,為之神往,你的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共同徜徉于文學的海洋中吧。
教師評課
學校:喬小 班級:502 學科:語文
執教老師:張小萍 教學內容:臨死前的嚴監生
1.準備充分,教學過程流暢;
2.教學步驟清晰,注重教學細節;
3.抓住三次(情緒)、神態、動作的變化,揣摩人物內心的變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吳燕萍
1.教師課前準備充分,教態親切,學生課堂常規好;
2.注重課文中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
3.課外延伸工作做得很好;
4.結合課文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 ——俞娟英
1.抓文本,體會嚴監生著急、生氣的心情,并體會他內心想法;
2.體會作者寫人物的方法,“為什么不描寫語言?”這個問題好,引導學生體會描寫人物的特點,可以采用不同的辦法;
3.課外拓展的形式好,最好拿兩篇文章比較會更好。 ——高志剛
1.重視朗讀指導,讀出嚴監生的“著急”、“失望”;
2.抓住人物神態、動作的變化,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借助表格,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突出重點。 ——陳敏珠
1.教師教態親切自然,教學節奏不緊不慢,抑揚頓挫,不放過課堂教學中生成的任何一個教學資源;
2.課堂教學重點突出,難點得到突破,朗讀指導到位;
3.通過多種學習方法學習目標,教師作適當的引導,使課堂效果顯著。
——蔣婷娟
1.張老師教態自然,語氣親切,口齒清晰,能讓每位同學清晰地聽清問題,教學節奏不緊不慢,抑揚頓挫;
2.張老師抓住了課文中的幾個難句,通過自讀、個別讀的方法,不但讀通、讀順了句子,還很好地讀出了句子中蘊含的情感;
3.注重抓住局部(重點字詞)及表格的填寫,讓學生很清晰地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一個活生生的“吝嗇鬼”形象出現在同學面前,本文的重點得到很好的解決。 ——趙琴花
1.充分利用表格,用人物的動作、神態揣測人的心理活動,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
2.課前、課后的拓展資料,能對學生學習古文,對人物描寫了解更深入;
3.語文親切,如沐春風。 ——顧亞利
1.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挖掘文中的人物內涵;
2.抓住文章重點,通過讀悟文中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感受人物特點。
建議:對于人文性較強的文章,學生的讀,教師對文中個別語句的挖掘可深入些,教師的語調應更貼切于文章基調。 ——呂云飛
1.教師能從文中選出難讀的句子,通過讀,解決句子中的難點,很值得學習;
2.利用表格,進行小組合作,突出了細節描寫這一寫作方法,讓人收獲頗深;
3.課前引用原文中對吳敬梓富有的介紹,讓孩子們有深切地了解;
4.課外拓展,推薦優秀書目。 ——高林燕
1.課前補充嚴監生的背景資料,了解嚴的家庭背景入手,對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起了對比、突出的作用;
2.工具的運用:學習就該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3.能透過動作、神態來揣測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
4.是否在“節約上”稍作引頌;
5.課文在描寫方法時,是否可在找手、頭的反應時,強調動作的神態。—李霞
1.巧妙的抓住“兩根指頭”這一細節,讓學生體會三次猜測,從而明白嚴監生的吝嗇;
2.拓展的片斷欣賞讓學生由課內走到課外,積累語言,積淀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課堂提問巧妙,少而精,巧妙的一個問題貫穿全文。 ——鄭曉娟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讀中感悟嚴監生這一入木三分的吝嗇鬼形象,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2.品中鑒賞作者高超的諷刺藝術、經典的細節描寫,學習作家抓住人物動作、神態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題引入
1.簡介《儒林外史》
⑴、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有許多優秀的著作。有這樣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大文豪魯迅先生就非常推崇它,甚至連寫作風格都深受影響。知道是哪部小說嗎?(《儒林外史》)
作者是清朝的吳敬梓。(強調“梓”的讀音。)
⑵ “儒”指的就是——(讀書人),那么,許多讀書人,則稱之為——(“儒林”)。在這部小說里,吳敬梓用諷刺的手法,刻畫了一群可笑又可悲的古代讀書人。
2.揭示課題
⑴ 今天,我們就去認識其中的一位。(板書:嚴監生)(強調“監”的讀音。)
⑵ 這嚴監生姓嚴,名——?
“監生”是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稱號,就像我們常說的李秀才,王舉人之類的,這位姓嚴的監生原名嚴致和,他這“監生”,是用錢捐來的,也就是花錢買來的。
3.感受“富有”。
⑴ 他可有錢啦!我們來看看《儒林外史》中的描述:屏幕出示句子——“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 指名讀。
⑵ 什么感覺?(家財萬貫啊!富得流油啊!富可敵國啊!)
是啊,在那個時代,10兩銀子,就夠一戶普通人家用一年了,所以,用現在的話說,嚴監生絕對是—個(大富翁,大富豪)
二、初讀,感受“吝嗇”
1.這么富有,他臨死前是怎么過的呢?(板書:臨死前)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大聲朗讀這篇課文,把課文讀準、讀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注釋,多讀幾次。
這是一篇古代的白話文,有些說法和我們現在不太一樣。讓我來考考你:比如,文中稱男孩子為 ,稱中醫的醫生為,又叫,所有的親戚,叫 。
再來考考你:再不回頭,一聲不倒一聲的:,登時:。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你可真會讀書,懂得用注釋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拗口的詞語。
三、輻射文本,以寫促讀
——課文里再不回頭的意思是?(病情很重,再不見輕)你還從哪里看出嚴監生病得很重?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
句子一: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手指頭。
個讀,這個句子比較長,可不好讀,大家也試著讀讀這個語句,個讀
2、讀著讀著,面對嚴監生的病情,你想到了哪些詞語來形容?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
3、就是這樣一個(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的嚴監生,卻總不得斷氣,伸著兩根手指頭,教師板書,總不得斷氣就是——(生:一直沒有斷氣)這里的總就是——(一直)
4、教師手指“總”,從這個字眼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有心事放不下)
教師:來,融入這樣的感受我們再來讀讀這一句。(齊讀)
5、嚴監生“總不得斷氣”,他究竟還有什么放不下呢?面對嚴監生的那兩根手指,家人紛紛猜測,他們是怎么猜的,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有關句子。
首先出場的是——大侄子、誰來讀(讀得很流利,有幾分古人的韻味)
緊接著——二侄子,請你讀
還有誰也來了——奶媽,誰來讀
同學們讀讀這幾個語句。
6、他們猜對了沒有?(生:沒有,從反應上可以看出)
出示句子 哦,第一次: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第二次: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依然是兩根手指
第三次: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7、——還是兩根手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同學們,臨死之前,嚴監生應該關心的是(自己的生命),還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好的呢?此時,他應該最牽掛自己的是(自己的親人),還有什么比親情更可貴的呢?可是,此時,嚴監生念念不忘的不是為了沒有見面的親人,更不是為了沒有交代清楚的遺產,而是(板書:一莖燈草)
五、回讀課文,品味語句
1、你是怎么知道的?(嚴監生的妻子趙氏猜中了)
2、面對這樣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此時此刻,你想用什么詞語來評價嚴監生?
(吝嗇、一毛不拔、啼笑皆非)
是節約么?一屋的人,一盞油燈,兩莖燈草所能發出的光實在有限,屋里還是昏暗的,這可比不得我們現在的電燈。這樣的節約大大超出了人之常情,過分的節約就是(吝嗇)了。
3、為了那兩莖燈芯,嚴監生之前是怎么念念不忘呢?讓我們再來看這三組句子——
出示句子:
當大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
句子一: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l自讀
l因此,盡管身體極度的虛弱,盡管他喉嚨里的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得,他還是伸著兩個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你想,那是怎樣的搖頭?(用力、氣憤)
l對嚴監生來說,那兩莖燈草燒去的僅僅只是那么點煤油嗎?還燒去了他的(銀子、生命)。
l所以他面對大侄子的猜測時——生讀
當二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時——
句子二: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l他把兩眼——(滴溜圓)
把頭——(狠狠搖了幾搖)
越發——(指的緊了)
l面對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誤解,此時此刻,吝嗇得嚴監生的內心一定——(急切、心急火燎)
l誰能融入這份感受,再來讀讀這個語句。
——你的表情告訴了我,你對這段話有了比較深的感觸,請你來讀,好嗎?
聽著你的朗讀,我們仿佛來到了嚴監生的身邊,仿佛看到了那兩根直直挺立的手指。
——聽的出,每個字都用心在讀。
當奶媽猜想也許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身邊故此紀念時——
句子三: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l個讀,沒人能理解,沒人能讀懂,現在嚴監生把眼閉著搖頭,他的內心只有——(失望)帶著失望一起讀
l面對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媽一再地不理解兩根指頭的含義,嚴監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啊!如果可以,他會怎么說呢,讓我們來當一回嚴監生的代言人吧?
生:你看那燈盞里的兩莖燈草正燃著呢,該費了多少油啊!這哪里燃的是油啊,分明燃的都是銀子啊!這樣白白地糟蹋錢財,叫我如何斷得了這口氣喲!
生:奶媽,虧你還在我家呆了這么多年,竟連我的這點心思都不懂,真是氣死我了!
生:趙氏啊,到底還是你明白我的心思!挑掉一莖,這下我就放心了!
……
六、體會表達,學習語言
1、想象得真妙!你們簡直就是嚴監生的代言人嘛!都說:“言為心聲”,作者吳敬梓為什么不寫嚴監生的語言啊?把這些都加上不是更具體,更能突出嚴監生的吝嗇嗎?
(小結:看來咱們寫人哪,還得聯系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
2.既然說話不行,那心里想想總行吧!把這些話都改為嚴監生的心理活動,這樣好嗎?
[預設:
a、老是寫心里想心里想有點重復的感受。
b、我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蟲,他想什么,寫出來也不太合理。
c、把他的心理活動全寫出,這樣就沒有懸念了,他心里想什么一清二楚,對讀者的吸引力就不強了。
d、什么都寫出來了,讀者就沒有想象的余地了。]
好一個懸念,將一個想象的余地,想象是最美妙的!這就叫做留有空白,這就叫做令人回味,任何的補白都是畫蛇添足。這樣的描寫,就叫傳神,這樣的描寫,就叫絕妙。
3、正是作家吳敬梓對人物的傳神刻畫,才讓這個個性鮮明的嚴監生從文字中站了起來,下面就讓我們拿起書,再來體會作者那凝練的語句。
當大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他把頭搖了兩三搖。
當二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時——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
當奶媽猜想也許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身邊故此紀念時——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4、剛才同學們讀得都是描寫嚴監生什么的語句?(動作和神態)
5、同學們,作者抓住嚴監生臨死前的一個動作,一個非常經典的動作,展開細致的描寫,這叫什么描寫?(細節描寫)
七、閱讀比較:
吳敬梓把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們過目不忘。同學們,在文壇上還有四大吝嗇鬼,想知道嗎?(出示課件)
師:他們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吝嗇鬼》中的阿巴貢、《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葛朗臺臨死前的精彩片段。你們自己看看,讀一讀。 (生自由讀發的資料)
師:誰能談談你讀后的體會。
生:葛朗臺跟嚴監生一樣是個吝嗇鬼。
生:我覺得葛朗臺不僅吝嗇而且貪婪。他臨死前還見錢眼開,真可恨!
生:這段短話描寫很精彩,像今天的課文一樣注意了細節描寫。很細致的描寫了葛朗臺看到法器時的眼睛及肉瘤和手的動作,刻畫了一個守財奴形象。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文學名著中像這樣的精彩描寫比比皆是。若沉醉其間,你一定會為之陶醉,為之神往,你的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共同徜徉在文學的海洋中吧。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a類1、認識“侄”“痰”兩個二類字,會寫“監”“侄“郎”三個生字。能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b類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人物形象。2、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等描寫的學習,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學習通過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c類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預習作業1、認識“侄”“痰”兩個二類字,會寫“監”“侄“郎”三個生字。能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監生、再不回頭、郎中、一聲不倒一聲、哥子”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3、收集《儒林外史》及其作者的資料,簡單記錄。4、讀課文,想想嚴監生是個什么樣的人,畫出描寫嚴監生的句子。教學板塊個體學習清單第一板塊——猜謎激趣,引出人物【c/5】1、猜猜他是誰:老師說人物特點,學生猜人物名字。(1)他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神通廣大。(2)他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3)手持羽毛扇,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4)項戴乾坤圈,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2、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同樣鮮活生動的、在世界文學史上頗負盛名的人物。(板書:嚴監生)誰會讀這個名字?“監”在這里讀四聲。是一個多音字,誰會用他的另一個音組詞。“監生”什么意思呢?你怎么知道的?總結:監生是指明清兩個朝代的時候,在當時的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的人,相當于現在的大學生。3、檢查預習中收集的資料。這位姓嚴的監生原名叫嚴致和,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一個人物。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有關《儒林外史》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的和大家分享?誰還有補充?課件出示(介紹書的資料)。關于此書的作者大家又知道多少?課件出示(介紹作者資料)。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嚴監生時寫道(課件出示:“他家有十多萬銀子。錢過百斗,米爛陳倉,僮仆成群,牛馬成行。”)你覺的嚴監生的家庭條件如何?他的監生就是用錢捐來的。同學們設想一下,通常情況下,一個家財萬貫的人,臨死前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嚴監生臨死前是怎樣的情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板書:臨死前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聽老師說人物特點,猜人物名字,搶答。 讀名字,了解“監”的讀音。 聽老師介紹“監生”。 交流收集的《儒林外史》的資料。了解作者。 回答老師提問。 齊讀課題。第二板塊——檢查預習【a1、a2/7】1.檢查讀課文情況。2、檢查重點字音。(課件出示)諸親六眷 嚴監生 兩莖燈草 一聲不倒一聲 哥子 侄子 不得斷氣 挑掉一莖 揩揩眼淚3、檢查生字掌握情況。4、檢查理解詞語情況。(課件出示)文中稱男孩子為(哥子),稱中醫醫生為(郎中),所有的親戚,叫(諸親六眷 )。再不回頭是指(病情再不見輕),已后(以后,已通以),一聲不倒一聲指(一聲連著一聲)。5、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交流對嚴監生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 聽別人讀課文,找錯誤糾正。 抽讀、齊讀詞語。 聽寫生字,對照檢查。 搶答 全班交流,知道嚴監生是個吝嗇之人。第三板塊——細讀課文,感受人物特點【b1、b2/20】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找到描寫嚴監生病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可以在旁邊批注上自己的體會。2、誰來說說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能夠感受到嚴監生病情很重呢?3、品味句子,感受嚴監生“愛錢甚命”的心態。①請大家自由讀這幾句話,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②好重的病哪!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他的病情?③老師也想讀一遍,大家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老師故意讀漏“總”字)學生評讀,由“總”字讓學生體會嚴監生垂死掙扎的時間之長。④齊讀本句。⑤拓展:嚴監生已經氣若游絲,瀕臨死的邊緣了,你們知道他為什么會病到這種地步嗎?出示課件:《儒林外史》第五回節選:過了燈節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時撐著,每晚算帳直算到三更鼓。后來就漸漸飲食不進,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銀子吃人參。探討:在他的眼里命與錢財熟輕熟重?中國有個成語叫做“愛錢如命”,他是“愛錢甚命”。來,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4、過渡:嚴監生病得很嚴重,一口氣上不來就沒命了,可在這種情況下總不得斷氣,想必是心里有所牽掛或有什么未了的心愿,你看他伸出兩個手指,這意思讓人好生難猜。①大家再讀課文,找出哪些人猜測了,猜對了嗎?嚴監生的反應分別是什么?和同桌一起完成老師給出的表格,在書上畫一畫。課件出示:猜的人猜測內容嚴監生的反應大侄子兩個親人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兩筆銀子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媽兩位舅爺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兩莖燈草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②誰來說說看你怎么填的?a、當大侄子猜測,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時,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可見他現在的心情是——b、當二侄子猜想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不曾吩咐明白時——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的緊了。他的的反應與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嗎?此時此刻,他的內心是怎樣的——(急切、心急火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他很著急的?融入這份感受,再來讀讀這個語句。讀出他的急,讀出他的氣。c、奶媽猜想也許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身邊故此記念時——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這一次的反應又有什么不同嗎?沒人能理解,沒人能讀懂他啊,此時的嚴監生把眼閉著搖頭,他的內心只有(絕望),難道真要讓我死不瞑目嗎?讀誰能把嚴監生絕望的心情讀出來?d、趙氏走去挑掉一莖燈草時——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當趙氏終于讀懂了他的心思,挑掉了一莖燈草,此時他的心情會是?5、我是代言人此時的是嚴監生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怎么說呢,讓我們來當一回嚴監生的代言人吧?投影出示: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他就把頭搖了三搖。說: 。 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說: 。 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記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說: 。 趙氏走去挑掉一莖燈草時,他想說: 。 6、都說“言為心聲”,作者吳敬梓為什么不寫嚴監生的語言呢?把這些都加上不是更具體,更能突出嚴監生的吝嗇嗎?(小結:看來咱們寫人哪,還得聯系實際,選擇恰當的方法)多么可笑而又可悲的嚴監生喲!在臨死前,居然為了燈盞里的兩莖燈草而不能安息。7、拓展:所謂“觀其顏,想其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愛錢甚命”的性格,絕不是一天、兩天所養成的。讓我們看看他平時的生活情況。課件出示《儒林外史》第五回節選:便是我也不好說。不瞞二位老舅,象我家還有幾畝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每常小兒子要吃時,在熟切店內買四個錢的哄他就是了。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嚴監生平時連買點豬肉都舍不得,因為他覺得這會浪費他的——銀子,所以,當“嚴監生從被單里伸出兩根手指”時,他的心情絕對是——(焦急的,著急……)尤其是當他的親人不知道他的心意時,他簡直快——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再來讀一讀課文中這組描寫“嚴監生”的句子吧。 讀課件出示的句子,說體會,批注。 思考,回答 讀、交流。 聽老師讀,說體會 讀句子 讀課件出示的補充資料,回答問題 讀課文,找諸親六眷的猜測,和同桌完成表格 根據表格體會人物品質 回答老師的提問 思考回答 讀句子 思考回答 讀句子 指名讀 齊讀句子 想象,補充 讀補充資料 交流 感情朗讀句子。第四板塊——總結寫法,拓展閱讀【c/8】1、同學們,就是這樣三四百字的一段話,卻把吝嗇鬼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們過目不忘,成為了寫人的“千古絕唱”。作者是怎么樣做到的呢?運用了人物描寫的哪些方法?(板書:動作、神態描寫)所以,我們以后寫一個人的時候,也要學以致用,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去表現他的性格,才能使我們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活靈活現。2、作家吳敬梓用辛辣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吝嗇鬼形象,有著較強的諷刺意味。在世界文壇上還有四大吝嗇鬼,他們是——課件出示:(圖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慳吝人》中的阿巴貢、《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3、同是寫吝嗇鬼的死,但作者的寫法卻各有千秋,課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這四本書讀讀,看看作者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再運用本節課所學的方法描寫你身邊的一個人。另外,如果你還想了解嚴監生的故事,可以讀讀《儒林外史》。 體會寫作方法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12
一、導入
1、 人之將亡,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一個人,在他臨死之前,會是什么樣的一番情景呢?(生根據自己所知發言,師歸納)板書:臨死前的
2、 介紹《儒林外史》,引入“監生”的由來,介紹嚴監生其人。(關鍵詞:讀書人,富有,捐監)板書:嚴監生
3、 我們來看看這么一個富甲一方的人,臨死前是怎么樣的一番情景?
二、初讀課文
1、 自己讀文,讀通句子,讀順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 找出課文中生詞 ,讀,分析字形,書寫。(監 侄 郎)
3、 圈出難理解的詞語。(引導其解決理解問題:聯系上下文,參考注釋。)
三、再讀文,初步感知全文內容。
1、 說說本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事?
生說,師相機引導讀文。
四、品讀課文,感悟人物性格。
1、 引讀課文描寫嚴監生的句子。(板書嚴監生的動作,神態。)
2、 對照讀親人猜測嚴監生兩個指頭的意思。(板書眾人的猜測)
3、 再讀嚴監生對眾人不解自己心意的句子。(板書整理出嚴監生的心情)
五、補充情境,深入品味
1、 我們再回頭看看嚴監生臨死前的環境(晚間擠滿了人的屋子,一盞燈)一盞燈已經夠暗了,還要挑掉一根燈草,會怎么樣?
2、 臨死前的嚴監生,面對著親友對他兩個指頭的不解,他可能想說什么?(引導學生根據板書想象,表達。)
3、 如果這一幕就上演在你眼前,你想對嚴監生說什么?
六、品讀描寫嚴監生的句子,說說你從這些細節描寫中體會到寫人的文章可以怎么寫?(板書:細節描寫)
七、聯系,拓展,延伸
1、 復習《小嘎子》和《鳳辣子》,感悟人物描寫的方法。
2、 資料:《歐也妮。格朗臺》的人物性格描寫。
3、進行即興創作。觀看課堂中同學們的神態、動作、語言進行人物心理的刻畫。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侄兒、穿梭、郎中、諸親六眷、挑掉、登時”等字音。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嚴監生這個鮮活的吝嗇鬼形象。
3、體會作者通過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方面來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交流《水滸傳》里的人物特點。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同樣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吳敬梓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板書:嚴監生)注意“監”讀第四聲,他的原名叫嚴致和,那為什么叫他監生呢?
3、簡單介紹嚴監生。就是這樣一個有錢的財主,在臨死前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舉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臨死前的嚴監生
二、熟讀課文,感知故事大意。
1、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再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2、檢查讀書效果。出示詞語:諸親六眷、侄子、哥子、一聲不倒一聲、登時、兩莖燈草、挑掉。讀詞正音,理解詞語。
3、用一兩句話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 聚集重點,感悟人物形象。
1、假如你就在嚴監生的旁邊,面對他臨死前伸出的那兩根手指,你會作何猜想?
2、諸親六眷作出了哪些猜測,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和同桌交流交流。
3、一般人死前會牽掛些什么?
可是,嚴監生臨死前居然牽掛兩莖燈草,這實在出人意料。為了區區兩莖燈草,他之前是如何念念不忘呢?讓我們看看他臨死前的反應,細細地品讀品讀。
四、回讀課文,品味作者語言。
1、細讀句子,朗讀感受嚴監生臨死前的形象,出示句子:
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手指頭。
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如果此時你就站在嚴監生床前,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
五、總結寫法,拓展閱讀。
1、讀句子,體會寫法。
作者抓住嚴監生臨死前伸著兩個指頭的經典動作,通過動作、神態進行細致的描寫,這叫——細節描寫。
2、出示四大吝嗇鬼和葛朗臺臨死前的片斷,交流體會
末了,終于到了彌留時候,那幾日老頭兒結實的身子進入了毀滅的階段。女兒歐也妮把金器鋪在桌上,他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好像一個才知道觀看的孩子呆望著同一件東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點兒很吃力的笑意。有時他說一句“這樣好教我心里暖和!”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本區的教士來給他做臨終法事的時候,十字架、燭臺和銀鑲的圣水壺一出現,似乎已經死去幾小時的眼睛立刻復活了,目不轉睛地瞧著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動了一動。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沖著女兒“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
3、今天,通過對《臨死前的嚴監生》這篇文章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了嚴監生的格外吝嗇,也知道了,只要抓住了他與眾不同的一面進行描寫,就可以描寫出一個人的特點,他自然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學名著中像這樣精彩的描寫比比皆是,課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臨死前的嚴監生》教學反思
今天舉行了語文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我教學了《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本文選自《儒林外史》,記敘了嚴監生臨終前因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草,伸著兩根指頭不斷氣,直到趙氏挑掉了一莖,才一命嗚呼的故事,刻畫了嚴監生愛財勝過生命的守財奴的形象。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嚴監生伸出的這兩個指頭代表的究竟是什么?”這一線索來貫穿整堂課的教學,總共分成三個步驟來教學,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二、細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三、總結寫法。第二部分我又分成四塊來教學,首先引導學生體會嚴監生病情的嚴重,即學習課文的1至7句。再通過學習“嚴監生喉嚨里的痰……伸著兩個指頭”一句,引導學生質疑,嚴監生的病情都這么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這兩個指頭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接著再由這個疑問引出三位親人和嚴監生的對話,最后揭曉答案,從而體會嚴監生這一吝嗇鬼的形象。
在備課時,我盡量備得詳細,老師說的過渡語,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我都進行了預設。如在體會嚴監生病情的嚴重時,如果學生沒有在1至7句中體會,而是講到“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句,我該怎么辦?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都把想到的寫下來,反復的琢磨。整節課中我認為最好的設計是兩個想像說話,一是在三個親人猜測錯誤時請學生想像嚴監生可能會對他們說些什么?二是在趙氏挑掉一莖燈草后請學生想像嚴監生可能會對趙氏說些什么?這兩個想像說話訓練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地走進嚴監生的內心世界,把他不能說的話說出來,另一方面也給較為嚴肅的課堂增添了一些活躍的氣氛。
不過整堂課還是有很多遺憾之處的,一是學生對于嚴監生的三次動作體會得還不到位,一次比一次著急這樣一個過程在教學時沒有體現出來,如果在教學時課件單獨把這三句出示出來的話再讓學生體會的話可能會好一些。二是教師上課的激qing不夠,整堂課氣氛顯得有點沉悶,教師的語言沒有隨著上課的節奏而起伏。三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到位,表現為評價比較單一以及對學生的回答沒有進行歸納或者提升,教師只起到了一個串聯的作用,這也導致了學生對文本體會得不夠深刻。
還是應該感謝這次活動,給了我一個鍛煉的機會,也讓我認清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收獲不小。